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汪曾祺散文小丛书:世间小儿女

汪曾祺散文小丛书:世间小儿女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9-01
开本: 32开 页数: 338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4.3(7.0折) 定价  ¥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汪曾祺散文小丛书:世间小儿女 版权信息

  • ISBN:9787020174010
  • 条形码:9787020174010 ; 978-7-02-017401-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汪曾祺散文小丛书:世间小儿女 本书特色

沈先生是那种“用手来思索”的人。他用笔写下的东西比用口讲出的要清楚得多,也深刻得多。 美使他惊奇,使他悲哀,使他沉醉。 金岳霖是个通人情、有学问的妙人,也是一个怪人。 喜剧的灵魂,是生活,是真实。 老舍先生爱才,对有才华的青年,常常在各种场合称道,“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赵树理同志的稿子写得很干净清楚,几乎不改一个字。 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多好的知识分子呀! 老舍先生在一次大家检查思想的生活会上说:“我在市文联只'怕'两个人,一个是端木,一个是汪曾祺。” 我的孩子长大了要开公共汽车,我没有意见。 这是一个活庄子。

汪曾祺散文小丛书:世间小儿女 内容简介

  皆为世间小儿女一代才人未尽才。《世间小儿女/汪曾祺散文小丛书》中六十二篇忆旧怀人文字,十六幅汪曾祺生前手绘插画,读懂一辈故人的志趣与情怀。

汪曾祺散文小丛书:世间小儿女 目录

一代才人未尽才
裘盛戎二三事
我的老师沈从文
艺坛逸事
名优之死——纪念裘盛戎
看《小翠》,忆老薛
一代才人未尽才——怀念裘盛戎同志
老舍先生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金岳霖先生
淡泊的消逝——悼吾师沈从文先生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怀念沈从文老师
吴雨僧先生二三事
赵树理同志二三事——《早茶笔记》之四
李琪同志印象
修髯飘飘——记西南联大的几位教授
遥寄爱荷华——怀念聂华苓和保罗·安格尔
未尽才——故人偶记
怀念德熙
地质系同学
裘盛戎二三事
晚翠园曲会
哲人其萎——悼端木蕻良同志
梨园古道
潘天寿的倔脾气
谭富英佚事
才子赵树理
唐立厂先生
闻一多先生上课
林斤澜!哈哈哈哈
梦见沈从文先生
……

世间小儿女
家人闲坐 灯火可亲
展开全部

汪曾祺散文小丛书:世间小儿女 节选

  《世间小儿女/汪曾祺散文小丛书》: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各体文习作”是本系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我是都选了的。因此一九四一、四二、四三年,我都上过沈先生的课。“各体文习作”这门课的名称有点奇怪,但倒是名副其实的,教学生习作各体文章。有时也出题目。我记得沈先生在我的上一班曾出过“我们小庭院有什么”这样的题目,要求学生写景物兼及人事。有几位老同学用这题目写出了很清丽的散文,在报刊上发表了,我都读过。据沈先生自己回忆,他曾给我的下几班同学出过一个题目,要求他们写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我那一班出过什么题目,我倒都忘了。为什么出这样一些题目呢?沈先生说:先得学会做部件,然后才谈得上组装。大部分时候,是不出题目的,由学生自由选择,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课每周一次。学生在下面把车好、刨好的文字的零件交上去。下一周,沈先生就就这些作业来讲课。说实在话,沈先生真不大会讲课。看了《八骏图》,那位教创作的达士先生好像对上课很在行,学期开始之前,就已经定好了十二次演讲的内容,你会以为沈先生也是这样。事实上全不是那回事。他不像闻先生那样:长髯垂胸,双目炯炯,富于表情,语言的节奏性很强,有很大的感染力;也不像朱先生那样:讲解很系统,要求很严格,上课带着卡片,语言朴素无华,然而扎扎实实。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因为就学生的文章来谈问题,也很难有系统,大都是随意而谈,声音不大,也不好懂。不好懂,是因为他的湘西口音一直未变,——他能听懂很多地方的方言,也能学说得很像,可是自己讲话仍然是一口凤凰话;也因为他的讲话内容不好捉摸。沈先生是个思想很流动跳跃的人,常常是才说东,忽而又说西。甚至他写文章时也是这样,有时真会离题万里,不知说到哪里去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管不住手里的笔”。他的许多小说,结构很均匀缜密,那是用力“管”住了笔的结果。他的思想的跳动,给他的小说带来了文体上的灵活,对讲课可不利。沈先生真不是个长于逻辑思维的人,他从来不讲什么理论。他讲的都是自己从刻苦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之谈,没有一句从书本上抄来的话。——很多教授只会抄书。这些经验之谈,如果理解了,是会终身受益的。遗憾的是,很不好理解。比如,他经常讲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你可以作各种深浅不同的理解。这句话是有很丰富的内容的。照我的理解是: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不能用俯视或旁观的态度。作者要和人物很亲近。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心要和人物贴得很紧,和人物一同哀乐,一同感觉周围的一切(沈先生很喜欢用“感觉”这个词,他老是要学生训练自己的感觉)。什么时候你“捉”不住人物,和人物离得远了,你就只好写一些似是而非的空话。一切从属于人物。写景、叙事都不能和人物游离。景物,得是人物所能感受得到的景物。得用人物的眼睛来看景物,用人物的耳朵来听,人物的鼻子来闻嗅。《丈夫》里所写的河上的晚景,是丈夫所看到的晚景。《贵生》里描写的秋天,是贵生感到的秋天。写景和叙事的语言和人物的语言(对话)要相协调。这样,才能使通篇小说都渗透了人物,使读者在字里行间都感觉到人物,——同时也就感觉到作者的风格。风格,是作者对人物的感受。离开了人物,风格就不存在。这些,是要和沈先生相处较久,读了他许多作品之后,才能理解得到的。单是一句“要贴到人物来写”,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呢?又如,他曾经批评过我的一篇小说,说:“你这是两个聪明脑袋在打架!”让一个第三者来听,他会说:“这是什么意思?”我是明白的。我这篇小说用了大量的对话,我尽量想把对话写得深一点,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事实上,没有人会这样的说话,就是两个诗人,也不会这样的交谈。沈先生这句话等于说:这是不真实的。沈先生自己小说里的对话,大都是平平常常的话,但是一样还是使人感到人物,觉得美。从此,我就尽量把对话写得朴素一点,真切一点。……

汪曾祺散文小丛书:世间小儿女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著名作家,祖籍徽州,生于江苏高邮。曾就读于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开始文学生涯,其创作历史长,在小说、散文、戏剧等领域皆有成就,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