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中国制度中的平等观念

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中国制度中的平等观念

作者:杨小宸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2-01
开本: 32开 页数: 165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24.8(5.5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中国制度中的平等观念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9125923
  • 条形码:9787119125923 ; 978-7-119-1259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中国制度中的平等观念 本书特色

“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思想蕴含着古人对“天道无私”的理解和践行。“等贵贱”在制度上要求对人民权益的公正保障,包含“贵贱平等”和“贵贱有等”两层含义,既注重制度本身的公平公正,也明确了制度的公平需充分考虑人们的能力禀赋等差异,以分工有序、各取所长来维护社会的发展进步。“均贫富”在制度上要求对社会财力物力的公平分配,避免财富过分集中。“损有余补不足”是“天道无私”的显相,君子效法此道,施盛德以教化百姓,推治国之功于万民,而自己谦虚守中,是为损己奉人。

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中国制度中的平等观念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思想的文献记载和释义,通过讲述与此内容相关的有文献记载的历史故事,说明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政策的倾向性,同时说明了在当代治国理政理念背后所蕴含的也正是这些平等思想。从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等贵贱”和“均贫富”是“损有余补不足”在两个不同方面的体现,是天道无私的具体施用;“损有余补不足”是“等贵贱”和“均贫富”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天道无私的一种显相。因此在“等贵贱”和“均贫富”两个章节中,侧重写包含平等理念的具体的治国制度和政策,而在“损有余补不足”一章中,侧重从“德化”、“仁政”等方面写形而上的治国之道。

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中国制度中的平等观念 目录

出版前言
总序
导语
**章 等贵贱
法治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一、法不容私,不避权贵
二、释之断案,视同一律
三、以身正典,不枉王法
四、理出同源,因人制宜
人才观:不论出身,德能为尊
一、野无遗贤,能者居之
二、礼贤下士,不拘一格
三、贵者不骄,求贤若渴
四、分工有等,权责统一
第二章 均贫富
富民观:裕民以政,节用以礼
一、蓄积之道,以农为本
二、富民之策,贵粟减赋
三、受禄之家,不争民业
四、精简官职,不争民利
恤民观:民贵君轻,政在养民
一、饥寒温饱,与天下共
二、先民后已,扶贫助贫
第三章 损有余补不足
德治观:唯有道者,损己奉人
一、圣主施德,百姓蒙泽
二、损华去伪,生养万物
天下观:为而不恃,功成弗居
一、克己养民,仁者无敌
二、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历史名言
展开全部

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中国制度中的平等观念 作者简介

杨小宸,东北大学学士、硕士,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成员。曾参与《(群书治要)译注》修订,并应邀就“《群书治要》中的治国以礼思想”和“从《群书治要·曾子》看治学之道”进行主题演讲。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