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赵氏孤儿

作者:纪君祥著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6-01
开本: 24cm 页数: 164页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6.8(7.0折) 定价  ¥24.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赵氏孤儿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1375066
  • 条形码:9787501375066 ; 978-7-5013-750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赵氏孤儿 本书特色

《赵氏孤儿》是一部十分感人的历史剧,它生动展现了晋灵公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斗争,歌颂了正义,鞭挞了奸佞,塑造了一群为了维护正义而英勇献身的英雄群像。因此,《赵氏孤儿》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封建社会,成为此后许多剧作家创作的主题,明人传奇《八义记》就是根据《赵氏孤儿》改编的。

赵氏孤儿 内容简介

剧写晋灵公时,奸佞屠岸贾残害忠良赵盾,抄斩赵氏满门,一并杀死驸马赵朔。公主生下孤儿,屠岸贾意欲斩草除根,派韩厥把守宫门,不许放出赵氏孤儿。草泽医人程婴受公主之托,把孩子放在药箱内,携带出宫,韩厥放走程婴,并自杀以灭口。屠岸贾下令要杀全国小儿,献出孤儿者有赏。为了搭救孤儿和全国小儿,程婴与前中大夫公孙杵臼定下计策,将程婴儿子冒充赵孤,放在公孙杵臼家中,由程婴出首,并以孤儿为程子,由程抚养。公孙杵臼和程婴的儿子都被杀死,屠岸贾把出首人程婴视为心腹,并认程子实即赵氏孤儿为义子。二十年后,赵氏孤儿学就十八般武艺,程婴找机会向赵氏孤儿说明他的国仇家恨,赵氏孤儿杀死屠岸贾,韩厥、程婴、公孙杵臼等也受到封赏。

赵氏孤儿 目录

导读
一、纪君祥与《赵氏孤儿》杂剧
二、《赵氏孤儿》与《史记·赵世家》的关系
三、“赵氏孤儿”故事的历史真实性问题
四、《赵氏孤儿》的版本与故事改动
五、《赵氏孤儿》的深远影响及其国际影响力
六、本书的编校
赵氏孤儿
楔子
**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第五折
附录一 赵氏孤儿元刊本
楔子
**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附录二 相关历史文献摘录
《左传》摘录
《国语·晋语》摘录
《吕氏春秋》摘录
《史记·晋世家》摘录
《史记·赵世家》摘录
《史记·魏世家》摘录
《史记·韩世家》摘录
《新序》《说苑》摘录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赵氏孤儿 节选

楔子 (净扮屠岸贾领卒子上,诗云)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当时不尽情,过后空淘气。某乃晋国大将屠岸贾是也。俺主灵公在位,文武千员,其信任的只有一文一武:文者是赵盾,武者即某矣。俺二人文武不和,常有伤害赵盾之心,争奈不能入手。那赵盾儿子唤做赵朔,现为灵公驸马。某也曾遣一勇士组麂,仗着短刀,越墙而过,要刺杀赵盾,谁想组麂触树而死。那赵盾为劝农出到郊外,见一饿夫在桑树下垂死,将酒饭赐他饱餐了一顿,其人不辞而去。后来西戎国进贡一犬,呼日神獒,灵公赐与某家。自从得了那个神獒,便有了害赵盾之计。将神獒锁在净房中,三五日不与饮食;于后花园中扎下一个草人,紫袍玉带,象简乌靴,与赵盾一般打扮,草人腹中悬一付羊心肺。某牵出神獒来,将赵盾紫袍剖开,着神獒饱餐一顿,依旧锁人净房中。又饿了三五日,复行牵出那神獒,扑着便咬,剖开紫袍,将羊心肺又饱餐一顿。如此试验百日,度其可用。某因入见灵公,只说今时不忠不孝之人,甚有欺君之意。灵公一闻其言,不胜大恼,便向某索问其人。某言西戎国进来的神獒,性*灵异,他便认的。灵公大喜,说:“当初尧舜之时,有獬豸能触邪人,谁想我晋国有此神獒,今在何处?”某牵上那神獒去。其时,赵盾紫袍玉带,正立在灵公坐榻之边。神獒见了,扑着他便咬。灵公言:“屠岸贾,你放了神獒,兀的不是谗臣也!”某放了神獒,赶着赵盾绕殿而走。争奈傍边恼了一人,乃是殿前太尉提弥明,一瓜槌打倒神獒,一手揪住脑杓皮,一手扳住下嗑子,只一劈将那神獒分为两半。赵盾出的殿门,便寻他原乘的驷马车。某已使人将驷马摘了二马,双轮去了一轮。上的车来,不能前去。傍边转过一个壮士,一臂扶轮,一手策马,逢山开路,救出赵盾去了。你道其人是谁?就是那桑树下饿夫灵辄。某在灵公跟前说过,将赵盾三百口满门良贱诛尽杀绝。只有赵朔与公主在府中,为他是个驸马,不好擅杀。某想剪草除根,萌芽不发,乃诈传灵公的命,差一使臣将着三般朝典,是弓弦、药酒、短刀,着赵朔服那一般朝典身亡。某已分付他疾去早来,回我的话。(诗云)三百家属已灭门,只有赵朔一亲人。不论那般朝典死,便教剪草尽除根。(下) [注释] [1]净:元杂剧角色名,多扮演剧中的反面人物。屠岸贾(gu):春秋时晋国大夫,晋灵公时极为得宠。屠岸贾其人,不见于《左传》《国语》等先秦文献,也不见于《史记·晋世家》,而只是见于《史记·赵世家》和《史记·韩世家》。历史上是否有此人,史学界存疑。但屠岸贾作为晋国赵氏家族的对立面的化名,也是可能的。司马迁写作《史记·赵世家》突出了屠岸贾的奸邪本性,可能受到民间传闻的影响。本剧的故事情节多来源于《史记·赵世家》。屠岸,复姓。[2]灵公:即晋灵公,晋襄公之子,晋文公之孙。前620年至前607年在位。前607年(晋灵公十四年)被赵穿所杀。据《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为人歹毒,心理变态,喜欢恶作剧,故日“晋灵公不君”。本剧设定悲剧故事发生的时间在晋灵公时期,是出于“时间相对集中”的艺术考虑,并不符合史实。《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氏被灭族,时在晋景公三年(而《左传》及《史记·晋世家》记载均在晋景公十七年)。[3]赵盾:赵衰之子。赵衰是晋文公(重耳)的亲随,备受重视,在晋文公时期地位显赫;卒于晋襄公六年(前622),死后由其子赵盾代理国政。故而赵盾在晋襄公、晋灵公时期是执掌晋国大权的人物。晋灵公品德败坏,赵盾时有劝谏,二人关系日趋紧张、恶劣,导致晋灵公意欲暗杀赵盾。事见《左传》宣公二年、《史记·赵世家》等。[4]赵朔:赵盾之子。据《史记·赵世家》,赵朔在晋景公时期的“灭赵氏家族”行动中被杀。其妻乃是“成公姊”,有遗腹,后产下“赵氏孤儿”。本剧称赵朔为“灵公驸马”,纯属虚构。[5]组麂(chuni):本是晋灵公派遣的杀手,要暗杀赵盾,但组麂不忍谋害忠良,故而触树而死。事见《左传》宣公二年。本剧将此事嫁接到屠岸贾的头上。[6]饿夫:即下文“桑树下饿夫灵辄”。灵辄其人其事,见《左传》宣公二年:赵盾与之相遇,见其饥饿,“为之箪食与肉”;后来,晋灵公埋伏武士,意欲杀害赵盾,其时,灵辄挺身而出,掩护赵盾逃离,并与其他武士恶斗。本剧谓灵辄“一臂扶轮,一手策马”,救出赵盾,传奇色彩更为浓厚。[7]西戎国:指古代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8]“将神獒锁在净房中”以下十八句:描述屠岸贾训练神獒的故事,本剧第四折程婴也向赵武讲述过一遍。实际上,据《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曾经使唤恶犬撕咬赵盾。本剧将此事嫁接到屠岸贾的头上,且添枝加叶,凸显屠岸贾之阴险毒辣。[9]獬豸(xiezhi):传说中能够辨别奸邪曲直的神兽。其体形像山羊,独角,见人争斗,即以角触不直一方,以此定是非曲直。[10]提弥明:据《左传》宣公二年的记载,提弥明是替赵盾驾车的武士,为“车右”;正当晋灵公呼出恶犬撕咬赵盾时,提弥明“搏而杀之”,并在混战中死去。《史记·晋世家》

赵氏孤儿 作者简介

董上德,男,1959年3月出生,广东顺德人。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就读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科;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攻读中山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获硕士学 位;1985年7月至今,任教中山大学中文系古代戏曲研究室;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史、戏曲史研究,尤重于对小说、戏曲互渗互动关系的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