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信息检索与利用(第四版)

信息检索与利用(第四版)

作者:邓发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6-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56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7.9(7.0折) 定价  ¥3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信息检索与利用(第四版) 版权信息

信息检索与利用(第四版)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信息素养、信息资源、信息检索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以及各种常用检索工具的检索方法与技巧,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图表、思考与训练、研讨与训练、基于检索技巧的提示等,图文并茂,便于教学与阅读。

信息检索与利用(第四版) 目录

目录
第1章 信息与信息素养 1
1.1 信息、知识、文献、情报、数据和事实 1
1.1.1 信息 1
1.1.2 知识 1
1.1.3 文献 2
1.1.4 情报 2
1.1.5 数据和事实 3
1.1.6 信息与知识、文献、情报的关系 3
1.2 信息分类 4
1.2.1 根据文献出版的形式和特点区分文献类型 6
1.2.2 按生产加工层次划分 10
1.2.3 各种不同类型文献的关系与对比 11
1.3 信息素养 13
1.3.1 信息素养的概念 13
1.3.2 信息素养的作用 14
1.3.3 信息素养框架 15
1.4 信息安全与信息识别 16
1.4.1 国家信息安全 17
1.4.2 商业秘密保护 18
1.4.3 个人信息隐私保护 19
1.4.4 信息识别 19
1.5 学习信息检索的目标与方法 22
1.5.1 学习信息检索的目标 22
1.5.2 学习信息检索的方法 23
第2章 信息检索及技术 26
2.1 信息检索概述 26
2.1.1 信息检索的原理 26
2.1.2 信息搜索与检索 27
2.1.3 信息检索与类型 27
2.1.4 信息检索方法 28
2.2 文献特征、检索语言与检索途径 30
2.2.1 文献特征 30
2.2.2 检索语言 31
2.2.3 常用检索途径 34
2.3 检索工具、数据库与检索系统 36
2.3.1 检索工具 36
2.3.2 数据库 38
2.3.3 检索系统 40
2.4 计算机检索技术 44
2.4.1 布尔逻辑检索 44
2.4.2 截词检索 45
2.4.3 字段检索 45
2.4.4 词位置检索 46
2.4.5 加权检索 47
2.4.6 检索式 47
2.5 检索词的选取 48
2.5.1 检索词的选取原则 48
2.5.2 检索词的选取方法 49
2.5.3 检索词的选词要点及技巧 50
2.6 信息检索的需求分析 53
2.6.1 信息需求所涉及的通用问题 53
2.6.2 用户特征所导致信息需求差异 53
2.6.3 不同阶段的信息需求差异 54
2.6.4 信息需求类型和文献类型的对应关系 54
2.6.5 信息需求与信息检索的对应关系 55
2.6.6 特定信息的需求 55
2.7 检索流程 56
2.8 检索效果评价 58
2.8.1 检索系统的检索效果 59
2.8.2 用户的检索效果 59
第3章 开放网络资源 62
3.1 网络资源概述 62
3.1.1 网络的基本知识 62
3.1.2 网站 64
3.1.3 网络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67
3.2 网络资源使用工具一搜索引擎 67
3.2.1 搜索引擎原理与分类 68
3.2.2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71
3.2.3 主要搜索引擎的介绍 75
3.2.4 学术搜索引擎介绍 77
3.3 网络资源使用技巧 78
3.3.1 使用网络资源思维方法技巧 78
3.3.2 使用网络资源的途径技巧 80
3.3.3 信息检索委托与求助 81
3.3.4 查找国外网站和资料技巧 84
3.4 网络常见开放资源 84
3.4.1 政府信息资源 84
3.4.2 专业或行业网络资源 86
3.4.3 学习与课程信息资源 87
3.4.4 购物信息资源 92
3.5 网络免费学术资源 95
3.5.1 开放获取资源 95
3.5.2 免费电子图书 96
3.5.3 免费数据库资源 97
第4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 100
4.1 图书馆概述 100
4.1.1 图书馆的发展历史 100
4.1.2 图书馆的功能与服务 101
4.1.3 我国图书馆的类型 101
4.1.4 图书馆对大学生的意义 103
4.1.5 我国重要的图书馆平台介绍 103
4.1.6 国外主要的图书馆平台介绍 107
4.2 图书馆纸质资源的利用 107
4.2.1 馆藏和馆藏目录 107
4.2.2 馆藏目录检索 108
4.2.3 联合目录检索 111
4.3 主要中外商业数据库的利用 112
4.3.1 主要中文数据库介绍 112
4.3.2 电子资源使用常用流程 125
4.3.3 电子资源个性化服务 131
4.3.4 主要电子资源使用举例 132
4.4 图书馆发现系统 139
4.4.1 发现系统概述 140
4.4.2 发现系统的特点 140
4.4.3 常用中文资源发现系统 141
4.4.4 常用外文资源发现系统 142
第5章 数据和事实检索 146
5.1 数据检索 146
5.1.1 数据线索检索 146
5.1.2 科学数据检索 146
5.1.3 调查数据检索 153
5.1.4 统计数据检索 155
5.1.5 网络大数据检索 160
5.1.6 其他数据资源 163
5.2 事实检索 163
5.2.1 参考工具书与传统检索工具比较 164
5.2.2 字典、词典 164
5.2.3 百科全书 166
5.2.4 年鉴 167
5.2.5 手册 168
5.2.6 名录 168
5.2.7 表谱 169
5.2.8 类书 169
5.2.9 政书 170
5.2.10 图录 170
5.2.11 物化数据 170
第6章 特种文献检索 171
6.1 专利 171
6.1.1 专利知识概述 171
6.1.2 专利检索 175
6.1.3 专利检索工具 176
6.1.4 专利检索技巧 188
6.1.5 专利检索分析 188
6.2 标准 191
6.2.1 标准知识 191
6.2.2 纸本标准资源检索 193
6.2.3 网络标准资源检索 193
6.2.4 标准数据库检索 195
6.2.5 标准获取的其他途径 196
6.3 学位论文数据库 196
6.3.1 PQDT Global全球博士/硕士论文数据库 197
6.3.2 本校学位论文检索与获取 197
6.3.3 国外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 197
6.3.4 免费学位论文检索 198
6.4 会议论文数据库 199
6.5 科技报告检索 199
6.5.1 科技报告检索特点 199
6.5.2 科技报告检索途径 200
第7章 信息检索应用 202
7.1 创新创业的信息检索与利用 202
7.1.1 创新资源与项目的选择 202
7.1.2 创新创业项目的市场调查 203
7.1.3 创新创业政策扶持 205
7.1.4 全国性创新创业大赛 206
7.2 考研信息检索与利用 206
7.2.1 查找报考学校和专业问题 207
7.2.2 检索导师信息 208
7.2.3 考研复习资料检索 209
7.3 就业信息检索与利用 211
7.3.1 就业信息获取方式与渠道 212
7.3.2 企业信息检索的内容与途径 213
7.3.3 就业信息的查找与利用 218
7.4 留学信息的检索与利用 219
7.4.1 留学信息检索技巧 219
7.4.2 留学信息参考网站 220
7.5 公务员考试信息检索与利用 222
7.5.1 报考和录取阶段信息获取 222
7.5.2 复习备考阶段信息获取 222
7.5.3 选调生与参军 223
第8章 信息检索在科研与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226
8.1 科技论文概述 226
8.1.1 科技论文的种类和特点 226
8.1.2 科技论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227
8.1.3 科技论文的格式和要求 228
8.2 学位论文与学术论文选题 229
8.2.1 课题来源 229
8.2.2 课题的初步分析与确立 230
8.2.3 本科学位论文选题 232
8.2.4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 232
8.3 论文写作各个阶段的信息检索要点 233
8.3.1 课题实验或设计初始阶段 233
8.3.2 课题实验或设计中间阶段 233
8.3.3 论文撰写与完成阶段 234
8.3.4 论文发表阶段 234
8.3.5 各阶段检索重点对比 235
8.4 文献综述的检索与撰写 236
8.4.1 文献综述的特点 236
8.4.2 文献综述与文献分析 236
8.4.3 总结归纳 238
8.4.4 综述参考文献检索 239
8.5 写作与学术规范 240
8.5.1 写作规范 240
8.5.2 引用规范 240
8.5.3 学术规范 241
附录本书使用方法推荐 244
参考文献 246
展开全部

信息检索与利用(第四版) 节选

第1章信息与信息素养 在现代网络环境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是否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否有效地获取、利用所需信息,正逐步成为衡量高素质人才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重要标准。 1.1信息、知识、文献、情报、数据和事实 1.1.1信息 在我国,“信息”一词*初来源于南唐诗人李中《暮春怀故人》一诗:“梦断美人沈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不过古人所说的“信息”是指音讯、消息。 而《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信息”泛指一切音信和消息。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认为:信息是我们用于适应外部世界,并且在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知的过程中,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信息论创始人香农认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日本有学者从英语词源上分析了信息(Information),认为:in是接收到消息,formation是整理成章。也就是说,信息是把不明确的事物弄清楚后,整理成章传递给需要的人。英国学者阿希贝认为:信息的本性在于事物本身具有变异度。 国内学者陈原认为:信息是被一定方式排列起来的信号序列,是意义的载体。 “信息”一词的定义之所以如此多样化,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信息本身的复杂性;信息科学的新兴性,并且有诸多的学科分支;定义信息的角度不同。 信息是我们的一个生存环境,我们吸收信息的内容和层次决定了我们的水平和层次,我们吸收与获得信息的层次越高越准确,我们的思考方式与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就越准确,收获越多,这也就是我们需要不断扩展自己认知和境界,积极去获取高质量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但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发布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这必然导致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面对眼花缭乱的海量信息,如果处置不当,甄别不明,就会导致可怕的“信息致盲”。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就变成一门学问。 1.1.2知识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知识"(Knowledge),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是对某个主题确信的认识,并且这些认识拥有潜在的能力,为特定目的而使用。从信息角度看,知识源于表征事物属性和事物间关系的各种信息,成于各种信息的集合或有序化。 迈克尔 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提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知识,即能够被人类以一定符码系统(*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旗语等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另一种是隐性知识,其与显性知识相对,是指那种人类可以感知但难以表述的知识。 塞缪尔 约翰逊(Samuel Johnson)将知识分成两类:一类是人类要掌握的学科知识,另一类是要知道在何处获得有关知识的信息。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将知识分为三类:①Know-What,指关于事实的知识;②Know-Why,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形成于专门研究机构和大学等;③Know-How,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企业的技术情报和商业信息归入这一类信息。 个体的知识既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探索,又来源于其他个体(包括前人)的知识。因此,必须阅读科学文献,掌握有关的思想、事实、理论和方法等信息,才可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综合和研究,才能有所创新。 在何处去获得知识是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要了解一门知识的分布结构。它掌握在哪些权威机构和个人手中?它的存在形态是教材、期刊、专利、视频,还是其他方式?它的获取途径是什么? 1.1.3文献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文献”(Document)泛指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这就是说,文献具有两个要素:其一,知识内容,未记录知识的空白纸张、空白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不能算是文献,胡乱涂写、存储的无实质知识内容的非空白纸张、磁带、磁盘、光盘等也不是文献;其二,物质载体,存在于人脑中或人们口头传播的知识,也不能算是文献。 记录知识的物质载体,既包括古代的甲骨卜辞、金石简牍、帛书卷轴、手抄文稿、书画文物、线装古籍等,也包括近、现代的印刷书刊、文书档案、电影胶卷、缩微胶片、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磁盘、光盘等。文献信息和载体,既具有不可分割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也就是说,信息内容不会因为载体形式的改变而改变,不同的信息载体可以传播同一内容的信息。 文献是个体对知识的记录和传承,它的效用和准确性取决于个体的认识水平、立场观点、思考方法和时代因素的差异,所以在检索与利用文献时,要注意它的来源、新颖性和权威性。 记录知识的文献是用文字、图形、视频等符号,而人是符号化的动物,在思考问题和表达观点时,要注意所采用符号和现实所指是否对应。对同一符号的不同理解也是经常争论和混淆的根本原因。 1.1.4情报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情报”(Intelligence)特指战时关于敌情的报告。通常所说的情报是指运用一定的载体,传递给特定用户,用以解决科研、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的特定知识和信息。 情报是知识的有序化与激活。它的内核是信息,是信息的集合(知识)。杂乱无章的信息显然不是情报;再重要的信息也必须经过传递才有可能成为情报。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关于技术、经济的“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Ugence)受到高度重视。实际上,竞争情报的实质是组织(企业、团体乃至国家)为赢得竞争优势所需要的具有对抗性的重要信息。 1.1.5数据和事实 数据(Data)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数据可以是连续的值,如声音、图像,称为模拟数据;也可以是离散的,如符号、文字,称为数字数据。它不仅指狭义上的数字,还可以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文字、字母、数字符号的组合,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也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例如,“0,1,2, ”“阴、雨、下降、气温”“学生的档案记录”“货物的运输情况”等都是数据。数据经过加工后就成为信息。 信息与数据是不可分离的。数据是原始事实,而信息是数据处理的结果。数据中所包含的意义就是信息,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运用与解算,即使是经过处理以后的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就本质而言,数据是客观对象的表示,而信息则是数据内涵的意义,不同知识、经验的人,通过对同一数据的理解,可得到不同信息。 大数据(Big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数据是信息的原材料,而信息是有组织的数据,受组织者的观察点和观察框架影响。因此数据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更强,也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所以在研究、写作和表达意见时尽量多采用数据。 1.1.6信息与知识、文献、情报的关系 宇宙间时时刻刻都在产生着信息,人们正是通过对不同信息的获取来认识不同事物的,并由此生产新的知识。知识是经人脑思维加工而成的有序化的人类信息;文献则是物化了的知识记录,是人们所认知并可进行长期管理的信息;情报是人们为解决特定问题而活化了的更为高级、更为实用的知识。情报蕴含在文献之中,但并非所有文献都是情报,而所有情报都是知识。文献又是储存并传递知识和信息的介质,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一种包含关系,如图1-1所示。 简单地说,知识是系统化的信息;文献是静态记录的知识;情报是动态传递的知识。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信息>知识>情报。文献和情报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有所交叉。 信息的生命过程中有两次转化:一是信息转化为知识、文献和情报;二是知识、文献和情报转化为信息。 图1-1信息、知识与文献的关系示意图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本身运动的记录,是信息的原材料;信息是知识得以形成和传播的中介;知识是对信息的理解与认识;智慧是对知识的合理运用;所以信息不完全是知识,知识也不完全产生智慧,没有经过自我思考与消化的信息和知识无法自行凝练为个体的智慧。信息、知识、文献与智慧的关系如图1-2所示。 信息需要被思考、挖掘与利用,才能转化为有价值的情报,转化为指导实践的智慧。这才是更重要的。 【案例1-1】国家统计局每个月都要公布国民经济运行数据(信息);如果经济数据连续下滑,国家就可能采取经济刺激措施(知识);综合各种观察,假如本月数据可能继续下降(情报);企业提前调整经营与投资策略,等待经济刺激措施出台(情报转换为决策)。 思考与讨论:如何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如何从数据、事实中提取出对自己和企业有用的情报?前者需要将知识吸收与内化并与实践结合,后者必须经过长期观察与经验积累,这都需要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 1.2信息分类 信息是对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和变化的描述,它所涉及的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并普遍存在,因此信息的种类也是很多的。广义的信息是指人们获取一切的信息,包括人际交流、实物、文献记录等。其各自特点如表1-1所示。狭义的信息仅指记录的信息,即转变为文献的信息等。信息的分类如图1-3所示。 提示:口语信息与体语信息即人际交流信息,它们是人们获取信息*直接、*重要的来源。获取实物信息是人们考察与识别信息的*重要手段,这三种信息在目前网络时代被很多人轻视,这是极不可取的,例如,学习或工作中的疑惑,向老师和同事请教就可能解决。某些广告说得天花乱坠,去实地考察一下就清楚了。 信息的集合和来源构成信息源,信息源不仅包括各种信息载体,也包括各种信息机构;不仅包括传统印刷型文献资料,也包括现代电子型资源。熟悉信息源分布情况,有利于信息用户高效地获取信息。 1.2.1根据文献出版的形式和特点区分文献类型 1.图书 1)定义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对图书(Book)的定义是:凡由出版社(商)出版的、不包括封面和封底在内49页以上的印刷品,具有特定的书名和著者名,编有国际标准书号,有定价并取得版权保护的出版物,均称为图书,包括专著、汇编本、多卷本、丛书等。 2)分类 (1)阅读性图书包括教科书(Textbook)、专著(Monograph)、文集(Anthology)等。它提供系统、完整的知识,有助于全面、系统地了解某一领域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将人们正确地引入自己所不熟悉的领域。 (2)工具书(Reference Book)包括词典(Dictionary)、百科全书(Encyclopedia)、手册(Handbook)、年鉴(Yearbook)等,它提供经过验证、浓缩的知识,是信息检索的工具。图书在各种类型的图书馆有广泛的收藏。 (3)检索用书如以图书形式刊行的书目、题录、文摘等,是供人们查找一定范围内文献线索的出版物。 3)国际标准书号 国际标准书号(ISBN)由多位数字分成5段组成,各段依次是:产品标识编码-地区或语种号-出版商代号-书名号-校验码。书号通常有978的前缀,978称为EAN.UCC前缀,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配产品标识编码,由国际ISSN中心向EAN组织申请,中国的EAN.UCC前缀为978和979,目前使用978。其中地区或语种号:英、美、加、南非等英语区为0,其他英语区为1,法语区为2,德语区为3,日本是4,俄语区为5,中国大陆为7,印度等为8,东南亚地区为9。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