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书--十字军运动

新书--十字军运动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244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6.9(5.6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书--十字军运动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2036695
  • 条形码:9787552036695 ; 978-7-5520-3669-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书--十字军运动 本书特色

一张年表带你了解十字军运动的进程 六幅地图带你回顾十字军行进的路线 十七篇人物传略带你体察关键人物的命途多舛 十二篇原始文献带你洞悉重要事件的风云突变

新书--十字军运动 内容简介

十字军运动,绵延了几个世纪,波及了多个国家和地区,吸引了无数人前赴后继。然而,在这场以信仰为名的战争中,敌人不只是异教徒,目的地也不只是遥远的圣地,矛头还转向了其他基督教国家或地区。 那么,这场运动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又经历了怎样的转变?*终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海伦·尼科尔森将带你走近这场纷繁复杂的运动,以简明的语言重述,以客观的立场复看。她相信,“历史学家的工作是收集证据,并加以客观评估,试图理解过去的人们为什么做那种事,而不是妄加判断。如果我们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历史之上,我们将永远不可能理解它。”

新书--十字军运动 目录

前言

致谢

关于名称的说明

年表

引言 十字军运动的概念与动机

什么是十字军运动?

十字军运动的动机

十字军运动的组织

**章 前往圣地的十字军远征,1095—1291

**次十字军东征

1100—1291年的十字军东征

为什么十字军远征圣地会失败?

第二章 伊比利亚半岛的远征

“再征服运动”的背景

再征服运动

结论:十字军运动对半岛的影响

第三章 欧洲东北部的十字军运动

1200年时的参与各方

十字军运动的缘起

波罗的海区域连绵的十字军运动

十字军运动的终结

第四章 针对异端的十字军运动:阿尔比十字军和胡斯派十字军

阿尔比十字军运动

胡斯派十字军运动

第五章 在巴尔干对抗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十字军运动

奥斯曼人的起源

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16世纪

奥斯曼帝国扩张的终结

第六章 结论:历史上十字军运动的影响

十字军运动的直接影响

文化影响

经济影响

心态上的影响

结语

人物传略

拜巴尔.班度克达里(Baibars-al-Bunduqdari,埃及苏丹,1260—1277年在位),杰出的穆斯林苏丹和将军

巴布狄尔[Boabdil,即阿布.阿卜杜勒.穆罕默德十二世(Abū‘Abd Allah Muhammad Ⅻ,1482—1492年在位],格拉纳达王国的末代国王

“塔兰托的”博希蒙德(逝于1111年),**次十字军东征中杰出的基督徒领袖

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腓特烈二世,皇帝(生于1194年,逝于1250年),基督教十字军领袖

立陶宛大公格迪米纳斯(1315—1341年在位),既是十字军的异教徒对手,也是盟友

拉沃尔的吉劳德夫人(逝于1211年),阿尔比十字军期间一位*重要的卡特里派异端信徒

赫尔曼.冯.萨尔察(逝于1239年),一位骑士团大团长

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发动了三次十字军运动的教皇

雅德维加,波兰女国王(生于1374年,逝于1399年),促成了普鲁士十字军运动的落幕

海梅一世,阿拉贡国王(生于1207年,逝于1276年),基督徒十字军领袖

亚诺什.匈雅提(逝于1456年),对抗奥斯曼人的杰出的基督徒军事领袖

扬.杰式卡(生于1360年,逝于1424年),胡斯派军事领袖

贝弗利的玛格丽特(Margaret of Beverley,生于约12世纪30年代,逝于约13世纪10年代),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的“普通女性”

穆罕默德二世(生于约1432年,逝于1481年),征服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君主

萨拉丁(生于1138年,逝于1193年),阿尤布王朝的耶路撒冷征服者

沙贾.杜尔(逝于1257年),某次十字军运动期间的埃及统治者

“大帝”苏莱曼一世(生于1494年,于1520—1566年任苏丹),称得上*伟大*著名的奥斯曼帝国苏丹

原始文献

文献一 布卢瓦伯爵斯蒂芬致夫人——诺曼底的阿德拉的家书,1098年3月29日

文献二 安条克之战,1098年6月28日

文献三 圣殿骑士团成员蒂埃里致全体骑士团兄弟,关于耶路撒冷王国被萨拉丁攻占,1187年7月

文献四 萨拉丁的书记官伊玛.丁对袭击耶路撒冷的描述,1187年9月20日—10月2日

文献五 “闻讯战栗”: 教皇格列高利八世呼召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通谕

文献六 阿尔比十字军: 贝济耶大屠杀,1209年7月22日,根据海斯特巴赫的凯撒留乌斯的记载

文献七 霍亨斯陶芬王朝腓特烈二世的十字军之旅,1228—1229

文献八 阿拉贡国王海梅一世计划对巴伦西亚的伊斯兰王国发动攻击: 1233

文献九 普鲁士十字军,1260—1261

文献十 道格拉斯参加十字军,1329

文献十一 对抗胡斯派的第二次十字军远征,1421年9月

文献十二 纪尧姆.科尔辛对奥斯曼土耳其人于1480年所进行的罗德岛大围攻的亲历叙述,约翰.凯的1482年译本

词汇表


展开全部

新书--十字军运动 节选

引言 十字军运动的概念与动机 十字军运动始于何时?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如何定义“十字军运动”。一些历史学家认为,1064年,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基督徒对穆斯林统治的巴瓦斯特罗城发动的战役,应该算是**次十字军运动。参加这场战役的战士包括了来自半岛之外的基督徒,而且可能获得了教皇的支持(在这一点上历史学家没有共识)。1087年,一支来自意大利比萨(Pisa)和热那亚(Genoa)等海上城市的海军袭击并劫掠了北非城市马赫迪耶。当时基督教徒对这场战争的描述与后来的十字军运动类似,都将它们视作由基督领导的一场“圣战”,对抗的是不信基督教的神(上帝)的穆斯林。比萨人佩戴着朝圣者的徽章,而后来的十字军战士佩戴的是十字架。如果说,以是否佩戴十字架来作为识别十字军战士的标准,那么上面说的两场战役就不能称为十字军运动,但它们在参加的人员和动机上无疑都可以算是后来那些战役的预演。 大部分学者都同意十字军运动的开端是1095年11月,其时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兰西东南部的克莱芒举办的宗教会议上布道。他具体说了什么,已经无从知晓了。但这次布道导致的结果是一场针对小亚细亚的突厥人的远征,收复了一些直到不久之前还属于拜占庭皇帝的领地。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远征军占领了许多要塞和城市,并*终于1099年7月攻占了耶路撒冷。十字军战士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建立了新的基督教国家。这些国家随后一直在遭受邻近穆斯林统治者的攻击,直至1291年完全灭亡。不过,此后西欧人依然保有塞浦路斯岛,十字军战士在地中海东部还活跃了好几个世纪。 十字军运动的另外几条战线包括了以下几个区域: 伊比利亚半岛(如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在那里,十字军战士们为了夺取那些直到8世纪还是基督徒统治的土地而战;波罗的海区域,在那里,基督徒战士们战斗的目的一方面是保卫基督教的领土,另一方面则是劝服那些异教徒——他们的信仰如今尚不为人所知——皈依基督教;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意大利罗马教皇和它的敌人之间的战斗,以及针对那些反对教会组织权威的基督教异端的战斗。“十字军”这个词还被用来表示某种对抗不公和邪恶的运动。而现代的学者通常不会将“十字军”这个词用来指代16世纪之后的军事运动,不过有些人依然主张,某种形式的十字军运动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十字军精神”在16世纪大航海探险和对新世界的征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十字军运动? 关于十字军运动的任何一种定义都无法让所有学者达成一致。翻翻一些近期由研究十字军运动的领军学者撰写的著作,可以将它们的不同意见大体分为4种不同的类别。总结如下: (1)多数专家将“十字军运动”定义为任何以上帝的名义发动的基督教宗教战争,并将现代人对于定义“十字军运动”所作的尝试视为虚假和误导。他们会认为,在对这项中世纪事业的精确定义的争论中,现代学者正在试图将现代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强加给一个世界观有巨大差异的社会。 (2)持有大众立场的学者们认为,“十字军运动”本质上是一场为群众和/或战士们准备的宗教事业,而不是为神职人员准备的。 (3)持有传统观点的学者们相信,“十字军运动”是一场“军事—宗教”远征,目的是收复或保卫耶路撒冷。 (4)而多元主义学者们研究的是十字军的招募和组织模式,他们认为任何符合这种招募和组织模式的军事运动都属于“十字军运动”,如果不相符,则不能称为十字军。 不过,抱持着这些不同意见的学者们都能在一些观点上达成共识。他们都认为十字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中世纪的现象: 至16世纪,它已经变得不太常见,而至17世纪时几乎已经消失。他们一般也会同意,战士们相信十字军运动是补赎的一种形式。他们是拉丁基督徒,笃信他们犯下的罪——违背上帝的意旨(比如杀害其他基督徒)——触怒了上帝。他们认为,如果在死前这些罪没有得到补赎,那么死后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而补赎的一种方式就是去朝圣,也就是一趟去某个特别神圣的地方的旅行。耶路撒冷是基督徒公认的朝圣目的地,因为他们相信那是耶稣基督的死亡、葬身之所和复活重生之地,也是基督信仰的发源地。因此,前往耶路撒冷的十字军运动是朝圣的一种形式。 学者们也普遍同意十字军运动是一场“圣战”:一场为上帝而战的宗教战争,目的是推动十字军战士所笃信的“上帝的安排”。这典型地体现在对受到非基督徒攻击的基督徒加以保护(比如在小亚细亚的十字军),但也可能意味着试图收复被非基督徒占领的基督教领地(比如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十字军)。不过,也可能包括了某些信仰观点不一致的基督教团体之间的斗争(比如征讨胡斯派的十字军)。 那些发下誓愿前去远征的人们会在上衣上缝上一枚十字架,作为誓言的象征。术语“以十字架为记”或“领受十字架”——在中世纪法语中写作“se croisier”,在中世纪拉丁语中表述为“crux suscepit”“crux accepit”或“crucizo”——在12世纪就已经被当时的作家所使用了。目前所知,*早使用“以十字架为记”这个术语的时间应该是1097年,也就是**次十字军东征动员后不到两年。而“十字军”和“十字军战士”等词语,就是从这些术语中发展出来的。根据《牛津英语词典》,英语中**次出现“十字军”是在1577年,但与它相对应的法语“croisade”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因此在中世纪,人们“加入了十字军”(“took the cross”),但在这场远征进行了300多年以后,“十字军”(crusade)这一术语才开始被提及。而且,即便延至15世纪,这场充满了刀光剑影的远征依然经常被称作“朝圣”(传统的朝圣并不涉及战争)。“朝圣”这个词不仅被用在这场对耶路撒冷的军事远征上,而且还被用在任何在基督教领地上发生的针对任何邪恶敌人的战争。远征活动还被称作“passages”,意思是“旅程”或“旅行”,也被称作“基督的事业”(Christ’s business)。术语的变动真切地表明了,中世纪十字军的概念非常宽泛。 所以,正如多数专家所说,中世纪的十字军运动很难被精确界定。持有大众立场的学者们认为西欧有很多平民也参加了十字军,这也是对的,许多参与者的确不是贵族。事实上,同时代的人很快注意到十字军运动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为宗教组织的边缘人提供了一条获得上帝恩惠的途径。**次十字军东征结束后,修道士诺让的吉贝尔(Guibert of Nogent)在书中述及此事,他作了如下描述:“在我们这个时代,上帝定下了‘圣战’,这是让骑士阶层和游民能够获得一种救赎的新方式,而在此前,他们只是忙于互相残杀,就像他们的异教徒祖先们一样。”十字军运动与战争有关,所以神职人员本不应置身其中。神父们不应该流血,修道士和修女们也不应该参加十字军,因为他们的宗教信条要求他们留在修道院里,而不是出门旅行。不过,实际情况是,许多神父、修道士和修女都加入了十字军。 还有许多人跟随着远征军去圣地参观。他们不是去打仗的。大量的非战斗人员给12世纪的十字军领袖们带来了麻烦。远征是军事任务,但也是一次朝圣,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其中,不仅包括战士和他们的仆从,还有来自各个社会阶层的老人、青年、妇女和儿童。富有的贵族妇女陪着丈夫们参加远征,比如阿基坦(Aquitaine)的女公爵埃莉诺(Eleanor)跟随丈夫法兰西国王路易七世(Louis VII)参加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纳瓦拉的贝伦加丽亚(Berengaria of Navarre)陪着英格兰国王理查一世(Richard I)参与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还有一些富裕的贵族妇女则抛开男人独自旅行,用自己的财力资助武士们。那些贫穷的非战斗人员可以充当后勤部队,负责收集和准备食物,照顾病人,给战场上的部队送水。男人和女人们都是商人,向军队出售食物,或成为制造盔甲和武器的工匠。非战斗人员还有一项任务,就是为战士们祈祷,提供精神支持。不过,他们在行军中需要食物和保护。这是对军事资源的巨大消耗。教皇们和传教士们想要阻止非战斗人员加入十字军,但都没能成功。 1213年,教皇英诺森三世(Innocent III,见“人物传略”)在通谕《事出紧急》(Quia maior)中试图重新组织征募十字军,让每个人都能在远征中受益,但只有武士才能参加。其他“接受了十字架”和许诺参加十字军的人将被要求缴纳一笔钱,可以此来代替他们实现誓言。他们被告知,会从上帝那里得到与亲身参加十字军一样的奖赏:他们过去犯下的所有罪行的惩罚都将一笔勾销。这笔钱就算是他们的补赎。 十字军运动是否足以抹除对一个人所犯罪行的全部惩罚?神学家们对此意见不一,但教皇英诺森三世对此言之凿凿。通过参加十字军来抹去所有惩罚,这被称作“特赦”(indulgence),同时,通过支付款额来代替亲自参与十字军的整个制度,也被看作一种“特赦”。在之后的岁月里,十字军传教士出售十字军赎罪券的行为被指责为给教皇赚钱,而不是为了帮助十字军事业。1265年,一位圣殿骑士团团员里考·波诺梅尔(Ricaut Bonomel)创作了一首歌曲,批评了教皇的十字军政策: ……教宗慷慨地播撒他的特赦, 为了对抗意大利人,而给(安茹的)查理和法兰西人, 但他从我们这儿得了许多好处, 饶恕了那些接过我们十字架的有钱人; 如果有人要用钱替他们去圣地, 为了那意大利的战争, 我们的教皇特使当然会同意, 为了金钱,他可以售卖上帝和特赦。 里考抱怨的是,教皇把原本应该用来对付攻击圣地的穆斯林的十字军战士和资金转移到了意大利,去对付自己的敌人。在16世纪,修道士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辩称,教皇声称上帝赋予他能够抹去惩罚的权柄,这是完全错误的。十字军的赎罪券和税收给基督教世界带来的是巨大的痛苦和不幸。围绕着赎罪券是否有效的争论,是16世纪新教徒从大公教会中分裂出来的原因之一。

新书--十字军运动 作者简介

海伦·尼科尔森(Helen Nicholson) 英国卡迪夫大学的高级讲师。她著有一系列关于十字军东征、圣殿骑士团和其他军士修会的书。包括《圣殿骑士团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he Knights Templar,2014)、《中世纪战争:欧洲战争的理论与实践,300—1500》(Medieval Warfar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ar in Europe, 300-1500,2017)、《医院骑士团》(The Knights Hospitaller,2019)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