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乌托邦的行者

乌托邦的行者

作者:邱劭文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7-01
开本: 32开 页数: 180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9.8(5.5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乌托邦的行者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6820644
  • 条形码:9787546820644 ; 978-7-5468-2064-4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乌托邦的行者 本书特色

人类毕生所想要达到的远方,或许只在生与死之间流荡,只有死人留下的文字才能真正记录死亡的意义。 在生命中*看不清的是生命,可赋予你看清生命的权力的,却也是生命。 谨以此文赠予所有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年轻学子。

乌托邦的行者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乌托邦的文集,内容包括“我”修炼五年后毅然下山的所感所悟,尤其包含了对人生独到的思考与感悟。涉及当今年轻人遇到的迷途、灵魂、虚空、自由、爱情、人性、逃避、理想等等话题。

乌托邦的行者 目录


楔子001

**部:下山

(一)灵魂007

(二)迷途014

(三)虚空018

(四)自由024

(五)思想027

(六)唯心031

(七)圣贤035

(八)爱情040

(九)樵夫044

(十)挣扎048

(十一)人性053

(十二)训诫057

(十三)惊雷061

(十四)逃避065

(十五)理想068

(十六)泪别072

第二部:浪迹

(一)重庆077

(二)市井081

(三)对弈086

(四)决胜091

(五)老板095

(六)老者100

(七)师父104

(八)犯罪108

(九)离别114

(十)回家118

(十一)泰山122

(十二)虚空127

(十三)上海130

(十四)饮酒134

(十五)兄弟139

(十六)决断143

终章乌托邦

(—)工程师149

(二)无言152

(三)湮灭157


展开全部

乌托邦的行者 节选

楔子 坐在屋中,想起五年前兄弟的话,还记忆犹新。如今五年已过,下山的日子还遥遥无期,我有点想念这位同窗知己,想念那一年的外滩风景。我推开窗户,看着天上的月亮,冷月无情,撕裂我心,我逐渐厌倦了自然的生活,却又不知何时才能学成下山。 泰山的山顶庭院,是我修炼了五年的地方,师父在这里教授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除了樵夫兄弟这位挂名弟子外,几乎所有的寻道者都在这个庭院里受教。那千年大椿总是一成不变地矗立在那里,时而微笑,时而叹息。这大约是不变的自然里唯一变化的景物了吧! “思想这个东西,高尚,好啊!”师父慷慨激昂地说着,“你们上山来,就是修炼思想的!修炼好了思想,便可高人一等啊!”下方一片唱和之声。我也随声附和。 突然学生当中走出一人,朗声说道:“师父,您说这话很对,可是山中修炼的思想是完整的思想吗?我看未必!世俗中的思想也是思想,可是我们却没有机会悟得。我已经上山十年,参悟宇宙天地自然万物也有自己的理解,可是对世俗的一切一无所知,我意下山修炼,在世俗中寻找思想,寻找人生的真谛!” 师父厉声说道:“放肆!年轻人怎知道天地的浩渺,时空的无限?还说自己参悟了天地万物要去世俗?沉沦了,堕落了!像那樵夫一样在山林中体验世俗实属歪理,又来一个在世俗中修炼思想,真是荒唐!可笑!” 学长却不再说什么,只是对着师父磕了三个头,然后拂袖而去。不一会看见他拿着行囊下山去了。后面的时间,师父对于弟子们的训诫我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只是静静凝望着云层不断变化。 我的思绪飞到五年前的上海,那是我的第二故乡,那里我度过了人生的黄金年华——从孩子变成少年,从无忧无虑变得心事重重。曾经因为一杯奶茶而高兴,因为一次跌倒而哭泣;而后因为有一生知己而兴奋一夜,因为亲人朋友的离别而感到伤悲。我早熟,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子本该好好地玩耍,我却从外滩的灯火中看到那些本不属于我这个年龄所该看到的东西,我看到乌托邦的光芒向我闪耀着,即使只是隐藏在浮华的建筑中,我却被深深地吸引着。 我想起那个月明星稀的晚间。我和兄弟坐在我的书房里,父母收拾着行李——我的和他们的。我要去泰山苦修,而双亲要回归故里的小山村颐养天年。泰山上的那位高人,是思想界的大师。如诸葛亮在隆中能知天下大事,他在泰山上也知当今中国。很多人疑惑这样的大师为什么不在政治上一展宏图,而是始终选择在泰山上的净土苦修思想,或许是一生未能得见刘玄德,抑或是他本不同于诸葛,本就不想建功立业。 那一夜,我们长谈了许久。谈论我们的家,谈论我们的朋友,谈论他爱的女孩。家长们说孩子是早恋,可曾经他们也是如此。他也试图劝我放弃上山的念头,可是我心有所想,我想去寻找心中的乌托邦。十二岁的孩子离家远行,并非前无古人,阳明子十二岁便独自考察边关。只是在这社会的发展中,孩子这个词汇所指代的年龄变得越来越大,即使是十八岁的成年人,却依旧是大人眼中的孩子。我记不得其他的谈话内容,只记得那天好愉快,那种孩子间的谈话,总是那么天真,却总是那么动人。 到了泰山,看着这漫山遍野的自然气息,那种来源于纯粹的力量,我感觉奇妙,也感觉孤独。我不忍离去,他和我说:“兄弟!再见了!你一去不知道要几年才能回来。我没有毅力留在这山中修炼,却想在这山林中体会世俗生活,就在这里砍砍柴,钓钓鱼,等你学成归来,你我共回上海!”我笑了:“好啊!你在这山中,也算是师父的弟子了,与自然为伴,体验世俗,不失为一个好法子。说不定我们还能时常见面呢!再会了!” 我拿出一瓶未开过封的冰酒,那是我*爱的酒。北美洲的冰葡萄酿造的酒,虽没有茅台的酱香迷人,但是那种清甜的味道沁人心脾,喝多了也不醉。我倒了两杯,递给他一杯,两人捧杯而饮,不再说话,只是挥手告别。五年来,我们再未见面。 看着学长离去的方向,我闭上眼陷入沉思。下课后我找到师父,小心翼翼地说:“师父,五年了,我是否可以下山了呢?” 师父眉峰紧锁,长叹一声说:“少年人还是气盛啊,这修炼岂是五年就能成的?你看刚才那弟子,十年修炼就想下山,他哪里知道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不想你下山,我不想你半途而废啊!但你若是去意已决,也不要勉强自己,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修炼思想的。” 我作揖行礼,退了出去,可是心中终究不愿意停留在这无趣的山林。谁又能想象五年的苦,五年的寸步不离,甚至连就在山中生活的兄弟也未有机会见到,究竟是怎么一番滋味呢? 我回到房中紧闭房门。那一夜,是煎熬也是兴奋。我拿出那瓶五年的冰酒。五年来没喝过一口,总想着和兄弟见面的时候再喝,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五年。冰酒不是茅台,不是放得越久越好,这虽是上等的冰酒,已然过了*佳赏味期。若不是精心保存,说不定已难以入口了。我倒了一杯细品,味道早就不似从前;就像我的心,也早就不似从前了。 推开房门,看着师父修炼的那个院落——那个我从未到过的禁地,那个我曾经向往而如今却充满疑惑的地方——口占一绝高声吟道: 酒肉不曾试, 尽品山林水。 人心在远方, 亡命天涯路! 一声震山谷,如阳明龙场悟道前仰天长啸,我已经下定了决心。回到屋中收拾行囊,无意中看见书桌上的座右铭,我没有再多看,只是静静坐在床上,等待东方的太阳照耀齐鲁的山巅。 那太阳明艳、火焰一般照耀着宇宙的一切、我看见乌托邦的影子隐藏在其中向我招手。我下定了决心。 那一年,我十七岁。 **部:下山 (一)灵魂 我笑着走出房门,那早晨的太阳温和而安详,似母亲的光辉普照大地。又像父亲的慈爱滋润天地。我的房间坐落在庭院的一角,那千年大椿便是我每日起床看到的唯一景物,这一看就是五年。今天该是我出关的日子了。 我走出去了。我想着,我终于能走出去了。历经了五年闭关修炼,历经了五载与世隔绝,我终于可以看看这大千世界的美妙。那本属于自然的世界,早已令我厌倦,我要的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宇宙,我想的是人为雕琢的苍穹。是,我看那山,那水,那绿树,那红花,看了五年,它们却总不会变化,总是那样生,然后死。 顺着山中小路行走着,我幻想着城市的美好,我知道,很快我就能看到那城市。五年前我本是从中国*繁华的城市而来,五年后却已然不知道人世间已经有了多少变化。终日的修炼使我僵化,尽管在棋盘上的黑白纵横间,我能够得心应手,可是这世间的一切,总不能归结于那小小的围棋子上。五年间看那自然,又有什么变化?既无变化又如何参悟?真正的思想,如那位学长所说,或许真就在人间。 是啊,受了五年的苦,遭了五年的罪,是时候享受一下人间繁华了。我有时会想,当初为什么要离开凡间,当初为什么要进山修炼?这真是一个荒谬的决定,荒唐,真是荒唐!那不过是年轻的我狂妄无知,自认为能修仙成佛。我笑了起来,这种想法是多么幼稚而可笑的啊! 山道上,一群旅人和我相向而行。他们要进山,他们要来受罪。但他们面带欢笑,眼神中充满了渴望。我轻蔑地笑着,嘲笑那些人的无知和愚昧,也不禁感慨这黑暗的大自然会吞噬掉多少少年人的心志,会埋葬多少青春少年啊!

乌托邦的行者 作者简介

邱劭文,2002年生,现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作者从小喜欢阅读,从老庄的逍遇无为到孔孟的修齐治平,从阳明心学的知行合到叔本华的人生智慧,自昆德拉的灵肉之辨到尼采的超人学说,古今中外名家名著都有所涉足。自初中以来,作者尝试着用笔尖记录自己的学习体会,从阅读中感悟人文的魅力,领悟文字的力量,并于高中(就读于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二年级时,结合小说体裁,创作了《乌托邦的行者》,旨在将自己的阅读体会分享给广大青年学子们。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