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镜像与世相:从互联网拯救生活

镜像与世相:从互联网拯救生活

作者:胡一峰著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22-08-01
开本: 21cm 页数: 12,367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4.3(7.0折) 定价  ¥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镜像与世相:从互联网拯救生活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9049447
  • 条形码:9787519049447 ; 978-7-5190-4944-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镜像与世相:从互联网拯救生活 本书特色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性之中*难改的又大概是趣味。人到中年,知识结构老化,身体机能下降,思维和心态也渐趋保守封闭。读书写作总脱不了早年积下的文史之癖。“小豆腐块”攒多了,我忽然发现,从广义上讲,这也可算是一种文艺评论。本书为当代文化艺术随感短评,拟收文章300篇。

镜像与世相:从互联网拯救生活 内容简介

本书为当代文化艺术随感短评,拟收文章300篇。全书21万字左右。主要遴选自作者在《大公报》开设的小品文专栏“知见录”。《大公报》是迄今中国发行时间*长的中文报纸,也是1949年以前影响力*大的报纸之一。全书从文化评论的视角出发,对互联网改变下的当代生活现象和文艺创作,展开批评与反思。

镜像与世相:从互联网拯救生活 目录

甲辑 活在朋友圈
01朋友圈里的陌生人
02先扫为敬?
03技术性沉默
04不说话的人
05战术点赞
06脚下之“赞”
07get一个“表情包”
08表“情”需谨慎
09八大山人的表情包
10朋友圈美食家
11别人家的故乡
12“截图式”聊天
13撤回的真相
1460秒语音
15“呵呵”与“哦”
16潜水的哲学
17第二次读小学
18入群请实名?
19说“退群”
20朋友圈的雪
21晒娃伦理学
22今天,你演了吗
23胡适也抖音
24暗处的眼睛
25张老头的二维码
26网民与网名
27明日黄花说笔友
28四代同圈
29你瞅啥?
30名人“带货”的美食
31网购桑蚕记
32“亲”和不“亲”
33花钱还用学吗
34在微信里走路
35你怎么备注我
36也谈网红美食
37你是几道杠
38盗帅的纸条
39单词打卡
40“亚历山大”来听雨
41公号“菜根谭”
42抖音人爱螺蛳粉
43你抢红包了吗
44扫“祸”得“福”
45合影社交
46随大流
47理发节
48我签名,你买单
49鄙视链是条什么链
50不赞之恩
51咳嗽一声
52聚谈之乐
53手机晒人脉
54止损式社交
55平台即故乡
56网上“道旁儿”
57“文如其人”别解
58数值化的肉身
59你和谁相关
60短信拜年
61头像敲门砖
62蟹博士
乙辑 无缝生活记
01给生活留一道缝
02“免于在线”的自由
03“错愕”何处寻
04做个信息极简主义者
05如果来次“断网游”
06你标注了谁的生活
07关节炎和大数据
08“错失恐惧症”的疫苗
09“青铜”也有起居注
10没有美食的站台
11快递来敲门
12一根有感情的苇草
13TOPl50
14娱乐须知
15天地一逆旅
16云里飞
17你算老
18没有调料的故事
19想起了老井
20学给别人看
2l契约化的时间
22电脑写信
23脑机接口随想
24漏网的板蓝根
25送啥都快?
26绿皮车式聊天
27拿猫鱼
28大数据杀熟
29大隐隐于网
30网约车
31即时关系
32附近的人
33找WIFI
34关机睡觉
35网龄与记性
36不被推荐的生活
37“闲”在网上
38关流量与动耳肌
39媒介村落
40留点垃圾时间
41遥远的相似性
42手机里的灶王爷
43呈堂证供
44皇帝与算法
45我的“团长”我的“团”
丙辑 网络艺文志
01网络时代的“选学”
02“洪水猛兽”伴成长
03世上哪得“两坦”法
04吾未见好书如好剁手者
05“屏幕赏艺”时代的艺术经验
06也说“下饭剧”
07作为“文体”的网络
08数据库的温度
09莫把爱好当技能
10发表欲和搜索狂
11风雅的网民
12标题要长?
13磁带里的“网课”
14微博里的钟声
15随便翻翻也挺难
16等待约等于期待
17惊雷与驴叫
18云端藏书楼
19单曲循环
20网上“杂吧地儿”
21黑化和黑话
22说“更”
23小屏一代
24互动剧与续书
25名著会过时吗
26用身体阅读
27从软盘到云盘
28收藏夹与收藏家
29“干货”崇拜
30创意与融梗
31主播的底线
32一句歌王
33林有有和黄世仁
34下一站游戏
35馍得自己掰
36库单
37长宽高
38你说啥
39找回想象力
40网红为什么这样红
41“游记”怎么办
42字体癖
43弹幕里的辜鸿铭
44“漫改”与“改漫”
45物观世界
46也说慢直播
47明星“降维”
48鲁迅的知乎生涯
49虚拟书香
50歌为何红
51追虚拟的星
52电视的退却
53万物皆可鉴
54躺平学和好了歌
55重新学说话
56“皮肤”拉杂谈
57直播杂货铺
58“平行世界”的哈维尔
59电竞大师兄
60元宇宙与下辈子
61旧物的声音
62“VIP”有几个“v”
63快乐的“废话文学”
64健康的快乐
65“佛媛”“病媛”
66直播间里“卖布头”
丁辑 人机共处学
01把谁P上去
02声音的逆袭
03放生恐惧症
04旧日重来?
05智能时代的文学转折
06衣服是洗衣机洗的吗
07识花软件
08听手机讲那过去的事情
09靠脸吃饭
10世界变窄了
11我和我的手机一刻也不能分割?
12令人恐惧的弱点
13知心与共情
14你是方言几级
15谈一场七天的恋爱
16“备份”别过分
17灵光的锣鼓
18出厂设置
19病是“搜”出来的?
20难吃的健康
21“倍速”生活
22“她”的地位
23AI不会“轧苗头”
24看球的Spot
25另存为
26AI八股
27AI写科幻
28技术加持的哕唆
29人工智能商
30智商税
31比武招亲的AI
32扫地机器人
33智能家居家暴
34楚门之喻
35“二手货”逆袭
36APP之患
37你的数学是台灯教的吗
38学外语
39捏一个自己
40人机情未了
41“机翻”与“手作”
42天下与脚一F
43人有“新三急”
44手机“相术”
45魔镜与神灯
46离键忘字
47**家AI食堂
展开全部

镜像与世相:从互联网拯救生活 节选

01朋友圈里的陌生人 对很多人而言,朋友圈已成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上网之人总有几位点赞之交,而交往也只限于朋友圈里互相点个赞,有的甚至从不曾谋面。有时机缘凑巧见了面,也没有一见如故的欢喜,反因对方与想象中大不同愈添了生分。 确实,不少人网上网下两副面孔。在网上,屏幕是面具,现实的约束暂时抛在一边,躲在滤镜背后,展现给人的是“想象的自我”。即便这个“自我”可能更符合内心的期许,心理的真实与现实的真实毕竟不同。因而,见到网上频频为你点赞、语言辛辣风趣的朋友,实为古板木讷甚至陈腐呆气之人,心中自然凉了半截。他送上的那些“赞”,含金量似乎也打了折扣。 “朋友”比“熟人”更近一层,“朋友圈”里却潜伏了不少陌生人。或许是某次会议上的邻座,或许只因同在一个群,或许不过是一次公对公的联系中,你们互扫了二维码,走入对方朋友圈。在前互联网时代,这些人如天边的云朵,偶从眼前飘过,便一去不返,消散在生活中了。现在,却和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是互联网时代特有的黏性。“网”这个词真是生动,信息技术如辛劳的蜘蛛,把网织得如此之大,而我们这些离不开手机、电脑的生灵,正如扑网而去的飞虫。 哲学家张世英衰年变法,提出“万有相通”之论。万有相通之要害在万人相联。人与人,尤其是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联系,是万物相通之前提与动力。工业文明改变了农业文明的熟人社会,让陌生人社会成为现实。信息文明再一次改造了这个社会,依托网络熟人社会实现了某种回归。 回归的内里是转型。网络“杀熟”、半强迫式地求转发求点赞求红包,这些烦恼均为“转型综合症”。网络文明终将建立新伦理。正视和善待朋友圈里的陌生人,是我们的必修课,在朋友圈里做个好陌生人,也是我们的必修课。毕竟,每个人无一例外都是朋友圈里的陌生人。 02先扫为敬? 扫,甲骨文是手拿笤帚的样子,本义是打扫,也有快速的意思,李白《草书歌行》,“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疾书之状,如在眼前。而互联网语境下“扫”*常见的用法是“扫”码。 自有微信,名片用得少多了。“扫个微信吧”成了搭讪、攀交的口头语。大凡社交,总有礼的要求。更何况,在我们这个讲礼的国度呢。礼节,无非是告诉你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名片时代,陌生人之间互递名片,先后次序是颇有讲究的。礼仪课告诉我们,作为晚辈、下级、男士应主动把名片递给长辈、上级、女士。 微信时代了,谁先扫谁更符合礼数呢?老话说,实践出真知。我悄悄试过多次,有时我主动提出扫别人微信,有时我主动亮出二维码,请对方扫之,并暗中观察两种情况下对方之神情,以此揣摩何种“扫码”顺序*为妥帖。可惜至今没有得到答案。我又以此题问过多人,答案也不统一。 选择无非两种。A.位卑者主动扫位尊者之码;B.位卑者主动亮码。然而,这两种“主动”究竟哪一种更“主动”呢? 有人认为,二维码相当于名片,主动出示二维码,相当于名片时代主动将名片递上。这看似有理,实则未必。名片接到后,收入囊中即可,扫了二维码后,却需发送验证申请。而通过与否,主动权在于二维码的持有者。如此一来,形势反转,扫码者反而像主动寻求结识的一方了。 如果换过来,位卑者主动请求扫位尊者之码呢?这倒避免了上面的尴尬。但微信里的二维码藏得比较深,找出二维码远不如打开“扫一扫”方便。位尊者又往往年长,我遇到过好几次因为我的“敬意”,却让长者在手机里找二维码好一阵手忙脚乱,*后只好无奈地说,“还是我扫你吧!”P3-5

镜像与世相:从互联网拯救生活 作者简介

胡一峰,男,浙江人,1980年生。法学博士,现任中国文联理研室副主任,曾任《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主要从事现当代历史与文化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