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读马克思就对了

作者:闫远凤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4-01
开本: 32开 页数: 288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40.6(7.0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读马克思就对了 版权信息

读马克思就对了 本书特色

读懂马克思并不容易,只有读懂才能坚信,只有坚信才能担当。《读马克思就对了》带着情感、带着问题,以轻松、质朴、流畅的笔触引导广大青年朋友们建立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理性认同。
朴实亲切的语言,陪你走近生动鲜活的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用一本书让你了解:
学术大咖马克思的一生
马克思的思想精髓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时代青年应该具有怎样的马克思主义观

读马克思就对了 内容简介

朴实亲切的语言,陪你走近生动鲜活的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用一本书让你了解:
学术大咖马克思的一生
马克思的思想精髓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时代青年应该具有怎样的马克思主义观

本书是青少年思想修养读物,并不是高深的专业研究书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为什么能,中国特色□□□□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我们策划这本书的目的是:让那些没有时间和机会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重要著作的年轻人,能够通过这本通俗读物,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亲近感,对经典著作产生阅读兴趣,能够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方□□武器认识□□□□、共产主义、阶级斗争、国家、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剩余价值等重要概念,也能从更深刻、更理性的来把握□□□□初级阶段所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从而得出:读马克思可以让自己更聪明、更睿智、更理性的结论。

读马克思就对了读马克思就对了 前言

序言 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时代青年的坚定信仰

在历史的浩瀚星河中,曾经出现无数个闪现过智慧光芒的思想家,而在人类思想史上,却"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没有一个人的名字像卡尔·马克思那样,历经岁月□终改□了人类历史前进的方向。
将思想理论转□为改□世界的物质力量,是马克思毕生奋斗的目标和信念,他不一定是□□个这样思考的人,却是□□个真正做到"改□世界"的思想家。1843年,年仅□5岁的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一个多世纪过去了,青年马克思
的这一论断已经被无数历史事件验证,至今让人信服。理论只有掌握了□广大的人民群众,才能转化为改造社会的蓬勃力量,才有能力始终面对时代□紧迫的问题,指点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方向。
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运用唯物史观这个马克思发现的伟大认识工具,人类终于找到了隐藏在几千年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背后的奥秘: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来自作为物质生产和生活主体的、占社会成员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实践,这是对人类整个哲学和社会历史观的根本□革。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马克思一生中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赋予□□□□运动□坚实的理论支撑,使□□□□由空想走向科学,为整个人类文明形态的□革找到□可靠的道路指引。
1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一直用宽广的理论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正是因为说服了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才成为强大的现实□革力量;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科学真理源于并服务于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才使其成为人民群众能够依靠、可以掌握的思想武器;近代中国,也正是因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个勇担□□复兴历史大任、一个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间奇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应运而生"而改□了历史走向,才取得了□□□□的发展奇迹。
青年是□富有创造力的群体,是中国特色□□□□事业的主力军和未来所系,青年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有希望。今天,青年人的工作、生活、学习、交往方式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化,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该关心新时代青年,帮助他们从实处用力,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要激发青年人对中国特色□□□□事业的信心、热情和拼搏精神,让马克思主义成为青年们多彩人生的坚定信仰和自觉的行动指南。
在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多样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在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如何应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国家治理存在的诸多挑战,如何让我国面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展现出生动活泼、健康向上、凝心聚力的精神魅力和学术气质,是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
分子必须认真研究、躬身笃行的具体问题。虽任重道远,但往无悔而已。
马克思主义致力于人民幸福、人类解放,对于青年来说,是亲切而充满激情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博大系统的思想理论,是深刻而值得探索的。它擘画了人类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图景,曾几何时,这样的未来图景被当作虚无缥缈的乌托邦。今天,随着中国特色□□□□事业的高歌猛进和世界□□□□运动的复苏推进,特别是中
国共产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并为此展现作为大国大党责任担当,引领各国政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谋解放,马克思所描述的未来社会,早已不再是虚幻的海市蜃楼,而是已然进入人类现实社会的重大议题。我们,正身处这一雄浑壮丽的历史进程中,将在各种文明的互学互鉴中携手推动人类的
进步发展,向着马克思指明的理想社会乘风破浪。
本书作者曾有一段在中亚、俄罗斯的独特工作经历,对苏联解体后这些国家的状况和人民的生活有直观感受和认识,并因此转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以故事性的叙事风格,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及世界现实,阐释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和阶级斗争这些马克思主义、科学□□□□基本原理,致力于把马克思主
义理论通俗化,既有比较强的理论性、逻辑性,又有鲜明的现实性、针对性,语言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对于一名青年理论工作者而言,是十分可贵的。相信本书对于马克思主义初学者特别是广大青年,是大有裨益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来说,也会给予诸多启示。
外交学院教授
余科杰
□0□1年4月于北京

读马克思就对了 目录

目录

序言: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时代青年的坚定信仰/001
引言:从我曾工作过的吉尔吉斯□□开始的思考/005

□□章读懂马克思其人:青春正好初心不移

马克思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00□
天才少年,勤奋不辍/004
一生清贫,一生恩爱/009
得遇知己,何其幸哉!/015

时代造就了一个什么样的马克思?/0□3
伟大思想的时代印记/0□3
一个记者的良知与批判/0□7

马克思为什么能成为学术大咖?/033
学习辩证法,□□黑格尔/033
转向唯物主义,□□费尔巴哈/038
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04□

第二章读懂马克思之著作:青春伟力源于人民

读懂马克思的前人及其同时代的批判者们/051
空想□□□□者们提供的奋斗方向/05□
小资产阶级思想归根结底是资产阶级的/057
无政府主义者的暴戾和勇敢/064

读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07□
找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关键线索--商品/074
剩余价值是怎么被发现的?/077

读懂马克思的畅销书《共产党宣言》,它凭什么伟大?/085

读懂历史唯物主义:青春伟力,源于人民/098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099
劳动对于人民意味着什么?/103
彼此有认同,才是人民/106

读懂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11□
阶级斗争真的过时了吗?/115
我们还属于工人阶级吗?/118

读懂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1□4
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1□4
对共产党的污蔑由来已久/1□9
从欧洲走向世界的共产党/137
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的求同存异/148


第三章读懂马克思之精神:青春为国奋进未来
第三章
读懂马克思的东方视角/16□
了解马克思对中国的看法/16□
了解马克思对印度的看法/168
了解马克思对俄国的看法/17□

读懂民主及其精神实质/18□
民主是什么?/18□
民主,其实就是共产主义/188

怎样认识□□□□在曲折中发展这件事?/19□
怎样认识苏联解体这件事?/19□
曲折不可怕,发展才是硬道理/198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在中国"行"?/□13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跟中国合拍?/□13
为什么永远不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1

如何认识□□□□初级阶段?/□30
从"过渡时期"到"□□□□初级阶段"/□30
□□□□初级阶段及其实现/□36

读懂马克思,做新时代的中国青年/□4□
青年的理想/□43
青年的力量/□47
未来的旗手/□5□

读懂马克思,奋斗共产主义的未来/□56
展开全部

读马克思就对了 节选

伟大思想的时代印记

什么叫不忘初心?
像马克思这样,把自己17岁中学毕业所定下的"□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初心扛了一辈子都没放下的,算得上真正的不忘初心了。马克思把个人的命运同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解放联系在一起,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这种不忘初心是刻骨铭心的。
从14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野蛮生长了500年后,人类才渐渐步入近现代社会。近现代社会自身□鲜明的特色莫过于--全人类的命运渐渐同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全球扩张、经济危机、繁荣和衰落密切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近代资本主义也随着一次次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科技革命不断完善自己的制度、理念和价值观。随着商品和原料在全球的流动,资本主义的利益和价值观念逐渐在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每一个人群聚集的社区渗透和表达,但是这种渗透和表达往往都不是和平的,而是带着血、带着火药、带着征服的欲望和冲动。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同顽固保守的封建势力的矛盾,各国资产阶级之间因为全球利益争夺产生的矛盾此起彼伏,资本主义在每一次危机下都忍不住露出自己开始发脓的肮脏尾巴。这条因为丑陋时常被主人掩藏起来的尾巴,正好被青年时期的马克思薅住细细揣摩了良久。
革命的时代孕育革命的思想,伟大的历史人物都是伟大的时代塑造出来的。
在资本主义大工业齿轮压榨下的欧洲工人阶级开始有组织地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1831-1834年□□里昂爆发纺织工人起义,1836-1848年英国工人发起声势浩大的宪章运动,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虽然都失败了,但却在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的过程中树立了关键里程碑,正是在残酷的斗争中工人阶级认识到:自己同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不一致,自己的劳动成果被资产阶级剥夺了;工人阶级必须团结起来,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工人阶级需要更先进的理论指导,在组织大罢工、争取□□权、提高工资、要求劳动保护、实现合理的工作日长度等斗争中,工人阶级要想获得同资产阶级谈判的资格并取得胜利,除了必须提高自己的组织程度,还必须获得更先进的无产阶级斗争理论的指导。在时代风潮的孕育中,工人阶级作为一股越来越显化的有独立利益诉求的政治力量,开始在行动上逐渐觉醒了。
只是这种行动的觉醒,比思想和理论上的觉醒还早了些。
当时,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家们和学术界,已经日益从激烈的社会矛盾冲突中敏感地嗅出社会革命的气息,但对革命的动力是什么,主体在哪里,目标是什么,以及怎样实现等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都没有答案。
19世纪初,空想□□□□者的理论深度已经大有长进。他们从之前几百年来不断控诉工人阶级的悲惨处境,抨击资本家的贪婪和残酷,提出建立公有制、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阶级平等等带有政治浪漫主义风格的社会愿景,向全方位批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思想和道德体系的政治现实主义发展。虽然空想□□□□对资本主义的社会批判还未能触及、动摇和改□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内容,但是已经能够提出一系列非常有见地的、天才的思想,诸如,阶级和阶级剥削都是私有制的产物,应建立除日常生活用品以外的生产资料的公共占有制;要通过实业制度有组织地进行生产(计划经济思想的萌芽);经济是政治制度的基础,□□□□是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形态;按劳分配、按需分配,按照每个人的才能与贡献进行社会产品分配;促进城乡结合、工农结合,消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从资本主义到未来理想社会必须要经过"社会过渡时期"等富有创见的理论雏形和思想见识。这些思想不仅启发和教育了当时大批的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也对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发展和科学□□□□理论的产生极具启发。
但空想□□□□者们受限于时代和自身的阶级立场,他们没有找到社会□革的根本动力和可以依靠的决定性力量。因为他们始终不明白:社会□革的决定性力量并不来自哲学家头脑中"理性的光芒"和资产阶级善意的自觉、自省和幡然醒悟的仁慈,而是蕴藏在亿万人民大众"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
敏锐的马克思却不一样,他从夸夸其谈的空想□□□□者和青年黑格尔主义空洞的哲学思辨之外,从残酷的现实生活的政治和经济斗争中,发现了改造社会的现实力量。他的思想从一开始,就站在与之前所有社会思潮、哲学思想决然不同的立场上,这个立场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社会革命主体的立场。

读马克思就对了 相关资料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理论宣传要入脑入心,语言一定要有温度、有感情、接地气。本书作者来自革命老区西柏坡,她自觉传承□□□□,弘扬正能量,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体现了老区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张志平,河北省委□□□原副部长,河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以故事性的叙事风格,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及世界现实,阐释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和阶级斗争这些马克思主义、科学□□□□基本原理,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既有比较强的理论性、逻辑性,又有鲜明的现实性、针对性。
--余科杰,外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青年如何读马克思的著作,掌握其思想精髓,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值得花大量精力探索的问题。本书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
--郑吉伟,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读懂马克思并不容易,只有读懂才能坚信,只有坚信才能担当。《读马克思就对了》这本书带着情感、带着问题,以轻松、质朴、流畅的笔触引导广大青年朋友们建立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理性认同,其形式和内容都有所创新。
--陈江生,中共中央□□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青年要认真学习和传播好马克思主义,努力在研读经典和关照现实中做到本土化、大众化、通俗化,成长为新时代坚定有为的马克思主义者。
--张晖,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读马克思就对了 作者简介

闫远凤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人。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高级俄语译审专家,领衔译审"十四五"规划及□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俄文版。在中亚、俄罗斯工作多年,目前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