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新古诗

作者:程皓月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372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3.1(4.9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古诗 版权信息

  • ISBN:9787805548135
  • 条形码:9787805548135 ; 978-7-80554-813-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古诗 本书特色

◎中文诗体的重建与创新 ◎国风雅文学代表作 ◎当代七言诗新高度 ◎解码传统中天人合一象征性 ◎与程朱陆王穿越时空的对话 ◎绽放1600年的新史诗 ◎中国风格美学新经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季羡林东方学大师: “新诗”是一个失败。 程皓月当代儒家: 新古诗,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中国概念为诗体 以中国哲学为美学 至于“新诗”,我则认为是一个失败。至今人们对诗也没能找到一个形式。既然叫诗,则必有诗的形式,否则可另立专名,何必叫诗?——东方学大师 季羡林 新古诗是一次建构,是对中国诗体的哲学重建,是对中国精神的史学探索,是对中国风格的美学表达。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新古诗”。——当代儒家 程皓月

新古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原创性的诗说中国史,着眼于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将历史的演变与思想的流变合二为一,采取诗、注并行的方式勇攀当代“新历史”写作的新高峰。全书共分七辑,前六辑以318首“新古诗”辅以中华典籍精华的注解,以时间为顺序,书写自春秋战国、楚汉两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之间的重大标志事件与著名人物典故,重绘出跨越16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表达了中国文学的新情趣与新内涵,展现了中国精神的新境界与新魅力。第七辑是作者撰写的文论《新古诗宣言》,集中阐述新古诗的背景、命名、概念和诗体等内容,以及历史写作与哲学、美学之间的关联。作者引经据典、直抒胸臆,秉承“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在“古史新写,古人评史,古今交汇,天人合一”之间进行了一次诗学周游,集哲理性、通识性、文学性、艺术性、新颖性于一体,将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从而激活了中华文化的新的生命力。 新古诗宣言:①西方现代诗歌不等于中国现代诗歌。②没有中国特色的诗歌不能代表中国诗歌。③妄图取消中国古诗传统、制造中国文化断裂的文学样式的诗歌,不能称之为中国现代诗歌。④借鉴西方现代诗歌形式的汉语英译体诗歌,不应称为“中国新诗”。⑤中国现代诗歌史不应是英译体诗歌史。⑥将西方文化称为“新”,暗示中国文化为“旧”,是西方中心论时代的文化达尔文主义,是割裂中华文化的伪命题,是偷换概念的文化殖民主义。⑦中国诗歌没有文言与白话之分,只有创造与剽窃之分、伟大与平庸之分、中国特色与拿来主义之分。⑧中国现代诗歌应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⑨中国现代诗歌必须含有中国哲学思想内核。⑩中国诗歌的复兴:从“新古诗”开始。

新古诗 目录

**辑 王霸之夏东周·平王东迁 /003东周·秦风小戎 /004东周·文侯之命 /005东周·郑伯阙泉 /006东周·曲沃克翼 /007五霸·齐桓庭燎 /008五霸·宋襄不鼓 /009五霸·晋文逐麋 /010五霸·秦缪霸戎 /011五霸·楚庄问鼎 /012五霸·弭兵会盟 /013吴越·季子挂剑 /014吴越·吴王阖庐 /015吴越·勾践洗马 /016吴越·夫差自刎 /017爻变·郑有七穆 /018爻变·公卑桓强 /019爻变·黄父问礼 /020爻变·田常取齐 /021爻变·三家分晋 /022爻变·受经子夏 /023六国·韩哀灭郑 /024六国·分周为两 /025六国·梁惠称王 /026六国·燕哙禅让 /027六国·齐宣伐燕 /028六国·胡服骑射 /029六国·楚怀入秦 /030六国·长平之战 /031秦祚·献公称伯 /032秦祚·商鞅变法 /033秦祚·文武之胙 /034秦祚·昭襄灭周 /035四公子·孟尝君 /036四公子·平原君 /037四公子·信陵君 /038四公子·春申君 /039九流·孔子 /040九流·孟子 /041九流·荀子 /042九流·老聃 /043九流·庄周 /044九流·墨翟 /045九流·惠施 /046九流·公孙龙 /047九流·孙武 /048九流·吴起 /049九流·起翦颇牧 /050九流·公孙衍 /051九流·张仪 /052九流·稷下学宫 /053九流·邹衍 /054九流·屈原 /055九流·吕不韦 /056九流·李斯 /057九流·荆轲 /058始皇·秦灭六国 /059始皇·观礼于鲁 /060始皇·咸阳宫谏 /061始皇·始皇默然 /062始皇·亡秦者胡 /063始皇·秦兵马俑 /064 第二辑 楚汉传奇仁·斩蛇起义 /067仁·张良进履 /068仁·胯下之辱 /069仁·大泽起义 /070仁·陈王至陈 /071仁·梁起东阿 /072义·指鹿为马 /073义·卿子冠军 /074义·巨鹿之战 /075义·西略入关 /076义·怀王之约 /077义·鸿门宴 /078义·戏亭分封 /079义·西楚霸王 /080礼·月下萧何 /081礼·暗度陈仓 /082礼·山东崩乱 /083礼·彭城之战 /084礼·京索之战 /085礼·汉王请和 /086礼·纪信诳楚 /087智·背水一战 /088智·成皋之战 /089智·潍水沉沙 /090智·广武对峙 /091……第三辑 两汉经学汉初·今文经 /113汉初·无为而治 /114汉初·汉家儒宗 /115文景·三家诗 /116文景·高堂士礼 /117文景·吊屈原赋 /118文景·公羊春秋 /119汉武·河间献王 /120汉武·鲁壁藏书 /121汉武·黄老刑名 /122汉武·淮南子 /123汉武·春秋繁露 /124汉武·公孙主父 /125汉武·丝绸之路 /126汉武·封狼居胥 /127汉武·琴挑文君 /128汉武·汉武帝 /129汉武·汉郊祀歌 /130汉武·天人之际 /131汉武·古文尚书 /132宣元·伊霍之事 /133宣元·河内女子 /134宣元·汉家制度 /135宣元·京房易经 /136宣元·大戴礼记 /137宣元·说苑新序 /138宣元·张侯论语 /139始建国·王莽篡汉 /140始建国·五德始终 /141始建国·扬雄子云 /142始建国·刘歆 /143光武·光武中兴 /144光武·臣不为谶 /145光武·严光钓台 /146光武·二十八将 /147……第四辑 魏晋风度三国·天下归心 /169三国·周郎顾曲 /170三国·诸葛武侯 /171三国·琴操独断 /172三国·孟子章句 /173三国·郑玄康成 /174三国·文姬归汉 /175三国·建安风骨 /176三国·汉魏禅让 /177三国·太极殿 /178三国·孔子家语 /179三国·正始石经 /180三国·维摩诘说 /181七贤·玄学 /182七贤·何晏 /183七贤·王弼 /184七贤·夏侯玄 /185七贤·竹林七贤 /186七贤·嵇康 /187七贤·阮籍 /188西晋·天命有晋 /189西晋·黄帝内经 /190西晋·左传集解 /191西晋·竹书纪年 /192……第五辑 裂变宋·刘裕北伐 /211宋·世说新语 /212宋·儒玄史文 /213宋·颜谢 /214宋·元嘉北伐 /215宋·宋明堂歌 /216齐·吾本布衣 /217齐·昭夏之乐 /218齐·竟陵八友 /219齐·文心雕龙 /220梁·萧衍受禅 /221梁·钟离之战 /222梁·千字文 /223梁·画龙点睛 /224梁·一苇渡江 /225梁·昭明文选 /226梁·昭明太子分则《金刚经》 /227梁·论语义疏 /228梁·会三教诗 /229梁·侯景叛梁 /230梁·江陵焚书 /231陈·霸先建陈 /232陈·玉台新咏 /233陈·游玄桂林 /234陈·忆南朝 /235……隋·开皇之治 /254隋·我兴由佛 /255隋·隋大兴城 /256隋·大运河 /257隋·五郊歌辞 /258隋·论语述议 /259隋·河汾门下 /260隋·隋末民变 /261隋·淮阳感怀 /262隋·宇文化及 /263 第六辑 唐的梦五皇·晋阳起兵 /267五皇·天策上将 /268五皇·升仙太子碑 /269五皇·御注三经 /270五皇·元和中兴 /271太宗·虎牢之战 /272太宗·玄武门变 /273太宗·贞观之治 /274太宗·昭陵六骏 /275四伐·夜袭阴山 /276四伐·东征高丽 /277四伐·西灭突厥 /278四伐·和亲吐蕃 /279四子·隐太子 /280四子·孝敬皇帝 /281四子·章怀太子 /282四子·永泰公主 /283四臣·长孙无忌 /284四臣·许敬宗 /285四臣·上官仪 /286四臣·郭子仪 /287四变·神龙革命 /288四变·景龙之变 /289四变·唐隆之变 /290四变·先天政变 /291四馆·文学馆 /292四馆·北门学士 /293四馆·翰林院 /294四馆·弘文馆 /295八典·经史子集 /296八典·经典释文 /297八典·群书治要 /298八典·五经正义 /299八典·艺文类聚 /300八典·北堂书钞 /301八典·马总意林 /302八典·杜佑通典 /303……第七辑 新古诗宣言新古诗的背景 /337季羡林:新诗是一个失败 /338谢冕的复杂心情 /339古体诗的孔子与英译体的上帝 /341“新诗”不新 /344《刍议》溯源 /344“新诗”的“成功学” /345“新诗”与名声 /347混乱与现状 /349超越五四的局限 /352宇文所安眼中的北岛 /352五四的局限 /353“去中国化”的悖论 /356突破“1917 后遗症” /358新古诗的美学 /360新古诗的命名 /360新古诗的概念 /360象与数:“天人合一”的方法论 /360儒学视角下的古典诗体确立性 /362新古诗之体 /367后记 /371
展开全部

新古诗 作者简介

程皓月,名彬,号诗儒。当代儒家、诗人、隐士。 1979年生于北京,于1999年开始写作。长期致力于中文诗歌与中国哲学的融合、重塑与再创新;将中国当代儒学发展与中国古典诗歌创新相结合,创“新七言”,是新时代彰显中国特色的“新古诗” 作家。于2021年纪念孔子逝世2500周年之际,出版大型儒学思想史诗《儒魂:当代儒家的新古诗》。突破了过去固化的将儒学与诗学割裂的单向研究视野,以儒家思想创新古典诗歌形式,再以创新性的“新古诗”书写2500年中国儒学史,完成了儒学与诗学的“双向互译”。 《新古诗:在历史与哲学的长廊之间》是其“孔子·2500写作计划”的第二部作品,是将“新古诗”诗体与历史解读相融合的又一部大型“国魂史诗”。作者以“新古诗”重绘了从东周至唐末跨越1600年的“历史切片”,再以“经不离史”的方式引用儒学大家注解历史的精神,从而点亮了中华民族在发展中的曲折经历与不朽传奇的一个个瞬间。《新古诗》将给读者带来更加震撼的思想审美与阅读体验。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