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三希堂法帖选帖研究

三希堂法帖选帖研究

作者:张多强
出版社:荣宝斋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64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21.6(4.5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43.2(9.0折)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三希堂法帖选帖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322528
  • 条形码:9787500322528 ; 978-7-5003-2252-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三希堂法帖选帖研究 内容简介

  《三希堂法帖选帖研究》从《三希堂法帖》选帖的角度着眼,力求寻绎该法帖从《石渠宝笈》诸骗选帖编刻的内在原因,以此探究清代前期以帝王为中心的朝廷书法之取尚。选帖取自乾隆内府所藏法书遗迹,《石渠宝笈》著录等次差异是选帖的外在因素,而人为因素与时间的前后相承才是内因所在。此外,书迹的艺术水准成为重要的入选条件之一,书法史上的名家经典之作、集册中的名家书迹,择其优者编刻入帖。选帖亦重视书法传承,南朝、隋、五代三个时期或兵戈之乱,或国祚短暂,法帖选刻这三个时期代表书家的书迹入帖,以显书法传承有序。选帖注重书家群体的整体意义,如“台阁体书家群”、“吴中书家群”等书迹的选刻。选帖关注书法风尚,清代前期赵、董书风流行于世,故赵孟頫书迹选刻非常多,董其昌次之。选题标举帝王审美旨趣,作为乾隆朝编刻的官刻丛帖,《三希堂法帖》对皇帝的好尚及审美旨趣会直接体现在选帖上。  《三希堂法帖选帖研究》将刻帖研究与书法史研究相结合,彼此关照、相互生发,试图寻求书法研究的新角度,新途径。

三希堂法帖选帖研究 目录

绪论

**章 《三希堂法帖》选帖的文化背景与特征
**节 选帖与内府著录法书的关系
第二节 选帖的理由与特征

第二章 名家名作以艺为先
**节 首称元常,次则右军
第二节 “三希”入帖,印、跋并举
第三节 颜筋柳骨,诸体兼取

第三章 选帖与书法传承
**节 南朝遗墨,意趣淳古
第二节 杨凝式法书的选刻
第三节 北宋前期名家法书的选刻

第四章 书体特征去留有别
**节 古法优先,狂草失选
第二节 宋皇墨宝,取舍分明

第五章 北宋四家全面呈现
**节 蔡襄法书的选刻
第二节 苏轼法书的选刻
第三节 黄庭坚法书的选刻
第四节 米芾法书的选刻

第六章 赵、董书法诸体兼取
**节 赵孟頫法书的选刻
第二节 董其昌法书的选刻

第七章 书家群体整体观照
**节 “中兴四大家”法书的选刻
第二节 “元遗民书家”法书的选刻
第三节 “台阁体书家”法书的选刻
第四节 “吴门书家”法书的选刻

附录
附录一
附表二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三希堂法帖选帖研究 作者简介

  张多强,1973年6月生,吉林永吉人。毕业于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获历史文献学专业书法文献方向博士学位。现为北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书法与古代艺术文献研究。撰写多篇科研、教研论文。现出版专著一部。主持一项教育部科研课题,多项省级科研、教研课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