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指数研究

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指数研究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6-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02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8.8(6.0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指数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7712817
  • 条形码:9787517712817 ; 978-7-5177-128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指数研究 本书特色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已经成为中国 主要的区域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书以数据为支撑,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指数体系,为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建言献策。

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指数研究 内容简介

近年来,在中央和京津冀地方政府的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本书从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交通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生态一体化五个方面,对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整体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布局规划提出了建议。这将为京津冀各地区在统一指导下调整各自的发展战略,同时为三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整体性的优化升级提供一定借鉴。

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指数研究 目录

目 录



**章 研究背景和意义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京津冀区域发展现状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评述

**节 概念内涵

第二节 区域市场一体化相关理论及研究评述

第三节 区域产业一体化相关理论及研究评述

第四节 区域交通一体化相关理论及研究评述

第五节 区域社会一体化相关理论及研究评述

第六节 区域生态一体化相关理论及研究评述

第七节 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相关理论及研究评述


第三章 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指数的构建

**节 指标的形成与分析

第二节 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指数的构建

第三节 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指数的构建

第四节 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指数的构建

第五节 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指数的构建

第六节 区域社会一体化发展指数的构建

第七节 区域生态一体化发展指数的构建


第四章 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指数分析

**节 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第二节 数据来源

第三节 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指数测算结果

第四节 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指数分析

第五节 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政策建议


第五章 京津冀市场一体化发展指数分析

**节 数据来源

第二节 数据分析

第三节 京津冀市场一体化发展政策建议


第六章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发展指数分析

**节 数据来源

第二节 数据分析

第三节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发展政策建议


第七章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指数分析

**节 数据来源

第二节 数据分析

第三节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政策建议


第八章 京津冀社会一体化发展指数分析

**节 数据来源

第二节 数据分析

第三节 京津冀社会一体化发展政策建议


第九章 京津冀生态一体化发展指数分析

**节 数据来源

第二节 数据分析

第三节 京津冀生态一体化发展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全部

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指数研究 节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竞争已不再是单个城市或单个省份的行为,而更多地表现为若干城市群、城市带在资源整合、产业协作中所形成的整体优势的竞争。区域内竞争与合作,特别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涉及地理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诸多学科,无疑成为当前发展的主流和热门话题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突破单一地域单元的限制,区域之间采取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以加强协作,助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内部通过市场贸易壁垒的不断消除、产业分工带来的规模经济、交通设施一体化的便利等,实现交易成本的降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并*终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京津冀一体化”源自“环首都经济圈”。在中央和京津冀地方政府的推动下,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区域发展战略之一。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研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有关情况的汇报》《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提出,为京津冀的发展作了顶层设计与政策指导。“十三五”规划更是把京津冀作为一个区域整体统筹规划,为城市群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交通设施建设、社会民生改善等方面的一体化布局进行了统筹规划。 影响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因素包括产业因素、市场因素、 交通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生态因素。但相较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合作相对滞后,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有待提高。产业一体化方面,从发展趋势看,京津冀区域经济进入一个产业结构急 剧变动时期,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目标、经济结构调整路径、体制创新以及各项产业政策的实施,初步实现了工业化中期的主要目标,但各地的产业定位有重叠和冲突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协调,区域内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仍需提高。市场一体化方面,目前京津冀市场一体化进程正在加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此同时,京津冀区域市场一体化也存在一定的障碍性因素,包括:京津冀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京津冀三地在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上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 不利于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城市群极化现象所带来的“虹吸效应”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阻碍了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行政区划所带来的“经济边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作用的发挥,影响了一体化进程。交通一体化方面,随着京津冀城市间互联互通进程的加快,日益增长的地区需求、民众需求与实现交流路径之间的矛盾凸显。交通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空间依托及表现形式之一,是多种交通方式以及各种交通资源有机结合的综合立体化交通体系,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突破口和前提基础。社会一体化方面,京津冀集聚了全国*优质的教育、文化、医疗、科技等资源,近年来区域整体公共服务水平逐渐提升,但三地社会发展并不均衡,公共服务的落差较大,影响了要素流动、功能疏解和协同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应通过科学规划、改革体制等措施,加快破解行政壁垒和制度障碍,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建立健全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这就要求京津冀区域尽快实现社会领域的一体化发展。生态一体化方面,伴随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出现,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中寻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成为当前各地政府的重点工作。

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指数研究 作者简介

谢寿光,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二级研究员。 大学教授,华侨大学特聘教授。1993年起,享受 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荣获“韬奋出版奖”;2013年起,受聘担任 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2017年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出版人物奖”。主持多项 社科基金项目,领衔研制 学术出版规范。开创知名学术品牌——“皮书系列”图书,被誉为“中国皮书出版 人”。 蔡继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皮书研究院院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长,编审。 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第三批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领军人才。主持 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与多项。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文化产业等。 曹占忠,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指数事业部总经理,新华指数有限公司负责人,东北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专注于宏观经济、产业经济与金融市场量化研究。曾参与研发 信息中心·中国宏观经济联立方程模型,参与编撰《中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10年》及《 空间与“ ”研究·海港卷》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