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财政与税收(第六版)(微课版)

财政与税收(第六版)(微课版)

作者:王晓光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52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55.3(7.0折) 定价  ¥7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财政与税收(第六版)(微课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2582953
  • 条形码:9787302582953 ; 978-7-302-5829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财政与税收(第六版)(微课版) 本书特色

图书特色●突出应用型本科定位本书立足于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税理论与实务结合的尺度掌握合理。本书理论讲授适度,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增加例题和案例、配套习题,适量添加图表进行数据分析等,可以帮助学生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教材结构特色鲜明本书分为财政篇与税收篇。财政篇按照“概述一支出一-收入一预算一财政政策"的主线编写;税收篇主要按照征税类别编写。 ●内容紧跟财税前沿本书注重借鉴和吸收国内外财政税收领域的*新研究成果和*新政策法规,内容新颖。截至2022年本书出版前财税实践中的很多新法规、新问题、新案例、新数据等都在本书中得到体现。 ●免费共享海量教学资源助力线下线上教学本书配有完整的教学视频、PPT教学课件、本章小结、题型全面的习题及参考答案、代表性案例、模拟试题,便于教师组织教学,实施教学改革,同时方便学生课堂学习和课下巩固知识。 随书赠送电子课件、教学视频、习题和答案、模拟试题和答案、案例素材,获取地址见书内容简介网址,或前言和封底二维码。教材服务QQ:1815317009.

财政与税收(第六版)(微课版) 内容简介

《财政与税收(第六版)(微课版)》全面准确地阐述了财政与税收的基本原理,分为财政篇和税收篇。财政篇包括财政概论、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国债原理与制度、国家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等。税收篇包括税收原理、税收制度与税收管理制度、货物和劳务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靠前税收等。 《财政与税收(第六版)(微课版)》着眼于重点培养应用型经管类人才的财税实践技能,探索应用型经管类人才培养所需的财税知识体系。全书用较大篇幅重点介绍实际工作中经常用到的税收知识,体现出极强的应用性和实用性特色。《财政与税收(第六版)(微课版)》内容新颖,截至2022年《财政与税收(第六版)(微课版)》出版前,财税实践中的很多新法规、新案例、新数据等都在《财政与税收(第六版)(微课版)》中得到体现。 《财政与税收(第六版)(微课版)》既可用作经济管理类和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教材,也可用作其他相关人员的教材和参考读物。 《财政与税收(第六版)(微课版)》配套的教学资源极其丰富,在国内率先推出的微课视频,连同在既往各版次基础上不断完善的电子课件、习题和答案、案例素材、模拟试题和答案,能够充分满足线下和线上教学的需要。以上教学资源可以到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网站下载,也可通过扫描前言中的二维码获取,教学视频通过扫描前言中的二维码即可观看。

财政与税收(第六版)(微课版) 目录

**篇 财政篇 **章 财政概论 1 **节 财政及其特征 1 一、从财政现象谈起 1 二、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2 三、财政的一般概念 5 四、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6 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 7 一、效率与公平 7 二、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 9 三、市场失灵及其表现 9 四、政府失灵及其表现 12 五、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分工 13 第三节 财政的职能 14 一、资源配置职能 14 二、收入分配职能 16 三、经济稳定职能 17 本章小结 19 习题 19 案例分析 20 第二章 财政支出 24 **节 财政支出概述 24 一、财政支出的含义、原则和_x00B_分类 24 二、财政支出范围与财政支出_x00B_规模 31 三、财政支出效益分析 35 第二节 购买性支出 36 一、消费性支出 36 二、投资性支出 38 三、政府采购制度 41 第三节 转移性支出 44 一、社会保障支出 44 二、财政补贴 49 三、税收支出 51 本章小结 52 习题 53 案例分析 55 第三章 财政收入 60 **节 财政收入概述 60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 60 二、财政收入分类的依据 61 三、财政收入的分类 62 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 65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 65 二、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 65 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66 四、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69 第三节 财政收入结构 72 一、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 72 二、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 73 三、财政收入部门构成 73 本章小结 74 习题 75 案例分析 76 第四章 国债原理与制度 78 **节 国债概述 78 一、国债的含义与特征 78 二、国债的种类 79 三、国债的功能 81 四、国债的产生与发展 82 第二节 国债发行与偿还 84 一、国债的发行 84 二、国债的偿还 86 第三节 国债负担及国债管理 88 一、国债负担含义 88 二、国债负担的数量界限 89 三、国债管理 93 第四节 国债市场及其功能 93 一、国债市场 93 二、国债市场的功能 95 本章小结 96 习题 96 案例分析 97 第五章 国家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 101 **节 国家预算 101 一、国家预算的含义、原则和_x00B_组成 101 二、国家预算的分类 104 三、国家预算的编制、审批、_x00B_执行和决算 107 四、我国国家预算的改革 109 第二节 预算管理体制 112 一、预算管理体制的含义和内容 112 二、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形式 113 三、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 114 本章小结 116 习题 117 案例分析 118 第六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127 **节 财政平衡 127 一、财政平衡的概念 127 二、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129 三、财政赤字(或结余)的计算_x00B_方法 130 四、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_x00B_平衡 131 第二节 财政政策 132 一、财政政策的目标 132 二、财政政策的工具 134 三、财政政策的类型 136 四、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和_x00B_效应 137 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_x00B_配合 139 本章小结 141 习题 141 案例分析 142 第二篇 税收篇 第七章 税收原理 145 **节 税收概述 145 一、税收的基本概念 145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 147 三、税收的分类 148 第二节 税收原则 150 一、税收原则主要观点阐述 150 二、现代西方税收原则 152 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_x00B_税收原则体现 155 第三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156 一、税收负担 156 二、税负转嫁 158 第四节 税收效应 164 一、税收宏观作用机制 164 二、税收微观作用机制 165 本章小结 166 习题 167 案例分析 168 第八章 税收制度与税收管理制度 170 **节 税收制度 170 一、税收制度的内涵 170 二、税收制度的要素 171 三、税收制度的类型 173 四、税收制度的发展 174 五、税制结构 176 第二节 税收管理制度 178 一、税收管理制度的概念及_x00B_分类 179 二、税收管理制度的功能 179 三、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主要_x00B_内容 180 四、发票管理 182 本章小结 184 习题 184 案例分析 185 第九章 货物和劳务税 188 **节 货物和劳务税概述 188 一、货物和劳务税的概念 188 二、货物和劳务税的特点 189 第二节 增值税 189 一、增值税概述 189 二、增值税的纳税人 191 三、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191 四、增值税税率 192 五、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93 六、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196 七、增值税减免税 197 第三节 消费税 197 一、消费税概述 197 二、消费税的纳税人 198 三、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和征收_x00B_环节 198 四、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00 五、消费税的征收管理 203 第四节 车辆购置税 204 一、车辆购置税的概念 204 二、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义务人 205 三、车辆购置税的征税范围 205 四、车辆购置税应纳税额的_x00B_计算 206 五、车辆购置税的纳税期限 207 六、车辆购置税的纳税地点 207 七、车辆购置税的减免税规定 207 第五节 关税 208 一、关税概述 208 二、关税的征税对象和纳税_x00B_义务人 209 三、进出口税则 209 四、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10 五、关税的征收管理 211 六、关税的免税规定 211 七、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 212 本章小结 213 习题 213 案例分析 216 第十章 所得税 218 **节 所得税概述 218 一、所得税的特征 219 二、所得税的作用 219 三、所得税的分类 219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 219 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 219 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220 三、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220 四、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220 五、特别纳税调整 227 六、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228 七、纳税地点 230 八、纳税期限 230 九、纳税申报 230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 231 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231 二、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式 231 三、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特征 231 四、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232 五、个人所得税税目 233 六、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234 七、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235 八、应纳税所得其他规定 238 九、应纳税额的计算 239 十、征收管理 244 十一、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247 本章小结 248 习题 249 案例分析 251 第十一章 财产税 254 **节 财产税概述 254 一、财产税的含义 254 二、财产税的一般特征 255 三、财产税的优缺点 256 第二节 房产税 256 一、纳税人 257 二、征税对象 257 三、征税范围 257 四、计税依据 257 五、税率 257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257 七、税收优惠 258 八、征收管理 258 第三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 258 一、纳税人 258 二、征税范围 259 三、税率 259 四、计税依据 259 五、应纳税额的计算 260 六、税收优惠 260 七、征收管理 261 第四节 耕地占用税 261 一、纳税人 262 二、征税范围 262 三、计税依据 262 四、税率 262 五、应纳税额的计算 263 六、税收优惠 263 七、征收管理 264 第五节 契税 264 一、纳税人 264 二、征税对象 264 三、税率 265 四、计税依据 265 五、应纳税额的计算 265 六、税收优惠 265 七、征收管理 266 第六节 车船税 266 一、纳税人 267 二、征税范围 267 三、税率 267 四、计税依据 268 五、应纳税额的计算 268 六、税收优惠 268 七、征收管理 269 本章小结 269 习题 270 案例分析 271 第十二章 行为税 273 **节 资源税 273 一、资源税的概念 273 二、资源税的纳税人 274 三、资源税的征税范围 274 四、资源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74 五、纳税申报及减免税管理 277 六、资源税的纳税地点和纳税_x00B_期限 278 第二节 土地增值税 278 一、土地增值税的概念 278 二、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 278 三、土地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278 四、土地增值税的税率 279 五、土地增值税应税收入的_x00B_确定 280 六、土地增值税扣除项目的_x00B_确定 280 七、土地增值税增值额的确定 281 八、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的_x00B_计算 282 九、土地增值税减免税的主要_x00B_规定 282 十、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283 第三节 印花税 283 一、印花税的概念 284 二、印花税的特点 284 三、印花税的纳税人 284 四、印花税的征税范围 285 五、印花税的税率 285 六、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286 七、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87 八、印花税减免税的主要规定 287 九、印花税的征收管理 288 第四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_x00B_附加 288 一、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概念 288 二、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特点 289 三、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 289 四、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税_x00B_范围 289 五、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的_x00B_计算 290 六、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_x00B_地点 290 七、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_x00B_期限 290 八、教育费附加 291 第五节 环境保护税 291 一、环境保护税的概念 291 二、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 292 三、环境保护税的征税范围 292 四、环境保护税应纳税额的_x00B_计算 292 五、环境保护税的纳税地点 294 六、环境保护税的纳税期限 294 七、环境保护税的减免税规定 295 第六节 烟叶税 295 一、烟叶税的概念 295 二、烟叶税的纳税人 295 三、烟叶税的征税范围 295 四、烟叶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95 五、烟叶税的纳税地点 296 六、烟叶税的纳税期限 296 第七节 船舶吨税 296 一、船舶吨税的概念 296 二、船舶吨税的纳税人 296 三、船舶吨税的征税范围 297 四、船舶吨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97 五、船舶吨税的减免 297 六、船舶吨税的纳税期限和缴纳_x00B_方式 298 本章小结 298 习题 299 案例分析 301 第十三章 国际税收 303 **节 国际税收概述 303 一、国际税收的概念 303 二、税收管辖权与国际税收_x00B_协定的产生 304 三、国际税收协定的概念、分类_x00B_及其与国内税法的关系 307 第二节 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及_x00B_影响 308 一、国际重复征税的概念 308 二、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 308 三、国际重复征税的经济影响 310 第三节 国际重复征税消除的主要_x00B_方法 311 一、免税法 311 二、抵免法 312 第四节 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315 一、国际避税 315 二、国际反避税的措施 319 第五节 国际税收协定 322 一、国际税收协定的两个范本 323 二、国际税收协定的目标和主要_x00B_内容 324 本章小结 326 习题 326 案例分析 327 参考答案 332 参考文献 337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