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新石器时代纺轮再研究

中国新石器时代纺轮再研究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45.8(5.2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新石器时代纺轮再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8093618
  • 条形码:9787518093618 ; 978-7-5180-9361-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新石器时代纺轮再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在大量阅读文献、实物考证及结合民族学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设计学、物理学和纺纱学基础知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寻:
一章绪论部分通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论述理清思路。
第二章对制绳工具及绳的功用进行了解析。
第三章按照发现纺轮和织物的时间脉并对纺轮材质、形状的种类、纺轮形状设计的要点和新石器时代纺轮纺出纱线的直径大小等进行了统计。
第四章说明了各文化阶段纺轮的特点和纺轮发展演□的轨迹。
第五章运用分析了纺轮材料、形状、直径、质量等□化的原因。。
第六章揭示了纺轮向环锭纺的演□历程。
第七章对现代纺纱技术的创新及发展进行了展望。

中国新石器时代纺轮再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的纺轮形制数据及图片信息为基础,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实验验证及对比分析,分别对纺纱工艺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原始纺轮的诞生、发展和纺纱特点及纺轮在现代纺纱系统中的演变进行系统的学术研究,对纺轮发展规律、演变动因、原始纺纱技术水平进行数据与理论分析。
本书是一本以工学研究为基础,以史学论证为辅助的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专著,可供纺织技术史专业相关师生及研究者使用。

中国新石器时代纺轮再研究 目录

**章 原始纺及纺轮的诞生
**节 纺轮出现前的原始”纺”2
一、 “纺”的方法2
二、瓦片与棍棒9
三、 绳的功用10
第二节 纺轮的出现 14
一、 长杆缺点的凸显15
二、 带孔重物的利用15
三、 纤维劈分技术的提升 16
四、 人类的迫切需求16
五、 复合工具应用的启发16
六、 考古发掘的纺轮18
第三节 纺轮的主要部件20
一、 纺轮20
二、 捻杆20
第四节 纺轮纺纱的原理与方法21
一、 纺纱原理21
二、 纺纱方法22
本章小结23
参考文献 24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的纺轮与织物
**节 新石器时代的纺轮30
一、 新石器时代中期32
二、 新石器时代晚期偏早阶段35
三、 新石器时代晚期偏晚阶段50
四、 其他72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纺轮的特点75
一、 新石器时代纺轮材质75
二、 新石器时代纺轮的形状77
三、 新石器时代纺轮的纹饰79
四、新石器时代纺轮的直径、厚度和孔径83
第三节 陶纺轮形制的发展83
一、 陶纺轮形状的发展83
二、 陶纺轮直径的发展规律85
三、 陶纺轮厚度的发展规律88
四、 陶纺轮孔径的发展规律91
五、 陶纺轮直径与厚度的关系92
六、 陶纺轮直径与孔径的关系93
七、 陶纺轮孔径与厚度的关系93
八、 陶纺轮捻杆与纺轮的质量比93
九、 各文化阶段代表型纺轮96
第四节 纺轮在湖北地区的发展与规律97
一、 湖北地区纺轮形状的发展与规律98
二、 湖北地区纺轮直径的发展与规律99
三、 湖北地区纺轮厚度的发展与规律101
四、 湖北地区纺轮孔径的发展与规律102
五、 湖北地区纺轮直径和厚度的关系102
六、 湖北地区纺轮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103
本章小结106
参考文献107
第三章 纺轮发展演□的原因分析及纺纱实验验证
**节 狭义设计概念114
一、 造物的动因114
二、 造物的过程115
三、 造物的结果116
第二节 纺轮的运动特点116
一、 转动轨迹116
二、 转动速度与时间关系117
三、 定轴转动特性118
第三节 纺轮材质、形制□化对纺轮纺纱的影响119
一、 纺轮材质对其纺纱的影响119
二、 纺轮形状(质量分布)对其纺纱的影响125
三、 纺轮质量大小对其纺纱的影响129
四、 纺轮直径大小对其纺纱的影响131
第四节 纺轮纺纱验证132
一、 实验材料132
二、 实验方法134
三、 实验仪器135
四、 实验目的135
五、 实验结果135
六、 实验分析和讨论140
第五节 新石器时代纺轮纺纱水平142
一、 从考古发掘看新石器时代纺纱水平142
二、 从复原实验看新石器时代纺纱水平151
本章小结153
参考文献154
第四章 纺轮到环锭纺技术的传承与演□
**节 纺轮、纺车、走锭纺、环锭纺纺纱161
一、 纺轮纺纱161
二、 手摇纺车纺纱163
三、 走锭纺纺纱165
四、 环锭纺纺纱167
第二节 牵伸的传承与演□169
一、 牵伸工艺的传承与演□169
二、 牵伸机构的传承与演□172
第三节 加捻的传承与演□173
一、 加捻工艺的传承与演□173
二、 加捻装置的传承与演□176
第四节 卷绕的传承与演□178
一、 卷绕工艺的传承与演□178
二、 卷绕装置的传承与演□179
第五节 导纱器的传承与演□180
第六节 纺纱发展展望181
本章小结183
参考文献183
展开全部

中国新石器时代纺轮再研究 作者简介

饶崛,女,东华大学博士,武汉纺织大学讲师,研究领域为古代纺织材料与技术,纺织工程。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省级项目3项,2项结题,一项在研。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