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燕都百记/肖复兴著

燕都百记/肖复兴著

作者:肖复兴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22-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295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4.8(8.0折) 定价  ¥5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燕都百记/肖复兴著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1158465
  • 条形码:9787101158465 ; 978-7-101-15846-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燕都百记/肖复兴著 本书特色

1.本书是“中国好书”得主、著名作家肖复兴z新散文力作。
2.肖复兴笔下的一百处地点,记录老北京的前世今生,以及回忆隐藏在这些地名背后的人与事、感动与温情。与过去的写作风格不同,本书的写作更加走向简约和克制,有含蓄和隽永的味道。
3.作者亲手绘制了20余幅插图,清新动人。

燕都百记/肖复兴著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作家肖复兴的散文新作。作者选取在北京城内曾经生活、盘桓、流连过的一百处地点,写遇到过的人和事,也写北京城的永不停止的流动和变迁。有的地点是作者暮年之后重访,有的地点则不再存在,只留存在作者的回忆当中。这些熟悉的地方,亲人、好友、同学、偶遇的普通人,他们的音容笑貌,或者平静、或者动荡的生活,成为作者难以忘记的记忆,在时间流逝、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中,更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文字平静而温暖,包含着作者对生活、时间、变迁的理解。

燕都百记/肖复兴著 目录

自 序 001





1 前门大街 001

2 通三益 005

3 亨得利 007

4 家具店 009

5 前门楼子 010

6 正阳楼 013

7 新华书店 015

8 九龙斋 017

9 五排楼 018

10 关帝庙 020

11 三山斋 022

12 复兴成 024

13 大德通 026

14 西打磨厂178号 029

15 西打磨厂94号 031

16 恒记药店 033

17 信大小人书铺 035

18 刻刀张 037

19 南北深沟 039

20 民信局 043

21 大丰粮栈 046

22 同泰客店 050

23 董德懋诊所 052

24 乡村饭店 054

25 新开路 057

26 粤东会馆(一) 059

27 粤东会馆(二) 062

28 小 桥 064

29 庆隆大院 066

30 桥湾儿 071

31 杨公祠 075

32 中山会馆 077

33 番禺会馆 079

34 晋江会馆 082

35 安徽会馆戏楼 086

36 阳平戏楼 088

37 广和楼 090

38 前门老火车站 091

39 劝业场 093

40 六联证章厂 097

41 联友照相馆 100

42 天蕙斋 106

43 泰山永和六必居 108

44 珠市口 110

45 花市大街 113

46 百顺胡同 115

47 黄鹤楼 117

48 怡香院 119

49 菜市口南 123

50 报房胡同和报市胡同 125

51 法源寺 127

52 草厂三条 129

53 草厂头条 132

54 万全堂 134

55 天 桥 136

56 杨梅竹斜街 138

57 陕西巷 140

58 青云胡同 142

59 东兴隆街 143

60 崇文门菜市场 145

61 校场口头条 148

62 虎坊桥 150

63 培新街 153

64 长虹桥 158

65 八面槽 160

66 来今雨轩 164

67 唐花坞 170

68 颐和园 173

69 香 山 177

70 正义路 180

71 和平里 182

72 府右街 187

73 棉花胡同 190

74 宽 街 193

75 东四八条 195

76 前宅胡同 202

77 白魁老号 205

78 吉庆堂 207

79 隆福寺 209

80 贤良寺 213

81 莲花寺 217

82 万佛堂 221

83 东单公园 227

84 儿童影院 229

85 长安大戏院 234

86 花园大院 236

87 义达里 238

88 淑 园 241

89 灯市口 243

90 月 坛 246

91 二 闸 248

92 土城公园 250

93 石榴庄 253

94 架 松 257

95 潘家园(一) 259

96 潘家园(二) 262

97 潘家园(三) 264

98 广安门 266

99 植物园 270

100 洋 桥 272


展开全部

燕都百记/肖复兴著 节选

广安门 小时候,从前门坐5路公共汽车,广安门是终点站。现在,从前门坐5路车出行,终点站不是广安门,而是拐到菜户营,西出广安门老远了。小时候,下了车,出广安门,就是一片田地了。广安门,是城乡之间一道醒目的分界线。
广安门和广渠门东西遥遥相对,是外城的门户。但是,广安门要比广渠门气派,是仿照中轴线南端的永定门的规格建的,重檐歇山式,绿色琉璃瓦顶,不仅高,还有瓮城。因为它是金都中城的所在地,明清两代,又是外省人进出北京的唯一城门。我的生母于1952年病逝,就埋葬在广安门外的田野里。每年清明,父亲要带着我和弟弟给生母上坟。那时,广安门的城楼还在,1956年才被拆除。父亲管它叫彰义门,显得有些老北京人的意思,就好像有老人总管广渠门叫沙窝门一样,然后,带有几分鄙夷的口气说,现在的年轻人,只知道沙窝萝卜了。
那时,出了广安门,就没有公共汽车了。父亲领着我和弟弟要走 很久,走到田边,沿着田间的小路,再往前走老远,才能走到母亲的坟前。留给我印象*深的,是刚到地方,就看见父亲从衣袋里掏出两页纸,扑通一下跪在了坟前。父亲突然矮下半截的这个举动,把我吓了一跳。然后,对着母亲的坟头,父亲把纸上写的密麻麻的字磨磨叨叨地念上老半天,听不清念的什么,只见他一边念一边已经是泪水纵横了。念完了这两页纸后,父亲掏出火柴盒,点着一支火柴,点燃这两页纸,很快,纸就变成了一股黑烟,在母亲的坟前缭绕,*后在母亲的坟前落下一团白灰,像父亲一样匍匐在墓碑前。
坟地旁不远有一条小溪,小溪里,有很多摇着小尾巴的蝌蚪。那时候,我实在太不懂事了,只盼望着父亲赶快把那两页纸念完,把纸烧完,我和弟弟就可以去小溪边捉蝌蚪了。
1963年秋天,我读高一,到农村劳动,去的地方在广安门外。不知道是不是就在母亲坟地附近,也可能比那里更远。劳动没几天,我突然腹泻不止,吓坏了老师,立刻派人送我回家。派谁呢?天已经渐渐黑了下来,出了村,四周是一片荒郊野地,听说还有狼。老朱说:我去送吧!老朱是我的同班同学,大家都叫他老朱,是因为他留着两撇挺浓挺黑的小胡子,显得比我们要大,要成熟。他是我们班的团支部书记,主持开支部大会,颇有学生干部的样子,很是老成持重。
老朱赶来一辆毛驴车,扶我坐在上面,扬鞭赶车出了村。那是他生平**次赶毛驴车,十几里乡村土路,就在他的鞭下,在毛驴车的轮下颠簸着飞速退去。幸亏那头小毛驴还算听话,路显得好走许多。天说黑一下子就黑了下来,四周没有一盏灯,只有星星在天上一闪一闪,一弯如钩的奶黄色月亮,没有在天文馆里见到的那样迷人。真觉得有些害怕,尤其怕突然会从哪儿蹿出条狼。
一路上,我的肚子疼得很,不时要跳下车来跑到路边蹿稀,没有一点气力说话。老朱赶着车往前走,也不说话,我知道他和我一样,也有些怕。一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我们像被罩在一个黑洞洞的大锅底下,再怎么给自己壮胆,也觉得瘆得慌。终于看见隐隐约约有灯火闪烁的时候,我们俩才舒了一口气。前面是浑黄的路灯,我们知道,终于到了广安门了。找到5路公共汽车站,老朱把我送上公共汽车,向我挥挥手,赶着他的小毛驴车往回走。那时候,毛驴车和大汽 车就是这样和平共处。
我不知道老朱独自一人赶着那辆小毛驴车是怎样回村的。可以想象,荒郊野外,秋风瑟瑟,夜路蜿蜒,夜雾弥漫,不是那么容易走的。
1974年的春天,我从北大荒调回北京,在一所中学当老师。学校在郊区,坐公共汽车要倒车,还要兜一个圈子,上班不方便,还费时间。姐夫有一辆自行车,小时候去内蒙看姐姐时,他骑着这辆车驮着我满城转。大点儿以后,我会骑车了,骑过这辆车玩。记得很清楚,这是一辆海燕牌,二八型,比飞鸽牌的要轻巧。
姐夫来信告诉我:自行车给你火车托运过去了,你注意收一下。我很过意不去,写信对姐夫说:把车给我,您怎么上班呀?那时候,自行车属于三大件之一(另两件是手表和缝纫机),紧缺商品,凭票才能买到。姐夫回信:我上班离家近,走着去就行。你上班远!自行车托运到了北京,接到货运单一看,要到广安门火车货运站取。还是坐5路公共汽车到广安门下车,出了广安门(那时没有了城门,城外盖起了一片片的房子,有民居,有商店,有饭馆,很热闹,已经看不到农田了),没多远,货运站就在马路的南边。但也找了好大一会儿,它不在路边,沿着一条胡同往南又往西,拐了几道弯才找到。以前来广安门,从来没有注意到这里还有个这么大的货运站。
前两年,一个同学乔迁新居,搬到广安门外,新居就在新建不久的国家话剧院剧场的西边。出了广安门,我都不认识了,一路灯火辉煌,一派都市景象。同学住的新楼四周,更是高楼林立,很多路线的公交车来回穿梭,四通八达。如果是以前,在这里建一个剧院,为看一场戏,人们得出城跑这么远的路,这怎么可能呀!
如今,广安门变化太大了,护城河沿岸,建成滨河带状公园,公园的广场中央,新建一座青铜纪念碑,叫做北京建都纪念阙。上溯历史,燕国灭蓟,便是在这里先建的都城。建这样一座纪念阙,可以让人们在此地发思古之幽情。千年岁月,逝者如斯。
都说沧海桑田,广安门的城楼要是健在,就是位沧桑老人,是*清楚不过的见证人了。

燕都百记/肖复兴著 作者简介

肖复兴 北京人,当代著名作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著有小说、散文、随笔等作品两百余种,其中关于北京的作品有《蓝调城南》《八大胡同捌章》《我们的老院》《咫尺天涯:最后的老北京》《天坛六十记》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