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1808:航向巴西

1808:航向巴西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8-01
开本: 32开 页数: 328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48.4(6.2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1808:航向巴西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8177789
  • 条形码:9787208177789 ; 978-7-208-1777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1808:航向巴西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本书斩获巴西蕞高文学奖雅布提奖以及巴西文学院*佳散文奖 ◆巴西驻华大使与巴西驻沪总领事亲撰推荐语 ◆北大闵雪飞、董经胜诚意推荐 逃离拿破仑,葡萄牙王室的百日流亡 再造殖民地,风起潮涌的新巴西 葡萄牙王室在拿破仑军队的铁蹄下仓皇逃亡巴西,这一事件向来被视为拿破仑战争史中一段滑稽窘迫的边缘性插曲,而劳伦蒂诺·戈麦斯却选择以新的视角将这段历史从扭曲和遗忘的囚牢中释放出来。他以详实的考据和生动的笔触,带领读者从两百年前沉郁阴冷的里斯本,一路途经璀璨耀眼与纷乱无序并存的萨尔瓦多、巴伊亚,航向质朴而富有生命力的里约热内卢。随着船只抵达巴西,作品的氛围也从葡萄牙宫廷的寒冷幽闭转向活力澎湃的暖色调。 戈麦斯将叙事焦点置于王室迁徙为殖民地巴西所带来的无限可能,两件关联紧密的事件呈现出衰败与重生的反差,1808年的逃亡之旅象征着葡萄牙的衰落,却也间接导向了巴西这块与世隔绝的处女之地的独立与新生。

1808:航向巴西 内容简介

本书是巴西记者劳伦蒂诺·戈麦斯撰写的通俗类历史著作。讲述了葡萄牙若昂六世流亡巴西的故事。19世纪初期对欧洲王室来说是梦魇与恐惧交织的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欧洲统治者从未经历过如此动荡与折磨的时代。那时,国王和王后受到迫害,被监禁,被放逐,甚至在公共场合被处决。1807年11月29日,面对拿破仑的入侵,两个世纪前的海洋霸主葡萄牙不再能够独立捍卫自己。时任摄政王的若昂六世仓促决断,带着疯癫的母亲(女王玛利亚一世)和来不及作任何准备的王室,在风雨后的清晨,迈过故国的泥泞小路,登上了前往巴西的船只,开始流亡之旅。 在任何其他欧洲国家中,都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这是少有的。作为十年研究的结果,本书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指南,涵盖了构成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的所有细节。今天的巴西已成为葡萄牙文化和语言的优选继承者,回溯1808年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历史,十分耐人寻味。

1808:航向巴西 目录

目录


中文版序言 i

时间线 i

主编、教授和藏书家 001

前??言 001

**章 逃亡 001

第二章 疯癫国王 006

第三章 计划 013

第四章 没落帝国 021

第五章 启程 029

第六章 皇家档案管理员 038

第七章 旅程 045

第八章 萨尔瓦多 057

第九章 殖民地 068

第十章 “树蛙”记者 084

第十一章 一封信 093

第十二章 里约热内卢 095

第十三章 堂·若昂 106

第十四章 卡洛塔·若阿基娜 115

第十五章 搜刮国库 123

第十六章 新宫廷 129

第十七章 海上霸主 134

第十八章 改变 141

第十九章 警长 152

第二十章 奴隶制 159

第二十一章 游客 174

第二十二章 拿破仑的越南 185

第二十三章 伯南布哥共和国 192

第二十四章 热带凡尔赛 200

第二十五章 被遗弃的葡萄牙 208

第二十六章 返程 218

第二十七章 新巴西 223

第二十八章 马罗科斯的转变 232

第二十九章 秘密 240


注??释 245

参考文献 275

致??谢 285

人名索引 287

译后记 299


展开全部

1808:航向巴西 节选

**章 逃亡 想象一下,某天巴西人一觉醒来,就听说总统已由美国空军护送逃往澳大利亚,与他一同不辞而别的,还有所有部长、高等法院成员、众议员、参议员与几名*重要的商业领袖。更可怕的是:阿根廷军队此时正向米纳斯三角区的乌贝兰迪亚市发起冲击,即将逼近巴西利亚。巴西遭到政府与全体领导者抛弃,任凭侵略者摆布,而后者已准备好将沿途所见洗劫一空,并无限期地掌管这一国家。 听到如此猝不及防的消息,巴西人很可能首先感到无助与背叛,随后则是恐惧与愤懑。 1807年11月29日早晨,葡萄牙人正是这种反应。当时传出消息,女王、摄政王和整个王室正在英国海军的保护下逃往巴西。在其他任何欧洲国家的历史上,都从未上演过类似桥段。战争期间,国王或曾失去王位,避难异国,但没有人曾走到这一步,以至远渡重洋,在世界另一端定居称王。虽然欧洲人在各洲拥有广袤的殖民地,但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国王踏足自己的海外领土,连短暂的巡游都不曾有过,更别提在那里生活统治了。因此,无论对于一夜之间成为王国弃儿的葡萄牙人,还是已习惯于葡萄牙长久剥削的殖民地巴西人来说,这都是史无前例的事件。 在葡萄牙人这边,除消息带来的震惊之外,另一因素也加剧了这种被抛弃感。200年前,人们对国家、政府及民族身份的认识与今天相去甚远。一切权力源于人民,并以人民的名义行使,这一民主的基本原则并不见于当时的葡萄牙。倘若今天巴西出现意外,所有政府官员都逃往境外,人民依然有权聚集起来,选出新的总统、参议员和众议员,立即重建国家政府。至于众多企业,虽会因领导或所有者缺席而经历一段动荡,但之后可以改组重建、继续运转。1807年的葡萄牙却并非如此。没有君主,国家便陷入困境、无所适从。一切经济活动、民众生死、政府、民族独立性以及葡萄牙作为国家存在的意义,都系于君主一人身上。 更麻烦的是,就政治理念与革新而言,葡萄牙是欧洲彼时*滞后的国家之一。与王权日渐让位于议会代表的英、荷相反,葡萄牙依然实行君主专制。也就是说,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但能够制定法律,还负责执行,并能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去阐释法令。法官与市政厅仅是协助君主的臂膀,而后者可以随时否决他们的意见与决定。 这有助于解释,在那个秋末的寒冷早晨,在里斯本街头,葡萄牙人所感受到的无助与难以弥补的失落。一国之君逃走了,葡萄牙便不再是葡萄牙,不再是一个拥有自身政府的独立国家。它变成了一片无名无姓的荒地。它的子民被交付给任何能够攻城略地、登基称王的亡命之徒,任凭他们的私欲与贪婪摆布。 一国之君为何要逃? 在解释逃亡之前,有必要阐明一件事:那时葡萄牙的王权并不在女王手中,而是由摄政王堂·若昂掌管。他的母亲玛丽亚一世女王据称精神失常、无力统治,幽居于距里斯本约10公里的克鲁什宫。堂·若昂是疯女王的次子,因而并未学习治国之术;他的长兄、王储堂·若泽(D. José)1788年死于天花,年仅27岁。除了缺乏治国的准备,孤独的堂·若昂还面临严重的夫妻问题。1807年,他与妻子卡洛塔·若阿基娜已分居3年,并同这位喜怒无常、飞扬跋扈的西班牙女人育有九子,其中一子未满周岁便告夭折。这对彼此恨之入骨的夫妇,不仅分睡两床,还住在相距遥远的两座宫殿。卡洛塔和疯女王一同住在克鲁什宫,堂·若昂则住在马夫拉宫,由数百位靠国家养活的修士僧侣陪伴。 马夫拉宫距里斯本约30公里,是葡萄牙殖民帝国辉煌时代的标志。它融宫殿、教堂、修道院于一体,正面长264米,拥有5200扇门窗及114口钟,饭厅长达100米,由45000名工匠耗时34年完成。大理石来自意大利,木材则取自巴西。宫殿落成于1750年,适逢米纳斯吉拉斯黄金钻石产量的巅峰。除王室及其仆从的居室外,还有300个小间供数百位修士居住。正是在这座宏伟而幽暗的宫殿中,堂·若昂远离家室,在大臣会议、弥撒、祈祷文与圣歌之间度日。 摄政王怯懦、迷信且丑陋,而在工作中,他的性格主要表现为优柔寡断。他在意见相左的团体之间进退两难,时常抗拒到*后一刻才肯作出决断。政府必需的各项安排令他愁肠百结、不胜其烦,因此他习惯于将一切事务托付给身边的大臣。而在1807年11月,堂·若昂被逼到墙根,不得不作出一生中*重要的抉择。在无可抵御的压力之下,他决定逃亡巴西;而向他施压的正是举世公认的军事天才——拿破仑·波拿巴,自罗马帝国的恺撒时代以来,无人能出其右。 1807年,这位法国皇帝是欧洲绝对的霸主。在一连串惊人而又出彩的胜利之后,法军已让大陆上所有国王俯首称臣,唯有英国尚未屈服。在英吉利海峡的阻隔下,英国人得以避免同法军在陆上交锋;而在1805年的特拉法加海战中,纳尔逊勋爵统率海军,于地中海入口处击溃法西联合舰队,由此巩固了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拿破仑则以大陆封锁令回击,严禁在欧洲港口交易英国商品。此令一出,各国立即遵守,唯有防守薄弱的弹丸小国葡萄牙例外。迫于传统盟友英国的压力,堂·若昂不愿屈从于法国皇帝的要求。因此,法军在1807年11月向葡萄牙边境进发,意欲大举入侵、废黜摄政王。 堂·若昂在彼时*强盛的两个军事和经济大国之间进退维谷,有两种痛苦且互斥的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屈从于拿破仑的压力,加入大陆封锁阵营;二是接受盟友英国人的帮助,携王室、财宝、大部分贵族及全套国家机器,乘船前往巴西。表面上看,这是个慷慨的提议;而实际上,这是赤裸裸的胁迫。假如堂·若昂选择前者、向拿破仑屈服,英国便会故技重施,像数月前对待不肯合作的丹麦那样对待葡萄牙。同年9月1日早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居民在英国舰队的炮火封锁下醒来,后者在港口下锚并炮击城市。炮火持续了四天四夜,*终致2000人遇害。7日,哥本哈根投降,英国人将船只、物资和弹药尽数掳掠,丢下毫无防御能力的城市扬长而去。 对葡萄牙而言,后果可能更糟。如果摄政王和拿破仑结盟,英国人不仅会轰击里斯本、劫掠葡萄牙船队,还将夺取葡萄牙赖以生存的海外殖民地。在英国人的支持下,殖民地中*广袤富饶的巴西很可能效仿美国及众多西属邻国,比预料时间更早独立。而若失去了巴西,葡萄牙便什么也不是。 显然,堂·若昂完全忽略了第三种方案:尽管王权地位或将不保,但他仍可选择留在国内对抗拿破仑,与英国人并肩作战、保家卫国。后续事实证明,在此情况下他获胜的可能性并不小;然而在1807年,此举是惊恐犹疑的摄政王所考虑不及的。他认定敌人强大无比、自身难以招架,只好溜之大吉。“堂·若昂以精准的自我认知行事,他更倾向于离开欧洲”,历史学家托比亚斯·蒙泰罗如是写道,“自知没有英雄的胆识气概,他选择了率众离去的和平方案,在热带温和的怠惰中寻找安宁和消遣,他正是为此而生的”。

1808:航向巴西 作者简介

劳伦蒂诺·戈麦斯是巴西知名记者,著有以1808、1822、1889命名的巴西史三部曲,累计销量近200万册,是名副其实的非虚构类畅销书作家。曾多次荣获巴西文学蕞高奖雅布提奖,并斩获巴西文学院最佳非虚构文学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