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电介质材料

电介质材料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24cm 页数: 230页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6.8(6.0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电介质材料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6315318
  • 条形码:9787576315318 ; 978-7-5763-1531-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电介质材料 内容简介

本书着眼于电介质材料的基础理论和电介质材料的前沿问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电介质材料的基础知识,并对一些新型电介质材料进行了系统介绍,主要内容包括:电介质材料的电极化、电导和驰豫及损耗等基本理论,结合科研实际情况着重介绍了几种先进电介质材料的结构和介电性能及电磁响应特性。

电介质材料 目录

第1章电介质材料概论 1.1电介质材料及其分类 1.1.1电介质 1.1.2电介质材料的分类 1.2电介质材料的物理质 1.2.1基本质 1.2.2特殊质 1.3电介质材料的理论概述· 1.3.1现代极化理论 1.3.2极化弛豫理论 1.3.3电损耗理论 1.4电介质材料的发展历程 1.4.1电介质理论的发展 1.4.2传统电介质材料的发展 1.4.代电介质材料的发展 1.4.4现代电介质材料的兴起 1.4.5微波电介质材料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章 电介质材料的极化 2.1极化理论基础 2.1.1极化的宏观描述· 2.1.2极化的微观描述 2.1.3极化的基本理论 2.2电介质材料的光学能 2.2.1电子位移极化模型· 2.2.2电子位移极化率的一般规律· 2.2.3电介质材料的光学能模拟· 2.3电介质材料的离子位移极化· 2.3.1离子位移极化模型 2.3.2离子晶体介电常数· 2.3.3离子晶体介电能模拟 2.4极电介质材料的极化 2.4.1取向极化模型 2.4.2翁萨格有效场· 2.4.3极电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 2.5实际电介质材料的极化 2.5.1复合材料的介电能 2.5.2异质结构的介电能 2.5.3非晶介质材料的介电能 参考文献 第3章 电介质材料的电导 3.1电导理论基础 3.1.1电导率与电阻率 3.1.2电介质材料的导电机理 3.2晶态电介质材料 3.2.1本征离子电导. 3.2.2杂质离子电导 3.3 非晶态电介质材料 3.3.1非晶态聚合物 3.3.2非晶态氧化物玻璃 3.3.3陶瓷材料 3.4电介质材料的电子电导 3.4.1电子产生机制 3.4.2电子输运机制 3.4.3电子电导和离子电导 3.5电介质复合材料的电导 3.5.1逾渗理论简介· 3.5.2等效介质理论 3.5.3导电网络模型 参考文献 第4章电介质材料的弛豫 4.1电介质材料对交变电场的响应· 4.1.1复介电常数 4.1.2弛豫过程 4.2德拜弛豫理论· 4.2.1弛豫损耗 4.2.2徳拜弛豫 4.2.3德拜弛豫的温度特· 4.2.4漏导对德拜弛豫的影响· 4.3极电介质材料的弛豫· 4.3.1偶极弛豫模型 4.3.2?-SiC介电弛豫模拟 4.4离子型电介质材料的弛豫· 4.4.1缺陷弛豫模型 4.4.2氧空位的弛豫模拟· 4.5离子掺杂型电介质材料的弛豫· 4.5.1热离子弛豫模型· 4.5.2铋掺杂钛酸锶的弛豫模拟 4.6非均匀电介质材料的弛豫 4.6.1空间电荷弛豫模型 4.6.2空间电荷的介电响应· 4.7电介质复合材料的弛豫· 4.7.1界面弛豫模型 4.7.2异质结构材料的介电响应 参考文献 第5章电介质材料的损耗 5.1电介质材料的电损耗机制· 5.1.1电损耗的宏观描述 5.1.2 电损耗的微观机理 5.2电介质晶体的介电损耗 5.2.1分子晶体 5.2.2原子晶体· 5.2.3离子晶体 5.3电介质材料的弛豫损耗 5.3.1含缺陷的离子晶体· 5.3.2 非均匀电介质材料 5.3.3无定形玻璃 5.3.4高分子聚合物· 5.4电介质材料的电导损耗 5.4.1离子晶体· 5.4.2多晶电介质材料· 5.4.3电介质复合材料· 参考文献· 第6章 微波段介电损耗及应用 6.1电介质材料损耗涉及的科学问题 6.1.1小损耗电介质材料 6.1.2大损耗电介质材料 6.1.3损耗调控及新能材料· 6.2小损耗电介质材料的高温介电能· 6.2.1二氧化硅 6.2.2氮化硅 6.2.3六方氮化硼 6.2.4氮氧化硅 6.2.5焦硅酸钇· 6.3低维碳材料及电导损耗调控 6.3.1晶体结构与电子能· 6.3.2一维碳材料与电子输运机制· 6.3.3石墨烯与“电子-偶极子”协同竞争作用 6.3.4电导损耗调控 6.4碳化硅及弛豫损耗· 6.4.1碳化硅 6.4.2多重偶极子极化 6.4.3碳化硅结构剪裁及弛豫损耗调控· 6.5氧化锌及介电损耗· 6.5.1氧化锌 6.5.2介电响应 6.5.3介电能及能调控 6.6 MXenes:原子层剪裁调控“电子-偶极子”协同作用 6.6.1 MXenes 6.6.2 MXenes原子剪裁与介电能· 6.6.3 MXenes衍生物. 6.7其他大损耗电介质材料 6.7.1多铁材料 6.7.2导电聚合物· 6.7.3金属有机框架· 6.7.4过渡金属· 6.7.5过渡金属合金 6.7.6过渡金属氧化物 6.7.7过渡金属硫化物 6.8微波介电能和电磁器件. 6.8.1能量转换器件 6.8.2微波衰减器件 6.8.3空间能量输送 6.8.45G频段新型微能器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基本常数表 附录B:常用物理量表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