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阳关三叠 河西走廊西端的乡村地方社会

阳关三叠 河西走廊西端的乡村地方社会

作者:关丙胜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88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9.3(7.5折) 定价  ¥7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阳关三叠 河西走廊西端的乡村地方社会 版权信息

阳关三叠 河西走廊西端的乡村地方社会 本书特色

河西走廊 乡村乡俗 地方文化 历史文化居城劳乡

阳关三叠 河西走廊西端的乡村地方社会 内容简介

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阳关,乃是古代西域与中原地区交流的必经之地,更是古丝绸之路南线上的重要关隘和驿站,一句悲怆的“西出阳关无故人”使阳关名扬天下,而由此诗意境谱写的《阳关三叠》更成为中国古琴曲的经典。如今的阳关,依托特殊的绿洲生态与地理位置,是经过百年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中国西部乡村。从自然地理环境与生态、村落历史、文化古迹与旅游开发、农业发展与特征、民俗文化活动、建筑特色、民间故事传说等方面进行的考察,将为河西走廊地方文化的进一步研究提可资经验。

阳关三叠 河西走廊西端的乡村地方社会 目录

绪 论 地理环境与村落概况

一、 地理位置与自然生态

二、 村落与场部等概况

(一) 阳关镇的村落

(二) 国营林场

(三) 阳关农场

(四) 多坝沟乡

三、 阳关地区的特点

**章 阳关地区的人口迁移历程与现状

一、 阳关镇的人口迁移历程

(一) 1949 年前的人口迁移与住居情况

(二) 20 世纪 50—70 年代: 河南鲁山人和敦煌周边少量人口的迁入

(三) 20 世纪 80—90 年代: 青海乐都、 四川和甘肃移民的迁入

(四) 2000 年之后: 两栖居住模式的出现

二、 国营林场的人口迁移情况

三、 多坝沟人口的迁移历程

四、 阳关农场的人口迁移情况

五、 阳关地区人口迁移特点

六、 阳关镇的人口现状

(一) 阳关镇人口总体状况

(二) 各村人口现状

第二章 阳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葡萄种植

一、 阳关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一) 营盘村

(二) 阳关村

(三) 寿昌村

(四) 龙勒村

(五) 二墩村

(六) 多坝沟

二、 阳关地区农业结构与副业的变化

(一) 1980 年前的农业

(二) 主要副业

(三) 多坝沟的农作物种植变化

三、 葡萄种植业的兴起与发展

(一) 葡萄的种植和初期发展

(二) 葡萄的田间管理

(三) 葡萄种植中的现代机械使用

第三章 阳关民居的建筑特色与庭院布局

一、 从 “传统” 到 “仿古” 的阳关民居

二、 阳关民居变迁中技艺者的应对

三、 民居变迁中的个体差异

第四章 阳关的教育变迁

一、 1949 年前的教育情况

二、 1949—1979 年的教育情况

三、 1980 年至今的教育情况

(一) 阳关中学的变化

(二) 个体受教育的差异和感受

第五章 阳关旅游的发展与现状

一、 阳关的旅游资源

(一) 历史文化遗址类旅游资源

(二) 特色度假区类旅游资源

(三) 休闲娱乐类旅游资源

二、 阳关旅游的缘起与发展阶段

(一) 阳关旅游发展缘起

(二) 阳关旅游发展的三个阶段

(三) 阳关旅游的总体发展情况

三、 阳关地区开发运营成熟的旅游景点

四、 阳关地区正在开发的旅游景点

(一) 敦煌宫旅游度假区 ( “沙漠都江堰” 景区)

(二) 高老庄

(三) 野麻湾

五、 阳关地区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

(一) 渥洼池

(二) 寿昌古城

六、 阳关旅游业中游客与村民感受

(一) 游客的感受和认知

(二) 阳关人的感受和认知

第六章 阳关地区的社会关系网络变迁

一、 1949 年前阳关的社会关系网络

二、 1950—1979 年阳关的社会关系网络

(一) 1950 年至 “四清” 运动前阳关地区的社会关系网络

(二) “四清” 运动到 1979 年阳关地区的社会关系网络

三、 1980 年以来阳关地区的社会关系网络

四、 阳关社会关系网络变化的特点

第七章 阳关的婚俗和丧俗变迁

一、 婚俗变迁及现状

(一) 婚俗变迁

(二) 阳关人的婚姻圈

(三) 阳关人的通婚特征

二、 丧俗的变迁

第八章 阳关地区村落文化与功能

一、 民间信仰

(一) “文革” 前的村庙与社会

(二) “文革” 以后的村庙及变化

二、 公共文化生活

(一) 民间戏曲

(二) 集市

(三) 社火

第九章 阳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一、 神话传说

(一) 阳关和龙勒

(二) 包公石棺

(三) 寿昌金鸡

(四) 渥洼池与天马

二、 民间故事

(一) 阳关粮爷逸事

(二) 古董滩

(三) 土匪记忆

结语 阳关三叠: 河西走廊西端的乡村地方社会特质

一、 人口叠

二、 社会叠

三、 文化叠


展开全部

阳关三叠 河西走廊西端的乡村地方社会 作者简介

关丙胜,人类学博士、教授,现为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5篇。主要从事河湟地方社会、河西走廊等领域的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