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证治纲要

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证治纲要

作者:周晓虹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5-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44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66.6(7.0折) 定价  ¥2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证治纲要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2605218
  • 条形码:9787302605218 ; 978-7-302-60521-8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证治纲要 本书特色

外感热病,统寒温于六经;证治纲要,驱温疫救黎民。

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证治纲要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三阴三阳理论,对六经理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运用《内经》等经典理论考证了卫气营血(三焦)理论和寒温纷争的历史,并分析了寒温之争的原因以及对外感热病目前存在的几种主要辨证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各种辨证方法可统一于六经辨证;系统论述了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以及外感热病的发病;提出了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理论:外邪入侵,首先侵犯六经所属脏腑之虚处,故脏腑在表之营卫必应之,天人合一则病有寒化热化之别(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正胜邪则病退,邪胜正则病进,邪气因而入里,脏腑在里之气血必应之,邪正相争则病有寒化热化之分(阴虚则热,阳虚则寒),故外感热病的寒温走向不仅仅与外邪的寒温属性,更取决于人体的三阴三阳体质;本书确立了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一纲一目,一辩一用”的辨证方法,即以六经三阴三阳所属脏腑为纲,统一辨证方法;以四时为目,节气为别,参以运气,审证求因;以卫气营血为辩,确定病理变化;以八纲为用,辨别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在综合历代名医经验的基础上吸取了当今诸多名家六经辨证论治经验,补充和完善了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证治纲要。

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证治纲要 目录

目 录 上 篇 **章 六经理论源流3 **节三阴三阳理论 4 一、三阴三阳起源 4 二、三阴三阳含义 6 三、三阴三阳开阖枢 8 四、三阴三阳论时间空间 10 五、三阴三阳论自然六气11 六、三阴三阳在《黄帝内经》中的应用 12 七、三阴三阳理论小结 34 第二节六经实质探讨 35 一、清代前研究概况 36 二、民国至今研究概况 41 三、六经实质探讨小结 58 第二章 卫气营血理论考论65 **节卫气营血源流 66 一、卫气 66 二、气75 三、营气86 四、血94 第二节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析疑 111 一、对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发生争议的流派 111 二、争议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流派的析流 116 第三节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剖析120 一、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中温病的概念121 二、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中温病的病因123 三、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中温病的传入途径及部位124 四、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中温病初犯部位的病机证治125 五、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中温病的传变规律126 六、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剖析小结 127 第三章 外感热病寒温统一考论129 **节外感寒温统一源流考论130 一、秦汉时期寒温合论,统称外感热病130 二、晋唐时期寒温争鸣初露端倪140 三、宋金元时期伤寒温病逐渐分化,寒温之争进一步加剧142 四、明代温病理论开始成熟,伤寒范围受到限制,寒温之 争自此甚嚣147 五、清至民国,温病鼎盛,伤寒复苏,寒温融合兴起,寒 温交争激烈148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温病学一统天下,寒温 统一深度融合161 七、外感热病寒温统一考论小结171 第二节外感热病寒温纷争原因分析174 一、伤寒温病概念之争174 二、伤寒温病病因之争179 三、伤寒温病发病过程之争184 四、伤寒温病的证治争议多,方药互补争议少190 五、外感热病寒温纷争原因小结197 下 篇 第四章 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论的构思201 **节构建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论的依据 202 一、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是学科发展的需要202 二、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理论产生的必要性204 三、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理论构建的可能性205 四、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辨证体系的内涵与外延205 第二节外感热病的概念和范畴207 一、外感热病的概念207 二、外感热病病名范畴和病名命名209 第五章 外感热病的病因与发病225 **节外感热病的病因 226 一、外感热病的外因226 二、外感热病的内因238 第二节外感热病的发病246 一、发病因素247 二、感邪途径249 三、发病规律250 第六章 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辨证方法257 **节如何统一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三焦)辨证 258 一、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内在联系,是统一三 个辨证理论的客观基础258 二、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可统一于六经所属脏腑 辨证259 第二节一纲:以六经所属脏腑为纲,统一辨证方法262 一、六经合脏腑辨证的理论渊源263 二、六经所属脏腑辨证的临证模式268 第三节一目:以四时为目,节气为别,参合运气,审证求因272 一、以四时为目273 二、以节气为别274 三、参合运气以变通275 四、审证求因,确定病因276 第四节一辨:以卫营气血为辨,确定病理变化281 一、六经卫营气血的生理病理281 二、六经卫营气血辨证284 第五节一用:以八纲为用,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305 一、六经辨证,首辨阴阳305 二、六经辨证,必分表里306 三、六经辨证,应分虚实308 四、六经辨证,当知寒热309 五、六经辨证以八纲为用的证治 311 第七章 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证治纲要317 **节外感伤寒类热病六经提纲318 一、太阳病提纲318 二、阳明病提纲320 三、少阳病提纲323 四、太阴病提纲325 五、少阴病提纲327 六、厥阴病提纲330 第二节外感伤寒类热病六经证治纲要334 一、太阳病证334 二、阳明病证340 三、少阳病证351 四、太阴病证356 五、少阴病证363 六、厥阴病证370 第三节外感温病类热病六经提纲386 一、太阳病提纲386 二、阳明病提纲387 三、少阳病提纲389 四、太阴病提纲391 五、少阴病提纲392 六、厥阴病提纲395 第四节外感四时六气类热病六经证治纲要397 一、外感风温397 二、外感春温400 三、外感暑温402 四、外感暑湿404 五、外感湿温405 六、外感伏暑408 七、外感秋燥409 八、外感大头瘟 411 九、外感烂喉痧412 第五节外感疠气类热病六经证治纲要413 一、外感风疹413 二、外感麻疹413 三、外感温热疫416 四、外感暑热疫417 五、外感湿热疫418 六、疟疾420 参考文献423
展开全部

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证治纲要 作者简介

周晓虹主任曾荣获“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先后担任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诊协作组江苏分组副组长、卫生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中医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心病学会常委。发表《临证贵在知常达变》等学术论文30篇,主编和参编《心肌梗死的中西医预防和治疗》等学术著作3部。近40年来,周主任已阅读了1800多部古今医书,征集了3千多个民间单方验方,且十分重视太极、阴阳、三才、五行、六经、八卦等传统哲学和医学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以“六经理论”统一中医学中存在的各种学说。临证以“六经统病”立论,提出了以“六经寒温统一论”治疗外感热病,确立了以“六经虚实统一论”治疗内科疑难杂病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中医诊疗体系,所治病人遍布国内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