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吴露生自选集:舞蹈·人文世界的追忆 (精装)

吴露生自选集:舞蹈·人文世界的追忆 (精装)

作者:吴露生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526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100.8(6.0折) 定价  ¥1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吴露生自选集:舞蹈·人文世界的追忆 (精装)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3524870
  • 条形码:9787553524870 ; 978-7-5535-248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吴露生自选集:舞蹈·人文世界的追忆 (精装) 本书特色

该自选集涵括了作者在舞史钩沉、舞蹈作品分析、舞蹈理论概念定义、传统舞蹈的阐释与辨析、民族舞蹈发展趋势、全国舞蹈大赛综述与评价、著名舞蹈团体成功经验之总结、当代舞蹈流派之点评、杰出舞人之个案研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群众文化之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他的种种论说,角度独特,见解新颖,文笔流畅,像温煦的江浙春风,搅动杭嘉湖水,泛出点点波光。

吴露生自选集:舞蹈·人文世界的追忆 (精装)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论坛钩沉”是以舞蹈为主及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群众文化等方而的社会实践中,关于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论述。 “舞海拾贝”为舞蹈评论选辑。既有作为《舞蹈》期刊的特约稿,对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比赛的述评,又有关于第二届全同舞蹈比赛的追踪,对海派舞蹈、浙江舞蹈等地域性舞蹈文化作品的个性化剖析。 “名家侧影”是对吴晓邦、贾作光、盛婕、刀美兰、孙景琛、孙红木、胡嘉禄、张平共八位舞蹈名家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总编辑部这个舞蹈家群体的人物研究与报告文学。 “艺林漫步”是漫步于艺林的随想、随笔,有寻雅觅风饶有兴味的篇什,也有忽忽飞散的零碎杂念。 作为【附录】的“专家点评”选辑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评介。点评中有吴晓邦信函中的评说,贾作光、欧建平、赵学勇等名家为我几本专著的序文:也有欧建平与学者殷亚昭、作家应乃尔等不同视角的评论。点评者高屋建瓴之处能给人以一揽中国舞蹈和非遗的全局性张力,见微知著时又引人萦萦回昧,言辞恳切,显隐适中,在人情入理中让人尽得感悟。

吴露生自选集:舞蹈·人文世界的追忆 (精装) 目录


冯双白:文章 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写在《吴露生自选集》出版之际
自序
论坛钩沉
略谈舞蹈语言的个性
论舞蹈的共赏之美
群众舞蹈管窥
当代群众舞蹈主潮断论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
浙江民族民间舞蹈综述
于越巫文化中的舞蹈现象
关于“舞蹈资料理论”的若干思考
畲族图腾舞蹈生发的观念心态
“群众文化”的界定及其研究
地域舞蹈文化品格的三维构建
民问舞蹈的性表现美
生息于风俗中的民间舞蹈
广场民间舞蹈表演艺术特质及其运作
龙舞崇拜文化的平民特性
信息在舞蹈艺术生产组织管理中的定向作用与内在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活与当代性
斑斓多姿的南宋民间舞队
蜚声大江南北的《前溪舞》
常山隋墓砖画上的舞蹈形象
《德寿宫舞谱》探秘
浙江舞蹈史脉简说
民俗活动的“记忆、修正、升级”
让古老的远行抵达如今——在浙江大学“第二届艺术大师讲座”上的演讲
“面具计划”的中国情结——在中国美院学术报告厅与法国艺术家对话性演讲(摘要)
累积 感悟 思辨 补正——关于浙江舞蹈史研究的思考
舞蹈的源起与分野
舞蹈:抽象了的千姿百态
渐次显现的中国三大舞蹈理论历史现象
浙江龙舞的前世今生
传统舞蹈的阐释与旨向辨析
当代视域下的江南舞蹈文化性格——在2020舞蹈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论坛暨长三角
舞蹈发展论坛·中国民间舞学科建设专场上的主题演讲(摘要)
非常时期崛起的非常态舞蹈变革——在首届中国舞蹈发展论坛(后疫情与5G时代的民族舞蹈)上的发言(摘要)
舞海拾贝
蚕乡芳馥扑面来——评舞蹈《采桑晚归》的艺术特色
发自“前线”的报告
试说《跳马佚概述》的编写指向及开掘
躁动的海派舞蹈
陌生的熟悉——浙江省第四届音舞节舞蹈述评
地域舞蹈文化观念的当代对应——兼评浙江专业舞蹈新作
一次密集信息和拓展思维的北行——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追忆
2000·12·叩击世纪门扉的璀璨群星——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比赛述评
从喧闹都市走向市井村落
名家侧影
吴晓邦的历史作用及其艺术思想的研究(摘要)
我们的吴晓邦:20世纪的中国舞坛泰斗——兼说他的二三事
论贾作光的舞蹈理论思维品格
风中牡丹舞中女杰——深切怀念盛婕先生
京丰夜话
“总部人”,在世纪大门前——采访沉思录
孙景琛:在莫测的森林
红木三部曲
张平,您好
艺林漫步
“眼高手低”析
思想·流派及其他
佳词一得——《傻大姐》赏析
舞蹈的“现代意识”及其历史沉积
舞坛散步
舞蹈创作不能让内容湮没了形式——在浙江《舞蹈家》编辑部举办的“中国舞蹈现状的弊端与建设”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对探索作品的保护
狂泼德宏州 冷觅敦煌壁——文化聚会外的散记
对舞蹈评论的评论
浙地话说端午节
是戏非戏:凌空焰光中的惊艳
以热情睿知触摸传统舞蹈的灵魂——2019在全国非遗传统舞蹈研讨会上的致词
附录 专家点评
吴晓邦:给吴露生的一封信
贾作光:《寻觅舞蹈》序
贾作光:《浙江舞蹈史》序
欧建平:《中国舞蹈》(2017修订版)序
赵学勇:民族情结文化情怀——《拾遗稿缄》序言
欧建平:孜孜以求厚积薄发
评——吴露生的《中国舞蹈》(2017修订版)
殷亚昭:觅舞者的踪迹——读吴露生《寻觅舞蹈》有感
应乃尔:播种者的丰收是可期的

王淼:吴露生先生的“理想人生”
后记
展开全部

吴露生自选集:舞蹈·人文世界的追忆 (精装) 节选

略谈舞蹈语言的个性 大海的朵朵浪花闪耀着各自的异彩,高山松林的枝枝树干伸展着不同的姿态,世上万物都有各自的个性。可我们常会看到,有些舞姿好像在哪里见过面。哦,对了,就是课堂教学中的那一套,或是在某一舞蹈中曾被观众掌声批准过的那几下。陈规旧套到处沿用,有心的观众看了摇头。 法国著名作家左拉曾经批评某些人搞创作时,写得颇为干净利落,文法也没有错,但他们的不幸在于没有个性表现,这便使他们永远落于平庸。现在我们有些舞蹈作品,从整体看,在题材、主题、处理手法上是有新的突破。可是人们对一个舞蹈作品的元素舞蹈语言上应有的个性表现,却没有足够重视。 舞蹈语言是由一个或几个舞蹈动作组成的。它通过演员的形体形象地呈现在人们的视觉之中。以生活为源泉的舞蹈语言,要想真实又艺术地表现作品的立意,就必须富有个性。而要创造富有个性的舞蹈语言,舞蹈家与一切热爱舞蹈的人们就要有不断革新的勇气。 生活中,人们以其特有的个性活动着、表现着:张三站立如亭亭玉树,行走犹风送落叶;李四挥手如霹雳,抬脚似踢月;王五动如脱兔,稳若泰山;赵六举止无棱角,话语淡如水,但性格内在、深沉,个性的突发也可能如电石火花稍纵即逝……只要我们在生活的长河中沉下去,就可从其深处摸到浮面无法见到的珍品。将生活的胚胎加以艺术雕琢,就不难使一个个孕育着个性的舞蹈语言应运而生。 舞蹈语言是很讲究美的,但这种美不能以口白来比喻,不能用歌唱来叙述。艺术大师、雕塑家罗丹说得好:“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摩多外形上丑陋异常,但经维克多·雨果之笔,这个钟楼怪人的善良性格跃然纸上。电影中扮演卡西摩多那个演员的形体动作也是那么粗俗笨拙,但人们却将他与吉普赛舞蹈家艾丝梅拉达的优美舞姿相提并论——因为观众的眼光看见了外形下透露出来的性格美。一个舞蹈作品中,有的舞蹈语言孤立地看起来很可能不太美,但只要它是表达角色个性的,我们整体地看,与舞蹈要完成的*高任务联系起来看,一定会比外在的、粗浅的美要重要得多、感人得多。 有人认为,同样动作组成的舞蹈语言,在不同的剧情和舞蹈中可以有不同的性格。可是,成功的舞蹈语言只要放在不同作品之中,就自然有了个性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人的语言是有个性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有人讲话阴阳怪气,也有人讲话耿直爽朗。如果我们的舞蹈语言成了“天地良心”“八大动作”一类的套路,是不会引起观众强烈共鸣的。也不能设想,成功的舞蹈语言在不同舞蹈的不同角色中都用,会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同样,一个角色如果在不同外界的刺激与各自心理的反射下,都照搬课堂教学那一套,只能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 打开记忆的闸门,舞台与屏幕上被人称道的一些优秀舞蹈,其舞蹈语言均无干人一面之弊,而具清新之妙。驰名中外的舞剧《丝路花雨》,其舞蹈语言被誉为别具一格的“敦煌舞”,编者不沿袭前人,而从“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敦煌壁画中得到启示,经过加工提炼,又结合我国古典舞蹈素材,精心设计而成。首届全国舞蹈比赛中的《希望》《海浪》等优秀舞蹈,调动整个人体的表现力,改变了过去舞蹈动作主要局限在举手投足的习惯,充分运用了表现的空间,小从人体一块块隆起的肌肉、一个个生动的眼神,大至地面动作、躯干动作的力度、幅度、速度的变化,一扫陈规旧套的羁绊,解放了舞者的人体。观众耳目一新,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舞蹈语言要有个性,还必须对舞蹈的传统程式敢于革新。舞蹈的传统程式,是前辈智慧的结晶,是一笔丰富的艺术遗产,但绝不应该使它成为舞蹈艺术发展的桎梏。舞蹈的先驱者总是重视不断革新。新的时代要求有新的舞蹈,新的舞蹈要有新的形式。舞蹈语言不从旧的规格程式中挣脱出来,不可能具有真正的个性,也不能满足新一代观众的欲望。时代变了,人们的生产工具、生活习惯乃至情感表达的方式也起了变化。古典舞中对闺门“行不动裙、笑不露齿”的要求,现代女性是无法接受的,“射雁”这个从古代武士拈箭开弓演变而来的身段,如套用在手持现代化兵器瞄准射击者的身上,恐不妥当。 生活如母亲,以醇美的乳汁哺育着我们的舞蹈艺术,现代舞的崛起给我们吹来了异国的清香,民间舞、古典舞又以它深厚的根柢奠定了我们攀高峰的阶石,让我们舞蹈语言的个性得到更充分的表现吧,新舞蹈将属于酷爱舞蹈、勇于探索、坚持实践、不折不挠的追求者! 原载《光明日报》1981年3月8日 P31-33

吴露生自选集:舞蹈·人文世界的追忆 (精装) 作者简介

吴露生,研究馆员,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或文集、专著中已发表了三百五十余万字。先后出版的代表性专著有:《寻觅舞蹈》《中国舞蹈》(1998年第1版,2017年修订版)、《中华舞蹈志·浙江卷》(主编)、《群众文化学》(合著)、《中国舞蹈词典》(合著)、《当代中国词库》(合著)、《浙江舞蹈史》等。多有论文、著述入选中央电大及北京舞蹈学院教材与《舞蹈学研究》《舞蹈家论舞蹈》《世界遗产》等文集、专刊。曾获得国家文化部科研成果金奖、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文艺集成编纂成果一等奖、WCPS世界生产力(中国)科学成果奖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记功表彰“专家特别贡献奖”、首届浙江省精神家园守护者荣誉奖、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数十次担纲国内、国际大型活动与晚会的总策划与总导演。作为总导演、艺术总监与所在艺术团一起出访过澳大利亚、捷克、法兰西、意大利等国家。总导演及编排的节目曾在法国第62届第戎国际民间艺术节、法国瓦隆第23届国际民间艺术节、意大利阿尔贝洛第34届国际民间艺术节上获艺术节组委会**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