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农田水利规划导则 SL 462-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农田水利规划导则 SL 462-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出版社:其他出版时间:2012-04-01
开本: 大32开 页数: 96
中 图 价:¥27.6(6.9折) 定价  ¥4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农田水利规划导则 SL 462-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版权信息

  • ISBN:15508493201
  • 条形码:1550849320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农田水利规划导则 SL 462-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内容简介

  为统一农田水利规划的编制要求和编制方法,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综合治理水旱灾害,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制定《农田水利规划导则 SL 462-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农田水利规划导则 SL 462-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适用于县(市、区)级农田水利规划。地区(市)或乡(镇)农田水利规划可参照执行。  承担农田水利规划任务的单位应持有丙级(含)以上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资质证书。  《农田水利规划导则 SL 462-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的引用标准主要有以下标准: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92)  《防洪标准》(GB 50201-94)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99)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 72-94)  《海堤工程设计规范》(SL 435-2008)  农田水利规划除应符合《农田水利规划导则 SL 462-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农田水利规划导则 SL 462-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目录

1 总则
2 农田水利规划基本资料
2.1 通则
2.2 测量资料
2.3 水文气象资料
2.4 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资料
2.5 土壤资料
2.6 农业生产状况
2.7 社会经济状况
2.8 生态环境状况
2.9 流域、地区水利规划和农业区划
2.10 水利工程现状
2.11 水旱灾害及治理经验
2.12 群众对水利规划的意见和要求
3 农田水利规划工作要点
3.1 农田水利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3.2 农田水利的治理要求和规划原则
3.3 农田水利规划标准、基准年和水平年
3.4 农田水利规划的内容
3.5 农田水利规划成果要求
3.6 农田水利规划审批程序
4 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
4.1 水资源数量评价
4.2 水资源质量评价
4.3 水资源开发利用
4.4 水资源保护规划
5 分区农田水利规划
5.1 山区丘陵区农田水利规划
5.2 平原地区农田水利规划
5.3 圩垸地区农田水利规划
6 防洪规划
6.1 防洪规划的任务
6.2 防洪规划标准
6.3 设计洪水计算
6.4 防洪工程措施规划
6.5 原有防洪工程的更新改造规划
6.6 防洪非工程措施规划
7 灌溉规划
7.1 灌溉规划的任务
7.2 灌溉用水量计算
7.3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7.4 灌溉工程规划
7.5 田间灌溉工程规划
7.6 原有灌溉工程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规划
8 排涝规划
8.1 排涝规划的任务
8.2 排涝水文水利计算
8.3 排涝工程规划
8.4 原有排涝工程的续建配套和更新改造规划
9 治渍规划
10 盐碱地防治规划
10.1 盐碱地防治规划的任务
10.2 盐碱地防治规划标准
10.3 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预防措施规划
10.4 盐碱地改良利用措施规划
11 环境影响评价和经济评价
11.1 环境影响评价
11.2 经济评价
12 农田水利规划的实施与工程管理
12.1 一般规定
12.2 农田水利规划的实施
12.3 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
标准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展开全部

农田水利规划导则 SL 462-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节选

  《农田水利规划导则 SL 462-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7.4 灌溉工程规划  7.4.1 灌溉工程总体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在自然条件有较大差异的灌区,应根据水文、气象、土壤、水文地质及作物种植等条件,将灌区划分为几个不同类型的区域,分区进行灌溉工程规划。  2 应根据水土资源平衡计算结果、土地利用规划、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和行政区划,确定灌区的位置和边界。  3 在村庄周围、不规则地块、地形起伏的岗地等不便机耕的地带,宜发展经济林,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收入。  4 应根据灌区的地形、水文等条件,确定灌溉水源和取水位置;应分析对比灌溉水源的设计水位、设计供水流量和灌区要求的设计引水水位、设计引水流量,确定合理的取水工程型式。  5 应根据水源位置、灌区地形、行政区划等具体条件,对灌溉渠系进行规划布置。灌溉渠道的分级应执行GB50288-99第6.1.1条的规定。  6 灌溉系统应与排水系统、交通系统、居民点同时规划,相互参照。灌溉系统应与排水系统分设。在平原低洼地区,骨干排水河道(沟道)可兼具灌溉引水功能,沿线布置小型灌溉泵站,分散建立独立的灌溉系统。提取潜水灌溉的机井工程可兼顾排出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的任务。  7 井灌区的机井工程规划应执行GB50288-99第5.5节的有关规定,采用该节提供的计算方法。  8 在有风沙灾害威胁的地区,应沿各级固定的渠、沟、路边布置防风林带。沿斗渠或农渠应布置防风主林带,使其垂直于主风向,主林带宽度宜为5-8m。在其他地区,应在各级固定的沟、渠、路边,因地制宜地制定绿化措施。  9 大中型灌溉工程规划应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对不利影响提出补偿措施。  10 在灌溉工程规划中,应对工程量和工程投资进行估算。骨干工程应按工程项目分别估算。田间工程可结合典型支渠规划得出单位面积的工程量和工程投资,作为扩大指标,用以推算全灌区田间工程的工程量和工程投资。  11 在灌溉工程规划中,应对灌溉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论证。  7.4.2 灌溉渠道规划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灌区规模,确定渠道工作制度。大中型灌区应实行干、支渠续灌,斗、农渠轮灌的工作制度;小型灌区可视渠道级数,采用干渠续灌,支(斗、农)渠轮灌的工作制度。  2 在大中型灌区渠道流量推算中,支渠以下各级渠道水的利用系数可选典型支渠进行计算。小型灌区可视渠道级数选择典型斗渠或典型农渠进行计算。应将计算结果作为扩大指标,用于其他同级渠道的流量计算。  3 田间水利用系数的取值应以田间工程配套完好、土地平整、灌水技术符合节水要求为前提。旱作物沟畦灌溉的田间水利用系数可取0.90,喷灌的田间水利用系数可取0.85,滴灌的田间水利用系数可取0.95,水稻田的田间水利用系数可取0.95。  4 应推算各级渠道和建筑物的设计流量、*小流量和加大流量,推算各级渠道和建筑物的设计水位。应据此设计渠道的纵横断面。  5 在冻融破坏严重的地区,宜采用宽浅式渠道断面和较缓的边坡。  6 在水资源不足的地区和有次生盐渍化威胁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采用渠道防渗措施。在井灌区和小型抽水灌区,应因地制宜地采用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在北方地区,衬砌渠道设计应采用防止冻胀破坏的措施。  7.4.3 渠系建筑物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在灌溉系统规划中,引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配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等各种类型的渠系建筑物应配置齐全。渠系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应执行GB50288-99第9章的有关规定。  2 应因地制宜地选定各级渠道的量水方法,配备相应的量水设施。可参照GB50288-99第9.8.2条和第9.8.3条的规定,进行量水建筑物的规划布置。  3 应根据渠系建筑物的设计流量、设计水位和地质条件,选择建筑物的结构形式,确定建筑物的尺寸。小型渠系建筑物可参照定型设计资料,确定其尺寸。  7.4.4 灌溉泵站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应分析研究灌溉区的地形、水文、地质等有关资料,通过方案比较,确定灌溉泵站工程的控制范围、泵站数量、提水级数。  2 泵站站址应选择在地基坚固、地形有利、水源可靠、紧靠电源、交通便利的地方。并宜靠近居民点或集镇,以便于管理。  3 应根据设计灌水模数、灌溉面积、灌溉水位要求、灌溉水源的设计水位及其变幅等因素,确定灌溉泵站的设计流量与设计扬程。  4 应以灌溉设计扬程为标准,以能满足灌溉设计流量的多种泵型的水泵性能曲线为依据,进行方案比较,择优选出泵效高、水泵性能好、总功率较小,机泵台套数较少,投资较少的机泵型号和台套数。还应校核水泵机组能否满足在非设计工况下的灌溉要求;若不能满足,则应采取措施(改变水泵类型或增加水泵机组的台套数)。  5 应根据离心泵、混流泵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或轴流泵的汽蚀余量及进水池*低水位确定水泵安装高程。  6 应根据泵站站址的地形、地质、电源、进出水池的特征水位和水泵机组的类型等因素,进行泵站枢纽工程的总体布置。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