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孙子兵法+鬼谷子(全2册)

孙子兵法+鬼谷子(全2册)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22-03-01
开本: 32开 页数: 504
本类榜单:古籍销量榜
中 图 价:¥48.6(6.5折) 定价  ¥74.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孙子兵法+鬼谷子(全2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5753310
  • 条形码:9787505753310 ; 978-7-5057-5331-0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孙子兵法+鬼谷子(全2册)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管理者 政商精英 谋略爱好者1.现象级古典畅销书,抖音、火山等平台经常推荐的两本古籍。 2.名家批注:《孙子兵法》由三国魏主曹操批注,《鬼谷子》由“山中宰相”陶弘景批注,思想具有代表性。 3.有题解:两本分别有曹操和陶弘景所写题解,概括了每篇主旨,有助于理解和启发。 4.新增内容多:《孙子兵法》新增《吴子兵法》《司马法》《六韬》《三略》《尉缭子》《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鬼谷子》新增《鬼谷四友志》。 5.助力成功之道:谋略布局,说话辩论,经营管理,通过阅读这两本书都能获得启发。

孙子兵法+鬼谷子(全2册)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孙武所撰,也是世界认可的现存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本书揭示了战争的若干客观规律,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世界军事史中占有极高的地位,被译成英、法、德、日等多国语言,广为传布。全书共13篇。本书附录部分是“武经七书”其余6部,分别是《吴子兵法》《司马法》《六韬》《黄石公三略》《尉缭子》《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鬼谷子》是一部奇书,由后人根据鬼谷先生的言论整理而成。其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了哲学、政治、军事、心理、社会、文学、情报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经典,被人们称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书中所载“捭阖、反应、内揵、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与技巧,历来受到中国及海外政界、军界的广泛研究,如今更是商界推荐阅读推荐之书,影响深远。附录清代杨景淐所著白话历史小说《鬼谷四友志》,以期给读者带去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孙子兵法+鬼谷子(全2册) 目录

孙子兵法

原文

始计** /005

作战第二 /008

谋攻第三 /011

军形第四 /014

兵势第五 /016

虚实第六 /018

军争第七 /021

九变第八 /024

行军第九 /026

地形第十 /029

九地第十一 /032

火攻第十二 /037

用间第十三 /039


译文

始计** /043

作战第二 /046

谋攻第三 /049

军形第四 /053

兵势第五 /056

虚实第六 /059

军争第七 /063

九变第八 /067

行军第九 /069

地形第十 /073

九地第十一 /077  

火攻第十二 /083

用间第十三 /085


附录部分

附录一 吴子兵法 /091

附录二 司马法 /109

附录三 六韬 /125

附录四 黄石公三略 /181

附录五 尉缭子 /197

附录六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239



鬼谷子

捭阖** / 003

反应第二 / 011

内揵第三 / 019

抵巇第四 / 027

飞箝第五 / 033

忤合第六 / 039

揣篇第七 / 045

摩篇第八 / 051

权篇第九 / 057

谋篇第十 / 065

决篇第十一 / 073

符言第十二 / 079

转丸第十三(亡佚) / 087

胠乱第十四(亡佚) / 089

本经阴符七术 / 091

持枢(本篇有残缺) / 109

中经 / 113


附录 鬼谷四友志

序 /123

凡例 /125

卷之一上 辩才学分科教艺 定人质驱鼠传书 / 128

卷之一下 忌刻小人行毒计 忠直良友诈风魔 / 143

卷之二上 庞涓错遁八门阵 孙膑巧书六字诀 / 155

卷之二下 苏秦困厄皆因运 肃侯始任合从计 / 169

卷之三上 激张仪阴主秦柄 纠六王荣显印绶 / 182

卷之三下 死苏秦遗智杀刺客 狡张仪诳楚玩怀王 / 196


展开全部

孙子兵法+鬼谷子(全2册) 节选

始计** 孙子说:军事是国家大事,它关乎一个国家、民族和百姓的生死存亡,因此不能不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接下来将从五个方面来研究战前形势,一一比较其内外各项要素,借以判断出敌我双方胜负态势的走向:其一是政治,其二是天时,其三是地利,其四是将领,其五是法令。政治层面是说要使百姓和君主上下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唯有如此,民众才愿意与君主荣辱与共,同生同死,才不会违背君主的旨意。天时层面是说要分析昼夜、阴晴、寒暑、四时等气候节令,既要把握和利用气候节令,又不可逆自然规律而行。地利层面是说要勘察清楚战场的远与近、险隘与易失、广阔与狭窄、生地与死地,它们关系到部队的进攻、撤退、固守和败亡。将领层面是说身为军中统帅,必须具备智慧、威信、仁德、果敢、严格五种品质。法令层面是说军队要有合理的组织编制,下级将领的任用、分工、管理,以及军费开支等要符合军规法制。以上五个方面,是每一位将领都应当知道的,但只有深入研究并严格执行才能取胜,否则就不能取胜。所以要想对比出敌我双方优势和劣势的详情,就必须回答以下问题:其一,哪一方更能处理好君与民的关系,赢得民心?其二,哪一方的统帅能力更为出众?其三,哪一方更善于把握和利用天时地利?其四,哪一方的部队更能认真地执行军规法纪?其五,哪一方的军备更优、实力更强?其六,哪一方的兵卒更训练有素?其七,哪一方更能做到赏罚分明?根据这些,就能分析和判断出胜负的基本态势了。如果为将之人能够虚心采纳这些建议,其领兵打仗就必然能够取胜,那么就可以继续任用他;如果为将之人不能虚心采纳这些建议,其领兵打仗就必然会失败,那么就不能再任用他了。 一旦有利的战略决策被采纳,就要抓住时机积极营造态势,以利于即将到来的对敌作战。军事态势的营造,必须根据己方的优势条件,随机应变做出相关调整。军事领域必须以诡诈多变为原则。所以,能战能胜却伪装成不能战不能胜,已经出击了却伪装成没有出击,出击时间的早晚和距离的远近也应突破常识,反其道而行之。能用小便宜诱惑敌军的就诱而灭之。能通过扰乱敌军以取胜的,就扰而歼之。若敌军军力充实就时刻防备它。若敌军兵锋正盛就避而不战。若敌军将领性情易怒易躁就设法激怒他,使其决策失误,进而歼之。若敌人谨慎或骄傲,就用自轻自贱的办法进行迷惑,使其上当。若敌人休整充分,就采用各种手段将其拖疲拖垮。若敌人团结一致,就设法离间,使其军心散乱。应攻击敌方薄弱之处,应攻击敌方无法意料之地。这是领兵打仗能够取胜的奥秘所在,需灵活运用,并非事先讲明就可无往而不胜的。 如果在未战之先,军中智囊既已多方筹谋,并得出我处优势敌处劣势的结论,那么我方胜算就更大;如果军中智囊经过多方筹算,得出的结论是我处劣势敌处优势,那么我方胜算就小。筹谋得越全面越详细,胜算就越大;筹谋得不全面不详细,就很难取胜,更何况那些完全不筹谋的,自然是未战就已先败了!假如根据以上这些进行分析,那么在未战之前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谁胜谁负了。 作战第二 孙子说:但凡举兵对敌,动辄就要出动轻重型战车数千乘,全副武装的兵卒数十万,还要跋山涉水运送粮草辎重。前后方的军费开支,比如外派使节费,制作和修护兵车、战甲等材料费,各类武器的保养费,每天都是巨额资金的消耗,必须经过精密计算,得出国家和百姓确实能够承担得起,才可以命令部队开赴前线。 对敌作战要速战速决,时间一久,部队就会疲累,士气也会受到挫伤,攻城拔寨就很难一鼓作气拿下。如果部队长期在外作战或对外作战,国家财政就很容易吃紧,从而影响民生,甚至影响政局稳定。若部队疲累,士气低迷,人力、物力、财力都被耗尽了,其他诸侯国就会乘势起兵围攻,到那时,就算再厉害的统帅和谋略家,也不可能挽回败局了。所以,我只听说过那种指挥笨拙而速战失败的,却未曾听说过那种指挥巧妙而战事久拖致败的。战争拖得越久,对国家越有利,天底下没有这样的事。因此,不能深入了解用兵的危害,也就很难明了用兵的好处。 但凡善于用兵之人,都不会向百姓多次征兵,也不会多次运送粮草去前线。武器装备会从国内取用,但粮草会从敌方补充,如此粮草供给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国家之所以会因战事导致贫困,原因就在于粮草要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前线,这就要耗费民力,就会影响百姓的农事、商贸和生活,使他们陷入贫困。有驻军准备战事的地方,物资极易匮乏,物价就会上涨,物价上涨就会导致国家财政枯竭,财政枯竭,就只好通过征税来解决。军力耗损、财力枯竭,上至国库,下至民力,都会空虚拮据。百姓的资财会因此耗损掉十分之七;而国家也会因为战车、马匹、甲胄、弓矢、剑戟、盾牌和牛车等武器辎重,被耗损掉十分之六。 睿智之将总是想方设法从敌国解决粮草问题,只要消耗敌方一钟粮食,就相当于从国内运来二十钟粮食;消耗敌方一石草料,就相当于从国内运来二十石草料。 因此,要想让士兵奋勇杀敌,就要激发他们的仇敌愤慨之心;要想让士兵劫掠敌方财货,就应给予他们相应的物质奖励。比如,进行车战时,能够缴获敌方十乘以上战车的,就应奖励那个*先缴获战车之人。除此之外,所有缴获得来的敌军战车,应更换我军军旗,编入我军军阵,并投入使用。善待那些俘虏过来的兵丁士卒,还要对伤残者进行救治。这就叫战胜了敌人,自己也变得更加强大。 战争贵在速战速决,切勿久拖不决。掌握战争规律的统帅,他们既掌管着百姓的生死,也维系着国家的安危。 ...

孙子兵法+鬼谷子(全2册) 作者简介

作者: 孙武(约前545~约前470),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今山东北部)。中国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祖”。 鬼谷子,王氏,名诩,一作王禅,道号玄微子,战国时代传奇色彩的人物,纵横家创始人。相传其额前有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精通百家学问,有通天彻地之智。因隐居云梦山鬼谷,故称鬼谷先生。其著作被后世称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遭历代封建统治者封禁。 注者: 曹操(155~220),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东汉末年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曹魏政权奠基者,也是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或华阳先生,谥贞白先生,活跃于南朝齐梁间。据统计,陶弘景一生著述达七八十种之多,可惜多已亡佚。陶弘景注《鬼谷子》均为己意,未引他说,故个性突出,后世大量注本和史料均有收录,可见其影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