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护理概论(第三版)(中职)

护理概论(第三版)(中职)

作者:余剑珍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9-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76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8.2(8.3折) 定价  ¥4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护理概论(第三版)(中职) 版权信息

护理概论(第三版)(中职)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及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材之一,是根据教育部有关中等职业学校护理教育改革的要求编写的。全书共八章,内容覆盖了中职护理岗位群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力求反映护理学科的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本教材语言生动,版式新颖,很好适合中职院校护理、助产等相关医学专业教学使用。

护理概论(第三版)(中职) 目录

目录
第1章 护理学的发展史(1)
第1节 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1)
第2节 南丁格尔对近代护理学的贡献(5)
第3节 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8)
第2章 护士的素质、角色功能和行为规范(13)
第1节 护士的素质(13)
第2节 护士的角色功能(15)
第3节 护士的行为规范(19)
第3章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护理理论(30)
第1节 护理学的性质和范畴(30)
第2节 护理的基本概念(32)
第3节 护理理论(37)
第4章 护理程序(50)
第1节 护理程序的概念(50)
第2节 护理程序的步骤(51)
第3节 护理病案(61)
第5章 护理伦理(84)
第1节 基本概念(84)
第2节 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与范畴(85)
第3节 患者的权利和义务(91)
第4节 护理道德修养(93)
第6章 护理职业安全与风险防范(99)
第1节 护理职业概述(99)
第2节 护理职业安全(101)
第3节 护理职业风险防范(104)
第7章 护理与法律(113)
第1节 护理立法的意义及基本原则(113)
第2节 护理工作中的守法和用法(116)
第8章 护患间沟通(140)
第1节 护患关系(140)
第2节 护患间的沟通(143)
第9章 病区护理管理(152)
第1节 病区护理管理的特点和内容(152)
第2节 患者管理(154)
第3节 病区环境的管理(155)
第4节 护理质量的管理(158)
第5节 病区的组织行政管理(160)
第6节 病区的业务技术管理(162)
护理概论教学基本要求(165)
参考文献(169)
自测题选择题参考答案(170)
展开全部

护理概论(第三版)(中职) 节选

第1章 护理学的发展史 护理学是医学科学领域中一门运用护理学的理论以及相关知识、技能来促进、维护、恢复人类健康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在人类繁衍、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护理工作在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促进康复及健康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体现出了护理工作的价值和护理人员所作的贡献。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护理学的研究内容、范畴和任务也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 第1节 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案例1-1 刘学生,女,16岁,初中毕业报考了中专护理专业。她在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有点兴奋,进入护校的**天又有点好奇:怎样掌握护理学的相关知识呢? 思考:1.护理学是一门什么学科? 2.护理学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一、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护理学的形成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而逐步从原始初级的简单活动到形成科学理论的高级活动。护理作为人类生存的需要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其发展很慢,经历了自我护理、家庭护理、宗教护理、职业护理而进入近代护理。经过漫长的岁月和前辈的不断努力,直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护理专业,并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远古及古代的医护活动 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生、老、病、死,也就有哺育、扶助、保护与照顾等需求,护理就基于这些需求而产生,其护理方式随当时人们对形成疾病和伤害的原因以及对生命的看法而不同。原始人群在和自然斗争过程中经常有外伤发生,人们使用抚摸、按压或通过简单的舔、吸、吹、抓、揉等动作来解除不适和痛苦。这就是早期的“自我治疗、自我照料”式的医护照顾。 求生存是人类的本能。为抵御天灾人祸,人们逐渐聚居,相互帮助,并按照血缘关系组成以家族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公社,人们开始定居并组成家庭。男人从事渔猎和耕种,妇女负责料理家务和哺育子女,同时担负起照顾家中伤病者的责任。那时人们有伤痛,便留在家中由母亲或妇女给予治疗和呵护,用一些原始的治疗护理方法,如包扎伤口、冷、热泥敷、按摩等为伤病者减轻痛苦。当时医疗、护理不分,并由自我护理进入到家庭护理,形成了原始社会“家庭式”的医疗照顾。 古代人对自然界的变化、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生病原因无法解释,认为人的生死存亡、健康和患病都是神的旨意而无法抗拒,于是产生迷信和宗教,一些巫师也应运而生,他们采用念咒、画符、祈祷、捶打、冷、热水浇浸等方法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与此同时也有些人在祈祷和施巫术之外,应用草药、石针等方法治病。巫术、宗教与医药互相配合运用相当一段时期,医护照顾与宗教和迷信活动长期联系在一起。 公元初年基督教兴起,开始了教会一千多年来对医疗护理的影响。教徒们在传播宗教信仰、广建修道院的同时,开展了医疗、济贫等慈善事业,建立了医院。*初为收容徒步朝圣者的休息站,后发展为治疗精神病、麻风等疾病的医院及养老院。一些献身于宗教事业的妇女,工作闲余参与对老弱病残的护理,是早期护理的雏形,对护理事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影响。 (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医护活动 历史瞬间 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和思想发展的一个时期(14世纪到16世纪),16世纪资产阶级史学家认为它是古代文化的复兴,因而得名。*初开始于意大利,后来扩大到德、法、英、荷等欧洲其他国家。在14、15世纪,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文化上也开始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当时的主要思潮是人文主义,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摆脱教会对于人们思想的束缚,打倒作为神学和经济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极大的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对几千年来上帝创造世界的宗教传说给予致命打击;哥伦布和麦哲伦等人在地理方面的发现为“地圆说”提供无可辩驳的证据;伽利略在数学和物理学方面的创造发明使人们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已引起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人民表现了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在民族形成过程中,逐渐产生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逐步建立民族的统一语言。文艺复兴普遍的表现虽是科学、文学和艺术的高涨,但由于各国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不同,文艺复兴运动在各个国家都带有自己的特征。在意大利,诗歌、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代表人物有诗人但丁和彼特拉克,作家薄伽丘,建筑师伯鲁涅列斯基,画家乔托、波提切利、达 芬奇、拉斐尔、提香,雕塑家米开朗琪罗,音乐家帕莱斯特里娜、拉索。在德国,文艺复兴表现在宗教改革、农民战争、讽刺文学以及科学技术发明等方面。在法国,自由思想和怀疑思想相当发达,代表人物有散文家蒙田和小说家拉伯雷等。在英国,诗歌和戏剧达到空前的繁荣,主要代表为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国家又称之为科学新发现时代。在医学领域里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先驱者,如近代解剖学之祖维萨利亚斯(A Vesalius,1510-1590年);生理学家威廉 哈维(WilliamHarvey,1578-1675年);手术精湛的外科医生阿巴拉斯 帕里(AmbroisePare,1510-1590年)等。医学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的增长,人们逐渐揭开了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对疾病的治疗有了新的依据。但此时护理工作的发展却与医学的进步背道而驰,其主要原因是社会上重男轻女,妇女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教会的腐败,导致宗教改革中很多教会和修道院受到摧毁,医院被迫停办,男女修士离开医院,不再照顾患者;工业革命带动了经济繁荣,使人们更重视现实的利益,参与公益性社会福利事业的人员减少。社会结构的变化,护理工作不再由具有仁慈、博爱精神的人员担任,新担任护理工作的人员常常是那些为谋生又找不到其他工作的人。她们既无护理经验又未经培训,致使护理质量大大落后于迅猛发展的医学科学,护理工作处于停滞阶段,长达200年。 (三)近代护理学的诞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进步,社会对护理的迫切需求以及妇女的解放,护理业务逐渐进步,护理工作的地位有所提高。1836年,德国牧师塞奥多 弗里德(TheodorFlied-ner)在德国凯撒威斯(Kaiserswerth)城建立医院和女护士训练所,招收年满18岁、身体健康、品德优良的妇女,给予专门的护理训练,这就是*早的具有系统化组织的护士训练班。1850年,弗罗伦斯 南丁格尔(FlorenceNightingale)曾在此接受训练。 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在工作实践中开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并使护理工作成为一种职业,同时发展成具有独特护理理论体系的专门学科。 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自南丁格尔创建护理专业以来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护理学科不断变化和发展。从护理学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来看,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一)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此阶段出现于现代护理发展的初期,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使医学科学逐渐摆脱了宗教和神学的影响,各种科学学说被揭示和建立。在解释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上,人们认为疾病是由于细菌或外伤等袭击人体后所引起的机体组织结构改变和功能异常,因此,一切医疗行为都围绕着疾病进行,从而形成了“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指导思想。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协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成为这一时期指导和支配护理工作的基本理论观点。 此时期护理特点:护理已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护士从业前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护理从属于医疗,护士是医生的助手,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执行医嘱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观察病情,照顾不能自理的患者。护理关心的只是人体局部病灶,忽视人的整体性,不能从生物、心理、社会多个层面提供患者健康需求。护理教育类同于医学教育课程,涵盖较少的护理内容,护理研究领域十分局限,护理专业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南丁格尔曾在德国牧师弗利德纳于莱茵河畔的凯萨斯维斯城建立的**所被世界承认的护士学校里学习过两次,写下了长达32页的论文《莱茵河畔的凯萨斯维斯学校》。她详细介绍那所学校的系统正规的教育训练对象是年满18岁、身体健康、品德优良的妇女,课程包括医学、药学,有医院的实习,也有家庭访视,这些深深影响了南丁格尔。南丁格尔经历了克里米亚战争的战地护理,回国后亲自创办的护士学校,对护士的品德培养有严格的要求,亲自制订教学计划与内容,在医学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训上已相当规范,这些影响了全世界。1888年,美国护士E.Johnson在福州开办了我国**所护校,虽然**期只招收了3名学员,然而学校采用正规教材,用英语授课,技术操作培训承袭西方等有关护士教育的方法。革命先烈秋瑾女士翻译过《看护技术》书籍,我国现代护理的杰出人物钟茂芳翻译的《牛津护理手册》已成为当时西方护理学传入中国较早的理论书籍,亦是中国护士学校当时的专用教材。信息在南北传播,人员在省际流动,影响和促进了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从当时的医学发展进程看,护理教育已能满足当时的护理实践需要,护理活动只能是从属于医疗,护士是医生的助手。 (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新的理论、新的学说使医学科学的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系统论、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等许多有影响的理论和学说的相继提出和确立,为人们提供了重新认识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基础。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新的健康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新的健康观,为护理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1955年,美国护理学者莉迪亚 海尔(L.Hall)首次提出了“护理程序”这一概念,用系统论的观点解释护理工作,把科学的方法应用于护理领域,使护理专业有了革命性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相继出现了一些护理理论,提出应重视人是一个整体,即在疾病护理的同时开始注意人的整体护理。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G.L.Engel)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引起了健康科学领域认识观的根本性变革,对所有与健康相关的专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护理从“以疾病为中心”开始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 此时期的护理特点:强调护理是一个专业,医护双方为合作伙伴关系。护士不再是单纯被动地执行医嘱和护理技术操作,而是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患者实施系统的整体护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护理教育开始摆脱了类同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模式,建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教育和护理临床实践,丰富并完善了护理研究内容。但此阶段护理工作的范围仍局限于患者,工作场所局限于医院。 (三)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细菌性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与人的行为、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病、意外伤害等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疾病谱的变化,促使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转变,享有健康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1978年,WHO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成为各国健康保健人员的努力方向,同时,对护理学科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此时期的护理特点是:护士将成为向社会提供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护理工作的范畴从原有对患者的护理,扩展到对人的生命全过程的护理,从个体到群体的护理。护理的工作场所从医院扩展到社会和家庭。护理教育内容包括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和护理自身独具的理论与护理技术操作。护理研究覆盖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多学科领域,护理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 护考链接 1978年,WHO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对护理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此护理进入下列哪一阶段? A.以疾病为中心 B.以患者为中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