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山体滑坡灾害应急治理与灾后修复理论与实践

山体滑坡灾害应急治理与灾后修复理论与实践

作者:王爱国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2.9(5.5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山体滑坡灾害应急治理与灾后修复理论与实践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0453319
  • 条形码:9787550453319 ; 978-7-5504-533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山体滑坡灾害应急治理与灾后修复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本书针对蠕动型和快速型两类山体滑坡开展应急治理与灾后修复研究,理论结合实际,简介独到,为山体滑坡灾害应急治理与灾后修复工作提供新思路。

山体滑坡灾害应急治理与灾后修复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蠕动型和快速型两类山体滑坡开展应急治理与灾后修复研究。对于蠕动型滑坡,本书在进行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开展整体性应急治理工程研究。对于快速型滑坡,本书进行了损毁程度评价和复垦适宜性评价,并根据滑坡后缘、滑坡中部和滑坡前缘不同区域提出相应复垦模式,研究修复关键技术,并开展滑坡体治理工程实践。本书理论结合实际,提出了蠕动型滑坡的整体性治理和快速型滑坡的分区修复两类措施体系,为山体滑坡灾害应急治理与灾后修复工作提供新思路。

山体滑坡灾害应急治理与灾后修复理论与实践 目录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2.1 相关概念 2.2 研究区域概况 2.3 研究区域滑坡成因机制 2.4 本章小结 3 滑坡变形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3.1 滑坡近期变形特征 3.2 滑坡稳定性评价 3.3 本章小结 4 滑坡陡崖带调查评价 4.1 陡崖带基本特征 4.2 陡崖带稳定性评价 4.3 陡崖带卸荷裂隙调查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滑坡应急治理工程研究 5.1 应急治理工程地质条件 5.2 防治工程设计参数 5.3 应急治理工程方案 5.4 应急治理关键措施 5.5 滑坡应急治理工程效益评价 5.6 本章小结 6 滑坡损毁农田特征及辨识分区 6.1 滑坡损毁农田典型特征分析 6.2 滑坡损毁农田类型的划分依据 6.3 滑坡损毁农田类型的划分原则 6.4 滑坡损毁农田类型的划分指标体系 6.5 滑坡损毁农田类型的划分及命名 6.6 荆竹屋基滑坡损毁农田类型分区 6.7 不同损毁类型农田修复的障碍及重点 6.8 本章小结 7 滑坡损毁农田复垦适宜性分区评价 7.1 滑坡损毁农田评价单元的划分 7.2 滑坡灾害作用下农田损毁程度评价 7.3 滑坡灾害损毁农田复垦适宜性评价 7.4 荆竹屋基滑坡复垦适宜性评价 7.5 滑坡损毁类型分区与评价结果相关性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滑坡体不同位置的农田复垦模式 8.1 滑坡后缘张拉应力区受损农田的复垦 8.2 滑坡体中部复合应力区受损农田的复垦 8.3 滑坡前缘堆积挤压区受损农田的复垦 8.4 本章小结 9 滑坡损毁农田复垦技术与工程研究 9.1 滑坡损毁农田复垦的原则 9.2 滑坡损毁农田复垦排灌技术 9.3 滑坡陡坎及滑坡壁整治技术 9.4 滑坡区域受损农田裂缝封填技术 9.5 滑坡区域受损农田生态工程修复技术 9.6 典型滑坡损毁农田复垦工程 9.7 复垦工程效果评价 9.8 本章小结 10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10.1 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节选) 附录2 工程测量标准(节选) 附录3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附录4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节选) 附录5 土地复垦条例 后记
展开全部

山体滑坡灾害应急治理与灾后修复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

王爱国,男,生于1982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研究方向:公共管理。近年来,在CSSCI、EI、中文核心期刊等发表10余篇科研论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研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重点课题3个,一般课题2个;主研完成省部级课题7个。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