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智慧图书馆引论

作者:王世伟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50.6(6.5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00:00:00
中 图 价:¥56.2(7.2折)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智慧图书馆引论 版权信息

智慧图书馆引论 内容简介

王世伟,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负责编制《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本书是作者在其30多年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战略、特点、历史和转型等四个层面,探讨了智慧图书馆的相关问题。其中“战略篇”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新冠“大流行中的智慧图书馆的历史方位进行了战略审视;“特点篇”是关于智慧图书馆和融合图书馆的定义和性质特点的研究,同时辨析了智慧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融合图书馆等的联系与区别;“历史篇”是关于智慧图书馆的起源与发展的研究;“转型篇”主要是关于智慧图书馆对图书馆服务的全面重塑和图书馆全面更新所带来了一系列变革转型的研究。

智慧图书馆引论 目录


前言
战略篇
重新认知中国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历史方位
数字中国背景下的图书馆智慧化转型
智慧社会是智慧图书馆发展的新境界
智慧图书馆未来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信息化具有全域赋能作用

特点篇
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智慧图书馆的四大互联与四大融合
智慧图书馆的五大关系
融合图书馆的起始发展与性质特点

历史篇
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
信息文明的起源发展与图书馆的持续创新
数据驱动的图书馆学情报学
加快数字发展中的中国智慧图书馆建设

转型篇
图书馆新环境新理念新模式与新形态
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服务重塑
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服务重塑的五个问题
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更新
深化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更新的若干问题
图书馆应当弘扬智慧工匠精神
图书馆全程智能发展的三重境界
附录 本书作者有关智慧图书馆研究之成果目录(2010-2022)
展开全部

智慧图书馆引论 节选

  五、几点思考  (一)发展的新环境对大都市图书馆正形成倒逼机制  从大都市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建设而言,新环境、新模式、新形态和新服务正在对图书馆形成颠覆性挑战。图书馆中低技术含量的工作正在逐步消失,工作人员推着书车的标志性形象正在成为过去式。如果说图书馆行业的工具过去是铅笔、卡片、目录柜、咨询单、打字机的话,那么现在则更替为电脑、屏幕、手机、数据库、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电子阅读器。就屏幕而言,有建筑外墙或读者大厅的巨屏、电子阅报的大屏、上网电脑的中屏、个人手机的小屏、信息发布的长屏以及即将流行的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等)的微屏,并正在实现多屏融合与多屏互动,使图书馆的服务进入了触摸时代。大都市图书馆发展的新环境正呼唤掌握信息技术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智慧馆员,而图书馆业务部门的主管也将承担智慧协调员的角色;大都市图书馆馆员的知识能力结构也要在保管、研究和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增加创意推广人才和网络科技人才,以形成多样化人才的新结构。大都市图书馆原有岗位描述将为新创建的岗位描述所取代。人力资源的这种挑战不仅在图书馆,而且在全社会展开。美国求职网站(CareerCas)2014年新公布了十大濒临灭绝的职业.而这多半与实体纸张在日常生活中渐渐失宠有关,如邮递员、抄表员、报社记者、导游、印刷工人、税务检验员和税务员等。①大都市图书馆也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随着数字与网络咨询的普及、多网与多屏的互动融合、自助服务的推广、智能机器人的出现,诸如一些传统的问询、图书借还、文献复印、读者证查验等项工作将会逐步成为过去式。深圳市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出现后,图书馆员当面服务的功能已经部分消失;而随着智慧图书馆书书相联、库库相联、网网相联的内容互联时代的来临和进一步发展,以印刷型文献为服务主体的大都市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可能面临成为过去式的挑战。这说明在新环境下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创新生命周期已经缩短,网络时代更新迭代的变革节奏正在加快,对大都市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形成了倒逼机制。  (二)基于内容互联的文化共享服务将成为发展新趋势  大都市图书馆的互相联系在很早就出现了,如欧美早期的会员制服务模式等。但自从互联网出现之后,这种互联发生了质的变化。1994年被认为是中国接人互联网的起始,经过20年的发展,互联网由早期的静态初始的互联、全球电脑和计算的互联,已发展至全球宽带环境下的移动的互联、跨时空的泛在互联,并将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提升为基于宽带和视频的互联、深度的全媒体的内容互联。走向未来的内容互联的智慧图书馆将面临巨量信息流动的挑战以及相应的网络传输带宽瓶颈,也将形成网络空间安全的挑战、城乡与地区信息设施和信息素养差距的挑战。同时,这一发展趋势将重塑大都市图书馆的文化基因,使其充满创新的空间。大都市图书馆应当采用主动信息化发展战略,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内容服务,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向网络为王转变,并致力于体现对全体读者即每一位市民人人有用的泛在个性化服务,形成全媒体泛在式的内容互联服务模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都市图书馆应当从基于内容互联的文化共享的发展趋势出发,预先布局内容互联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使图书馆的各个空间均可提供有线和无线上网,以告别传统的集中式的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形态。挪威国家图书馆2009年5月启动的“数字书架”项目就是通过分阶段推进方式,将历年的图书全文进行数字化转换并在互联网上发布供读者使用,这正是基于互联网的内容互联的服务新趋势。①基于内容互联的图书馆讲座我们可以将其誉之为图书馆的幕课(MOOC),这在文化共享工程的推进中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经验。大都市图书馆不应该错过参与幕课未来的发展机会,可以顺势而为,协助创建和实现幕课服务类型,积极发展网络教育。一方面,可以利用高校资源丰富的图书馆讲座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将图书馆讲座的服务延伸至高校,使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成为大都市图书馆在线教育的服务对象。内容互联的发展使图书馆可以通过大型显示器的可视化为读者和馆员实现创建一个真正的创意协作空间的梦想,从而将大都市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内容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所有这些,都将为构建内容互联的现代大都市图书馆网络空间体系添砖加瓦,以体现大都市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图书馆自觉和文化自觉。  (三)中国特色大都市图书馆发展道路正在形成  在全球大都市图书馆的发展中,中国大都市图书馆经过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实践探索和不断完善,涌现出层出不穷的成功案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实践、中国经验、中国创意、中国方案。无论是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发展定位,还是覆盖全社会的现代大都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无论是各层级的发展规划,还是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政策;无论是东西地区互动协同,还是全国统筹的工程推进;无论是科文融合的创新转型,还是注重标准的依法治馆;无论是融入城市的互动发展,还是融入世界的共同体成长,中国大都市图书馆正在书写国际大都市图书馆发展史上的精彩篇章,并将改变全球大都市图书馆以欧美为中心的传统格局,形成全球大都市图书馆多极化的发展新态势。①我们应该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站在实现中国梦和两个百年愿景的高度谋划中国特色大都市图书馆发展道路的新构想和新愿景。

智慧图书馆引论 作者简介

  王世伟,1954年5月生,浙江镇海人,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所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组专家、国际图联大都市图书馆委员会常委。  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图书馆、历史文献。曾担任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和重点课题组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工作室首席专家,获文化部创新奖。著有《国际大都市图书馆指标体系研究》《面向未来的公共图书馆问学问道》《尔雅注疏》《大数据与云环境下国家信息安全管理研究》《专业智库研究》等,负责编制《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