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岭南漫记

作者:胡辙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4-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90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8.2(3.8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岭南漫记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8155234
  • 条形码:9787218155234 ; 978-7-218-15523-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岭南漫记 本书特色

★从西北到岭南,匆忙脚步。恍惚数年,记录走过的路、叙写经历的事、勾勒漂泊的心,有对北国的印记,南国的认知,更是心灵的历程。 ——作家 虹影 ★好的散文可以让人看清作者的人生来路与生命心路,无需情节,更无需伪装,径直把内心深处隐秘的光源敞开于世。在胡辙的散文集《岭南漫记》当中,我们看到了他内心的光源,并被吸引和打动。 ——作家 王威廉 ★岭南是葱绿的,是灵动的,是满满的暖流,是滚滚的红尘,这就是胡辙的散文,有说不完的故事,有写不尽的优美,古韵其中,水墨晕染,生命的点点滴滴,却构成美不胜收的南国图画。 ——评论家 陈瑞琳

岭南漫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散文集,胡辙著。胡辙,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顺德作协理事。有作品发表于《黄河文学》《百花洲》《佛山文艺》等杂志。获第六届“佛山文学奖”散文奖;散文集《岭南初识》获2020年顺德区文艺精品扶持,2021年佛山市文艺精品扶持。书稿以岭南文化为背景,走访桑基鱼塘、古朴村落,关注文化遗址、历史人物,从小人物、小事件、小场景出发,以饱满的笔触抒写顺德乃至岭南的文化遗迹、人物故事、秀丽风景;突显地域特征,展现顺德在传承中创新的文化面貌。

岭南漫记 目录

**辑 关中风物
和父亲聊聊
吹残铁笛,一声孤鹤南飞
脚步
距离
焚香一炷 遥寄哀思
一罐辣椒粉
大大
玉米
南仁堡印记
架子车
镰刀的心事
回家

第二辑 岭南水韵
鸟叔
饮早茶
壮气高冠木棉树
天字岗
逢简水乡
在云端
功夫之王——李小龙
洛阳桥
野趣
行花街
扒龙舟
龙舟说唱
水韵红星
均安曲艺无淡季,万家灯火万家弦

第三辑 校园剪影
日常一课
校园的绿色
我是老师
爸爸的工地,妈妈的高楼
守护一个人的高考
荆棘花开
林老师的心事

第四辑 人文印记
龙的传人
你在哪里过年
源起毫末——李小龙祖居探访
多发光 少发热
侠之大者——黄飞鸿
一代宗师——叶问
梦,升起的地方,爱照亮——从爬行16载到站立起来的凉山小伙
承诺——记李国华医师

附录 作家对话
解读虹影——虹影访谈
随和如风——严歌苓对话录
率性至真——虹影南昌大学讲座实录
展开全部

岭南漫记 节选

  蓦然间,出走乡村已有二十多年了,村里的乡亲、房屋、道路、田地都发生了莫大的变化,唯有童年的往事长久地深埋在那片泥土里,萌发记忆的藤蔓,拉扯我回到过往。  那个流着鼻涕的孩子,光脚立在田间,扭转小脑袋,怔怔地盯着现在的我。  小时候,我有两个家,一个是平日生活的家,另一个是曾经被寄养的家。母亲生下我后没有奶水,为了养活我,打听到十几里地外的村子有位妇人,孩子刚刚断奶,还有奶水。就拎了十几个鸡蛋,两包麻纸包的红糖,再加每月十几元钱,把我寄养在了奶妈家。  这些都是长到能记事时我的亲生父母讲给我听的。那一天,我睁大眼睛看着整日生活在一起的他和她,手里攥着他们刚给我的白面馍馍,不知道是吃还是不吃,停顿了一会,塞进嘴里的白面馍和吞咽棉花团一样;为了不被看出我的异样,假装低下头来看脚上穿的新布鞋,五个脚趾在鞋子里扭来扭去,如要钻出泥土的蚯蚓;地面成行爬动的蚂蚁忙着拖走从嘴角掉落的馍花,零散的两三只攀上了鞋面,却找不到来时的路,打着转,探寻逃走的途径;屋檐下孵出没多久的小燕子,极力抻长了脖子挤到窝沿,叽叽喳喳地叫起来,燕子妈妈叼了条毛毛虫,“嗖”地从头顶飞过去。我像小燕子般张开了嘴,叫了声爸爸妈妈。  “大”(da)是陕西关中地区对父亲的称呼,与我而言是属于寄养我的养父独有的名号,正如喂奶给我吃的养母叫她奶妈一样。记忆中亲生父母对我更多的是管教,而养父母对我更多的是溺爱。七八岁那年的初夏,不知道做错了什么事,母亲狠狠地打了我。我躲在屋檐下的柴草堆里,像只老鼠把自己藏起来,无声地抽泣。当我扯断第五百根干草茎时,白日终于熬不住了,变了脸色昏沉下来,落雨了。湿冷如流浪的猫一般钻了进来,张口就咬住了发抖的我。我惊叫了一声,猴子似地蹿出柴草堆,逃出村子。天已经晚了,细雨蒙蒙,到了喝汤(吃晚饭)的点了。村民家的烟囱跳出浓稠的烟雾,还没来得急撒欢,就被风扯成碎片,扔得屋脊瓦背上满是残絮,夜色暗暗收拾了它们。灯光昏沉地亮了,喊叫孩子回家吃饭的吼叫声唱秦腔般地响起来了,贪玩的小孩装作没听到,藏在暗处不出声,猛地被大人捉个正着,拧了耳朵拽回屋去。我兔子般竖起了耳朵,捕捉空气中震颤的频率,细雨沙沙落在宽大细长的玉米叶上,如无数的蚕宝宝在啃噬鲜嫩的桑叶;还有乱跑的狗挨了棍子,吱吱地朝着空无的夜空叫,就是没有关乎我的喊声。泥泞的大路上,全身的衣服被雨水舔湿,贴在皮肤上黏糊糊的,茅草般长满疹子;肚子里有只布谷鸟咕咕咕地叫,在雨中异常响亮;拔出陷入泥坑的双脚,我没有走回几百米内的村子,扭过头来凭着仅有的记忆向养父家走去。  这是**次在没有大人带领的情况下走这么远的路,而且还是在夜里,下着雨。地里的玉米个个威武高大,挥舞长长的手臂随时要将我抓了过去和它们站在一起。路的这边是玉米,那边也是玉米,横行竖排织就张张巨大的绿网,我被罩在网格里艰难地移动。往路的这边走两步,又往路的那边挪几脚,随时躲闪着两边扑过来、抽打我的玉米枝叶。黑魃魃的夜,细蒙蒙的雨,前面没有人,后面也没有人,“吧唧吧唧”踩踏泥水的脚步声,野兽般追赶着我。大人常常恐吓不听话的孩子,玉米地里有狼,专吃小孩子,尤其是在夜里。狼瞪着绿眼珠子悄悄跟着你走路,接近你时就把身子直立起来,从身后用前爪搭上你的肩膀,你听到狼的呼吸声转身来看,狼一口咬住你的脖子……密集的玉米丛中传来窸窣的响声,似隐藏的饿狼要钻出来。我羊羔般撒腿就跑,心脏里有面鼓“咚锵咚锵”打个不停,鼻子里像搁了风箱“呼哧呼哧”来回抽动,迎面的雨点“啪啪啪”打过来,独自溜达的风被我撞得四处逃窜。“咔嚓”,斜刺伸出的玉米秆绊倒了狂奔的我,我直接脸朝下扑进了泥水里,本能地手抓脚蹬,稀里糊涂站了起来,脚面有热乎乎的血在流,鞋子早已不见了。那杆被我踢断成两截的玉米,上面的半截竟然有结了籽的玉米棒,伸手扯住玉米棒的两头,一把掰了下来。我撕开包裹严实的外皮,露出了黄豆大小稀疏的玉米粒,抽掉纠缠的青丝,啃骨头般吃光了流出汁水的颗粒;再将下半截从土里拔出来,用脚踩住根部掰断,拽掉叶子,握在手中,它瞬间成了发着绿色光芒的金箍棒。我攥紧它,对着空中左右乱劈,嘴中念念有词“嘿哈嘿哈”走过一个村子,又走过一个村子,远远看到养父家的灯光在黑夜里闪闪发亮。  孱弱的光从老旧门板的细缝中挤出来,将门前的黑暗切割成一片一片的。踩在光秃的门槛上,依住门板,小胳膊用力伸长,指尖摸到倒吊的铁环,用足了力气“梆梆梆”地敲,突兀的声响惊扰了木架上假寐的鸡,“咕咕咕”不安地叫。“可是库儿?”养父亲切的呼叫温暖地传来,我一下大哭起来。“是我,大!”“别怕!我这就给你开门。”屋子里养父的脚步“嗒嗒嗒”地回响。门开了,我扑进养父的怀中,咧开嘴更大声地哭起来了。养父摸摸我的小脑袋,抱紧了我。“怪不得今天我的右眼老是跳,晚上也睡不着,刚才还在想有什么事,原来是我的库儿挨骂了。”养母也跟着起来了,假装生气地问:“咋啦?你妈又骂你了。快到被窝里来,暖和。”养父两下扒去我沾满泥水的衣服,用毛巾抹干身上的水,把我塞进了被窝。养母点着了灶间的柴堆,给我热馍馍吃。火膛里的焰火明灭不定,养父母的身影忽隐忽现菩萨般安详。我躺在被窝里,吃着热乎乎的馍,看着养父抽出长长的老烟锅,捅进烟袋,用力按压填满自种的烟叶,点上火,砸吧着嘴,吞云吐雾,成团的烟幕自头顶生起,柔缓地上升、飘过屋梁、散了,看不到了,我睡了。  第二天睁开眼,奶妈早已做好了稀饭等着我吃。我问大呢?“天麻麻亮就去地里除草了。”奶妈略带疲倦地说着话,“昨晚等你睡着了,你大披件雨衣,骑上自行车,淋着雨就向你家去了。怕你爸妈担心你,要给他们报个信,说你在我们这里。路上全是烂泥浆水,你大摔了好几次,推着车子又走不动,干脆扛起自行车走路,夜里三四点才回屋,睡了个囫囵觉。天晴了,又去地里干活了。”太阳攀到*高的玉米梢时,大从田地里回屋来了。我坐在门墩上,远远看见大胳膊下夹着一大捆带着露珠的青草,头上冒着热气,手里还拎了两颗玉米棒子。“给,叫你奶妈给你煮了,吃了。我娃夜黑里受罪咧!大心疼得很!”我接过了大手里的玉米棒子,拽住他的衣摆,他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大去喂猪,我就跟到猪圈,看猪哼唧哼唧嚼草;大又放鸡,我就追到鸡栏,吆鸡扑棱扑棱地飞走;大要担水,我就跑到井边,听水桶咕噜咕噜地喝饱水。奶妈烧滚了水,找不到玉米棒子,原来还拎在我的手上。  ……

岭南漫记 作者简介

  胡辙,文学硕士,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黄河文学》《星火》等报刊;获第六届“佛山文学奖”散文奖,迄今为止有数十万字在国内外各级报刊发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