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手脑感知理论与实践

手脑感知理论与实践

作者:贾杰著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9-01
开本: 26cm 页数: 288页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89.6(7.0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手脑感知理论与实践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8994502
  • 条形码:9787518994502 ; 978-7-5189-9450-2
  • 装帧:一般铜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手脑感知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5篇:手脑感知理论篇、手脑感知评估篇、手脑感知设备篇、手脑感知治疗篇和手脑感知案例篇。手脑感知理论篇主要对手脑感知理论进行深入解读;手脑感知评估篇对现有评定技术进行分类介绍;手脑感知设备篇介绍了手脑感知样机及**代产品;手脑感知治疗篇主要对手脑感知五步法进行介绍;手脑感知案例篇介绍了基于手脑感知的理论和技术在具体病例中的应用。希望通过每部分内容的层层递进能帮助各位读者更好地了解手脑感知的理论与内涵。

手脑感知理论与实践 目录

目录

CONTENTS


手脑感知理论篇**章.概.论 003

●**节手脑感知理论的发展历史 004 ●第二节手脑感知理论 007

第二章感觉与感觉系统011

●**节什么是感觉 012 ●第二节感觉分类 012 ●第三节感觉的信息传递 014 ●第四节感觉传导通路 019

第三章.感觉系统与运动系统 023

●**节感觉系统解剖 024 ●第二节运动系统的解剖 033 ●第三节感觉系统与运动系统的联系 039

第四章.手脑的感与知 041

●**节手的感觉与运动 042 ●第二节手的感觉与认知 043 ●第三节手的感觉与视觉 046 ●第四节手的感觉与听觉 047 ●第五节手的感觉与自主神经功能 048

第五章.手脑感知功能的可塑性 053


●**节生理状态下手脑感知功能的可塑性 054 ●第二节病理状态下手脑感知功能的可塑性 063 ●第三节各种康复治疗干预下手脑感知的可塑性 068

手脑感知评估篇第六章.手脑感知评估的应用 075

●**节手脑感知评估的临床应用 076 ●第二节多感觉评估内容 077

第七章.从中枢到外周的手脑感知觉 079

●**节简单感觉评估 080 ●第二节从视觉反馈到中枢神经系统 087 ●第三节手脑感知下声音定位的多重线索 088 ●第四节手脑感知下高级脑功能的优势功能 090

第八章.多感觉评估研究进展 097

●**节单感觉评估测验 098 ●第二节多感觉评估量表 116 ●第三节神经电生理评估 122 ●第四节肌骨超声评估 168 ●第五节磁共振评估 171

第九章.大脑与手感知环境的对话 179

●**节特殊感觉对躯体训练的影响 180 ●第二节感觉与知觉评估流程 186


手脑感知设备篇第十章.手脑感知设备 193

●**节手脑感知设备样机 194 ●第二节手脑感知设备一代产品 195

第十一章基于手脑感知设备的规范化技术方案 199

●**节基于手脑感知设备的评定方案 200 ●第二节基于手脑感知设备的治疗方案 206

第十二章.基于手脑感知设备的临床研究应用211


●**节基于手脑感知的多感觉训练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的感觉运动功能的疗效研究 212 ●第二节基于手脑感知的本体感觉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本体感觉功能的疗效研究219

手脑感知治疗篇第十三章认识手脑感知训练 225

●**节不一样的手脑感知训练 226 ●第二节手脑多感知训练与环境的关系 228

第十四章手脑感知训练五步法 233

●**节手脑感知觉评估 234 ●第二节手脑感知的宣教 237 ●第三节多感觉下的手脑感知训练 239 ●第四节任务导向性训练 242 ●第五节感觉认知再训练 246

第十五章基于四大理论下的手脑感知训练 249


●**节闭环康复理论下的手脑感知训练 250 ●第二节上下肢一体化理论下的手脑感知训练 254 ●第三节左右制衡理论下的手脑感知训练 255 ●第四节手脑感知理论下的手脑感知训练 262

手脑感知案例篇第十六章脑卒中 267

●**节脑出血 268 ●第二节脑梗死 271

第十七章.脑肿瘤 275

第十八章颈椎病 279

第十九章单侧忽略 283


展开全部

手脑感知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

贾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筹办处副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手功能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循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社区康复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老年全周期康复技术体系与信息化管理研究”项目负责人及课题一负责人。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子课题 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项、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1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卫生局课题 6项。被 SCI收录论文 100余篇,发表中文论文 224篇,参与编写康复医学专著 16部,获授权专利 41项。曾获 2014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突出贡献专家奖、2018年复旦大学巾帼创新奖、2020年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0年上海康复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数十项科技奖励与荣誉称号。 李琴英副主任医师,硕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手功能康复委员会评估学组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手功能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曾主持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 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项,被 SCI收录论文 18篇,发表中文论文 7篇,参编康复医学专著 5部。曾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上海康复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中国康复医学会优秀青年医师”的称号。 田婧硕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主管技师。中国康复医学会手功能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手功能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康复医学分会手功能康复学组青年委员。目前主要从事上肢及手的康复治疗及研究,曾参与科技部“十二五”支撑计划课题“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中医康复临床规范和评价系统研究”(编号:2013BAI10B0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子课题(863)项目“中枢损伤后瘫痪肢体功能重建和意识障碍唤醒新技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康复子课题主要参与人。作为负责人承担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课题 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多篇,获得专利 2项。曾获上海康复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七完成人)。 王建之副主任中医师,临平区名中医,杭州市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手功能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康复医学会理事;浙江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针灸学会针推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专业方向:手—上肢一体化功能障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从事针灸、康复临床工作 20年,擅长将传统针灸、推拿与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相结合,治疗疼痛、劳损、骨折、瘫痪等引起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曾获 2013年杭州城乡人才统筹“双百工程”三等奖,2015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陈瑶副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书记,WHO康复医师培训班第 4期学员。中国康复医学会手功能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社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手功能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科分会委员。主持多项市局级课题,2020年带领的神经康复学科入选静安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曾赴英国皇家医学院、德国勃兰登堡医学院进修学习。荣获“2020年上海市临床康复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康复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和中国康复医学会“优秀康复医师”等称号。 黄富表保健医疗学(作业治疗学方向)博士,副主任治疗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作业疗法科(OT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作业疗法学教研室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康复专业工作组专家,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科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业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手功能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龄健康服务与标准化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康复医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与《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编委、审稿人,《作业治疗技术》主编,《临床作业疗法学》(第二版)副主编,《认知障碍新理论新进展》副主编。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 5项,局级科研项目7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 20余篇。 何洁莹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作业治疗师。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老年全周期康复技术体系与信息化管理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脑卒中后上肢感觉功能康复及老年慢性疼痛。曾使用手脑感知设备在上海及河南多家医院开展临床研究。被 SCI收录论文 5篇(第一作者 1篇),发表中文科技核心文章 2篇(均为第一作者)。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