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本原与初心

本原与初心

作者:张云东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32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51.0(7.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本原与初心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738339
  • 条形码:9787521738339 ; 978-7-5217-3833-9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本原与初心 本书特色

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调整阶段。金融自由化的误导带来金融异化、功能错位等问题,造成资本市场混乱。本书是中国证券市场开拓者之一、深圳证监会原局长张云东,反思中国资本市场,批判金融业自成吸金王国、重塑资本市场的中国道路的力作。 纵观中国资本市场影子银行无序扩张,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高杠杆金融衍生品等风险加大,金融机构从金融服务中介转身为金融交易者,面对这些市场风险及监管重叠、监管套利和监管空白等现状,作者紧扣把握金融工作回归本原、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四个原则,提倡回归金融的本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书中每篇文章无不围绕中央政策,且站在监管一线角度,进行讲解。首次提出加强功能性监管,形成监管合力,用社会主义金融文化重塑金融市场,构建资本市场的中国道路,结合国际国内形势进行的深入探讨金融机构转型、完善金融市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等战略性问题,提出未来制度建设的设想方案。

本原与初心 内容简介

中国资本市场在短短30多年就已经成为优选超大的新兴市场,资本市场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出现或经历各种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探索。 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末就参加中国资本市场的创建,并长期在监管一线工作,基于多年的研究和监管经验,提出资本市场各类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真谛。他尖锐地批判金融自由化带来的种种金融迷思和市场乱象,提出要警惕在市场建设中照搬照抄,克隆美国式资本市场模式,要坚持资本市场的中国道路;提出如何把握金融工作回归本原,服务实体经济,要解决金融中介为谁服务的问题,建立资本市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而提出新时代资本市场发展目标,坚持正确的金融功能和定位,要正本清源,用社会主义新文化重塑资本市场。

本原与初心 目录


目 录


序言 资本市场中国道路之思考

………………………………………… Ⅶ

资本市场制度与政策选择
中国资本市场省思 3
政策正确方向与国家战略 27
防止金融放任发展误国 49
不忘初心: 我们今天为了谁 60
省思我国金融发展方向及政策建议 77
构建新型社会主义金融文化 91
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与政策选择 107
“ 沃尔克规则” 对中国的启示 129
后疫时代警惕中国经济金融化 134
应该明确建立资本市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153
中国资本市场三十而立再出发 162
改革与资本市场尚未如烟散去的往事 172

金融与国家安全
金融的价值取向与国家安全 195
中国金融当 “ 居安思危” 207
贸易摩擦对中国金融安全的警示 218
中美贸易摩擦背后的混合战争 227

监管的价值取向
通过一线监管推动市场大发展 239
市场决定的应有之义 249
监管者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 254
让资本市场回归本原 261
加强监管且放松管制 268
警惕市值管理的价值取向 274
遏制造假上市要标本兼治 279
创业板上市与退市 285
优胜劣汰乃资本市场之本 293
市值概念误导资源配置 301


展开全部

本原与初心 节选

社会主义金融文化构建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金融文化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的金融文化毫无疑义属于社会主义文化范畴。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高层。”在中国金融文化建设上,在中国金融制度建设上,我们必须高瞻远瞩,保持高度清醒。必须有高度的制度自觉,不能忘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应该不忘初心,坚持“四个自信”,在学习借鉴西方的同时,划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限。在金融领域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金融文化,用社会主义金融文化引领社会主义金融市场建设。 制度自觉、文化自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前提,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根本保障。 我有幸参与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早期创建,经历过早期的对西方特别是资本市场制度与政策选择美国资本市场的学习和模仿。应该说早期的这种学习和模仿是必要的、有益的,这是一个必要的发展阶段。但是,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各方面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技术层面对样板的模仿学习上了,而对于金融本原之上的金融战略方向,对于根据社会主义制度和价值观,我们面临的国情、任务和经济社会的需求,构建社会主义金融文化这个大课题,却重视不够。 金融文化是金融制度提供者(决策者和监管者)、金融从业者和金融服务使用者的价值观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由此导致的资源配置方式与状态。说到底,金融文化是对金融与经济本原依存关系的认识与实践。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为本,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即社会利益*大化为至上目标;资本主义制度以资本为本,以少数人的资本私利*大化为“神圣”目标。 社会制度不同,价值观不同,对金融属性的理解就不同。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在新自由主义的旗帜之下,在笃信市场为本的原教旨市场哲学之下,放任私欲,变“产业服务模式”为“金融交易模式”,以金融交易为其安身立命之本。在“零和游戏”的金融交易中大搞投机套利,贪得无厌地掠夺中小投资者利益,损害实体经济,不断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社会主义金融显然不应以本原异化的美国资本主义金融为样板,充其量它只能是我们借鉴正反经验、批判学习的对象之一。 社会主义金融应该坚持社会主义的制度原则,坚持为大众利益服务,坚持产业服务模式,坚守中介代理职责,为借贷双方、买卖双方和投融资双方提供信用中介服务。优化融资结构,适度保持银行信贷主体地位,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限制非信贷股票债券融资,缩短资金链条,降低融资成本。与此同时,特别重要的是要正确处理一、二级市场关系,在为一级市场融资提供流动性服务的前提下,限制金融交易,反对金融交易复杂化和杠杆化。 我国金融业要完成好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的资源配置任务,就必须正本清源,建构社会主义金融文化。西方金融界一些有识之士也认识到,金融乱象的病根是金融文化异化,故呼吁重建金融文化。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在新自由主义哲学之下,再加上强大的金融利益集团的政治影响力,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 唯有在社会主义中国,这个问题可以解决。我们从社会主义制度出发,从社会主义价值观出发,深刻反省当今金融文化问题,就不难做出正确判断,就不难构建好社会主义的金融文化。社会主义的制度原则不允许利益集团凌驾于社会利益即人民大众利益之上,我们有能力抑制金融利益冲突,把金融导入服务实体经济的轨道。这就是中国的制度优势,也唯有中国才能构建健康的也是符合人类社会经济生态规律的社会主义金融文化。 社会主义金融文化要理直气壮地以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社会主义文化观念为前提,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导向。要以国家利益、全体人民利益、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为*高目标。不允许私人利益、金融中介利益和其他利益集团利益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要旗帜鲜明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为实体经济融资服务,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并着重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社会主义金融文化要旗帜鲜明地反对金融交易模式,抑制金融过度交易,禁止投机套利。 社会主义金融文化要规范、引导、弘扬,要培养从业者的文化自觉,但*重要的还是要用制度落实文化,要用可为、不可为的清晰界限引导规范文化。说到底,金融文化还是要落实到指导金融制度建设上,唯此,才能对优化资源配置产生积极影响。

本原与初心 作者简介

张云东,中国证券市场开拓者之一,参与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和运营政策制度设计。 1988年,供职于深圳市政府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从事股份制改革与深圳交易所创建工作。1990年,主笔起草中国资本市场第一部具有法律效力文件——《深圳市股份有限公司暂行规定》。1994年至1995年,参与国务院关于B股、H股条例的起草工作。2000年至2012年,任中国证监会深圳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 被中国证监会授予“资本市场优秀一把手”称号;纪念中国资本市场20周年时,被《上海证券报》评为“中国证券市场20年20人”。多年来,参与中国证监会组织的多项课题研究,发表数十篇有关资本市场的文章,产生了较大影响力。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