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研究与构建

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研究与构建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2-01
开本: 24cm 页数: 12,242页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133.5(7.5折) 定价  ¥1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研究与构建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11212
  • 条形码:9787030711212 ; 978-7-03-071121-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研究与构建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从事生态学、环境科学、经济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领域的学者、研究生、本科生。本书是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与实践丛书中的一册

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研究与构建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分析沙区自然地理概况和资源禀赋, 发现沙区生态产业具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特征。在厘清沙产业和沙区生态产业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 系统地总结了沙区生态产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探讨了沙区生态产业发展的约束条件, 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容量、资源承载力等, 解析了沙区生态产业纵向闭合、横向耦合、区域联合、产业融合的转型升级路径, 为实现沙区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 提出了需要设计和实施的科技、法律、行政、经济及生态文明教育等宏观政策调控体系。

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研究与构建 目录

目录丛书序前言第1章沙区自然地理概况11.1荒漠生态系统与沙区21.1.1荒漠生态系统21.1.2沙区的定义31.2沙漠生态系统31.2.1塔克拉玛干沙漠41.2.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51.2.3巴丹吉林沙漠71.2.4腾格里沙漠81.2.5柴达木盆地沙漠101.2.6库姆塔格沙漠111.2.7库布齐沙漠121.2.8乌兰布和沙漠141.3沙地生态系统151.3.1科尔沁沙地161.3.2毛乌素沙地171.3.3浑善达克沙地191.3.4呼伦贝尔沙地20第2章沙产业和沙区生态产业的概念与内涵232.1沙产业理论基础242.1.1沙产业的概念与特征242.1.2沙产业的发展阶段概述29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研究与构建2.2全国沙产业概况312.2.1中国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12.2.2甘肃省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32.2.3宁夏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32.2.4新疆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42.2.5陕西省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62.2.6青海省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72.2.7辽宁省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82.2.8吉林省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92.2.9内蒙古沙产业及沙区生态产业概况392.3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框架412.3.1生态产业的概念与内涵412.3.2沙区生态产业的概念与内涵422.3.3沙区生态产业的理论框架构建432.3.4沙区生态产业评价指标体系44第3章实验点沙区生态产业概况493.1乌兰布和沙漠的生态产业503.1.1乌兰布和沙漠的生态农业503.1.2乌兰布和沙漠的生态工业523.1.3乌兰布和沙漠的生态服务业543.2科尔沁沙地的生态产业563.2.1科尔沁沙地的生态农业573.2.2科尔沁沙地的生态工业613.2.3科尔沁沙地的生态服务业62第4章沙区生态产业的理论基础654.1产业生态学理论664.1.1生态学理论664.1.2产业代谢理论704.1.3产业群聚理论704.1.4产业共生与产业生态位理论754.1.5产业生态学的应用784.2可持续性科学794.2.1可持续性科学的基本内涵794.2.2可持续性科学的发展过程824.2.3可持续性科学的发展形态834.2.4探索可持续性转变884.3生态经济学理论894.3.1生态经济学的概念894.3.2生态经济学的发展904.3.3生态经济学的特点924.3.4生态经济学的矛盾924.4公共产品理论944.4.1公共产品的定义944.4.2公共产品的本质特征954.4.3公共产品的主要类别954.4.4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964.5区位理论984.5.1以成本或市场为导向的区位理论994.5.2中心地理论1074.5.3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114.5.4农牧业区位理论对沙产业的影响1154.6福利经济学1164.6.1福利界定1164.6.2福利标准1174.6.3福利改进117第5章沙区生态产业研究方法1195.1案例分析1205.1.1案例研究的概念与特征1205.1.2案例研究的分类1205.1.3案例研究的优势和不足1235.2产业生态学的方法1235.2.1产业代谢分析1245.2.2生命周期评价1295.2.3生态效率与资源生产力1345.2.4园区层面的产业共生设计1425.2.5面向环境的设计1475.2.6产品导向环境政策1495.2.7产业生态学方法的应用1505.3荒漠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1525.3.1生态系统服务能值分析法1535.3.2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评估法1535.3.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评估法1535.3.4常见的荒漠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及评估方法1545.4生态补偿1555.4.1生态补偿概念1555.4.2生态补偿交易方式1555.4.3补偿支付原则1565.4.4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1575.5夏普利值法1635.5.1夏普利值法的基本原理1635.5.2夏普利值法的优势和不足1645.6区位理论研究方法1655.6.1古典区位理论1655.6.2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655.6.3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方法1665.6.4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方法1665.6.5胡佛的运费*小区位分析方法1675.6.6动态分析的区位理论1675.6.7现代区位理论方法1685.6.8个体主观因素的群体客观分析法1685.6.9空间行为法和行为空间法1685.6.10一般均衡分析方法1685.7荒漠地区人类福祉的评估方法1695.7.1主观调查法1695.7.2客观指标评价法1705.8资源承载力的评估1705.8.1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1705.8.2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172第6章沙区生态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1756.1生态保护红线1766.1.1生态保护红线概述1766.1.2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制定的发展历程1776.1.3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1796.1.4沙区生态保护红线研究1816.2环境容量1826.2.1环境容量起源与发展1826.2.2环境容量的定义1836.2.3环境容量的分类与特征1846.3资源承载力1856.3.1资源承载力概述1856.3.2沙区资源的特点及承载力现状186第7章沙区生态产业转型的生态整合途径1897.1沙区生态产业的转型升级1907.1.1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及内涵1907.1.2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与途径1907.1.3沙区生态产业的新业态1937.2沙区生态产业纵向闭合1977.2.1沙区生态产业纵向闭合的概念及内涵1977.2.2沙区生态产业纵向闭合的动因机制分析1987.2.3沙区生态产业纵向闭合的应用1997.3沙区生态产业横向耦合2007.3.1沙区生态产业横向耦合的概念及内涵2007.3.2沙区生态产业横向耦合的动因机制分析201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研究与构建7.3.3沙区生态产业横向耦合的应用2027.4沙区生态产业区域联合2037.4.1沙区生态产业区域联合的内涵2037.4.2沙区生态产业区域联合的动因机制分析2047.4.3沙区生态产业区域联合的应用2067.5沙区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模式2067.5.1沙区生态产业融合的内涵2067.5.2沙产业融合动因与机制分析2077.5.3沙区生态产业融合的应用2107.6沙区生态产业的社会复合2127.6.1沙区生态产业社会复合的内涵2127.6.2沙区生态产业社会复合的动因机制分析2137.6.3沙区生态产业社会复合的应用214第8章沙区生态产业调控体系2158.1沙区生态产业调控必要性2168.1.1沙区生态产业调控体系2168.1.2对沙区产业的生态化进行调控2168.1.3对沙区生态产业的企业分类调控2178.1.4沙区生态产业调控政策体系2208.2沙区生态产业调控机制2218.2.1共生理论在沙产业分类中运用2218.2.2沙产业类型2238.3沙区生态产业调控政策2248.3.1互惠型沙产业政策需求2248.3.2生态型沙产业政策需求2248.3.3经济型沙产业政策需求225参考文献227后记241
展开全部

沙区生态产业理论体系研究与构建 作者简介

  杜凤莲,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博士,内蒙古大学经济学教授(二级),博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内蒙古首位中美富布赖特访问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首层次人选,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委。  研究领域是劳动力市场问题和区域产业发展,任中国劳动学会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在《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世界经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和《经济学动态》等SSCI、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课题30余项。论文《战略性资源关税的替代性政策研究——以稀土出口为例》、专著《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分别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政府奖)一等奖。    贾志斌,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博士,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内蒙古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环境、资源与生态系统管理,可持续发展评价,产业生态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讲授“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管理学”“环境规划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生态旅游学”等本科课程和“高级环境管理学”“产业生态学与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评价”等研究生课程。先后参加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5课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农业发展技术研究”、01专题“北部多沙丘陵区(准噶尔)风蚀水蚀防治与农牧业综合开发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部陆地农业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子课题“中温型和暖温型两个草原站点植物群落与共有种对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黄河上中游内蒙古段生态环境建设的生态学机制研究”和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鄂尔多斯高原生态用水及其机理研究”,主持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合作出版学术专著《黄河皇甫川流域土壤侵蚀系统及治理模式》、《砒砂岩区水土保持与农牧业发展研究》和《沙漠化过程中植物的适应对策及植被稳定性机理》3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完成的“水土保持经济效益分析计算研究”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杨伟民,管理学博士,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工商管理系教师,主要从事农业产业链、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规模化进程中的西部牧区小奶户的决策行为”,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内蒙古乳业供应链组织模式研究”,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部特色产业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政策体系研究”,发表40余篇论文,出版4本专著,研究成果获得内蒙古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