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古代史书叙事的风格——从班荀二体到范袁二家

中国古代史书叙事的风格——从班荀二体到范袁二家

作者:朱露川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3-01
开本: 32开 页数: 360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68.6(7.0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古代史书叙事的风格——从班荀二体到范袁二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800691
  • 条形码:9787522800691 ; 978-7-5228-0069-1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古代史书叙事的风格——从班荀二体到范袁二家 内容简介

中国史学为何重视叙事?中国史学如何影响中国叙事传统?本书立足中国史学关于“叙事”之术语、概念、命题的提出与运用,以相互关联的四部史学名著——《汉书》、《汉纪》、《后汉纪》、《后汉书》为分析对象,从中国古代史学主干之皇朝史的叙事经验,窥探中国古代史书叙事重“事”、主“人”、寻“美”、用“意”之紧密结合的突出风格,揭示中国古代史书叙事之理论反思的路径和主流。

中国古代史书叙事的风格——从班荀二体到范袁二家 目录

引言001

**章从中国古代史学的话语体系出发001

一问题的提出001

二史书叙事概念群的初步形成005

三“善叙事”是“良史之才”的标准008

四“文直”“事核”是史书叙事的基础011

五史书叙事与揭示“事理”相得益彰015

第二章述者相效:变动中相联系的叙事格局020

**节史学理论家提出的命题及其启示021

一从“班荀二体”到“范袁二家”021

二治汉史之风与“汉书学”的盛行024

三编年、纪传均可为“史之正用”028

第二节“班荀二体”开创的叙事格局031

一皇朝史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史学条件031

二《汉书》奠定的皇朝史叙事格局037

三《汉纪》改变《汉书》的叙事面貌044

附荀悦《汉纪》书年辨误三则049

第三节“范袁二家”叙事形态的变迁055

一《后汉纪》发展《汉纪》的内部结构055

二《汉书》《后汉纪》直接影响下的《后汉书》058

小结062

第三章裁成汉典:皇朝史书事体要的确立065

**节皇朝史叙事之“事”的品格066

一聚焦“国之大事”的书事原则066

二“博闻”而能“从善”的采撰理念070

三“切于世事”的载文标准073

第二节皇朝史叙事之“事”的范围078

一“包举一代”史事的《汉书》078

二以“五志”立成国典的《汉纪》082

三以“弘敷王道”为主线的《后汉纪》088

四“正一代得失”动力下的《后汉书》091

第三节皇朝史叙事之“事”的采择096

一从“涉猎广博”到“存其大体”096

二“号为精密”和“博采众书”105

三由载文形成的文本关联112

小结117

第四章观其名迹:历史中的人如何“走进”历史叙述119

**节类编纂法在“两汉书”中的多维运用121

一类编纂法的历史渊源121

二“以类相从”的设传原则124

三类叙法的产生及其应用127

四清人论类叙法的启示131

第二节类编纂法由纪传入编年的路径136

一“连类列举”的叙事结构136

二“各以类书”的记人方法141

三类编纂法的逻辑限定146

第三节人物群像:皇朝史叙事的着力处148

一以人才群体考察政治兴衰148

二两汉开国功臣的不同命运152

三逸民和节士引领的社会风尚157

四谏官与党人的殊途同归162

小结165

第五章述序事理:史家主体意识的积极彰显167

**节光扬大汉:皇朝意识引领下的“实录”追求169

一两汉之际的一种“智识”169

二“汉承尧运”的权威化172

三从“人心厌汉”到“民皆思汉”177

四“明章之治”背后的危机182

第二节谋有所用:借史书叙事实现“献替”之志186

一从“献替”之志到“立典五志”186

二释“省约易习,有便于用”190

三“未尝效一言于操”的坚守194

第三节扶明义教:“名教”观念在史书叙事中的运用197

一自然化的“名教”观念197

二“因前代遗事”以维护皇权203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名教”标尺206

第四节以意为主:不得志的范晔如何“转得统绪”210

一“以意为主”的落脚点210

二“不得志”的范晔214

三一个世族史家的“自得”217

小结224

第六章美的追寻:皇朝史叙事的审美品格226

**节史书叙事的审美自觉227

一《史通·叙事》提出的问题227

二“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229

三“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工”231

第二节《汉书》叙事的雅正之风233

一“函雅故”的审美倾向233

二“正文字”的时代要求239

第三节追求“其词不流”的《后汉书》245

一从“文赡事详”到“详简得宜”245

二“其词不流”的理想之境251

第四节“两汉纪”叙事之美的呈现256

一“辞约事详,论辩多美”的《汉纪》256

二一时“文宗”袁宏的史文之美261

小结268

结语270

附录纪事本末体的确立与中国古代史书叙事发展的新阶段278

主要参考文献313

作者研究“叙事”问题的已刊文章332

后记334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史书叙事的风格——从班荀二体到范袁二家 作者简介

朱露川(1991—),女,汉族,中国史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专业(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开设《中国史学史》《史学传统的现实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课程,曾获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古代史学与史学理论。作者近年对中国史书叙事的传统和理论进行史论结合和跨学科的专题式研究,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叙事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摘。“中国史书叙事传统”连载多篇被全国多所重点中学选为教学资料。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各1项,参与211工程、教育部重大项目、马工程教材编纂等重要课题多项。合作出版首部探讨隋唐史学批评的专著《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深入 隋唐时期》(多卷本《中国史学批评史》第3卷),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