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过度智能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44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31.9(5.5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过度智能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167778
  • 条形码:9787500167778 ; 978-7-5001-6777-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过度智能 本书特色

是智能,而非受制于“人”揭露数字资本主义的优劣,挣脱智能技术的控制反思智能高速发展,全面起底智能技术与人性的复杂关系

过度智能 内容简介

智能技术无处不在,但眼下智能化却是不太安全的。本书从日常生活中的智能技术扩散入手,深刻揭示了智能生活背后大量的隐秘后果及负面影响,重点提出了谁将从智能技术中真正受益,以及我们将个人数据作为交换便捷性和连接性的代价又是否值得的深层思考。 作者认为,当前数字资本主义的命脉是以数据为核心的。从根本上看,智能技术是由数字资本主义双重要务所驱动的——从潜在的所有人和所有物中提取数据,并以此拓展对所有人和所有物的控制。在现代社会,我们可能很好享受智能带来的便利,但我们不应该放弃对于个人数据的所有权,以及对于如何使用这些数据的发言权。我们更不应该放任企业技术官僚权力集团将自身利益凌驾于人类自治、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主权利等价值维度之上。 本书聚焦智能时代数字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全面起底并批判性反思了数字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运行机制及其深刻影响。

过度智能 目录

引 言 如何看待技术 一、利益、要务与影响 // 005 二、谁的利益 // 006 三、何种要务 // 010 四、何种影响 // 013 五、技术并无欲求,但人有 // 016 六、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智能技术 // 020 **部分 数字资本主义的驱动力 **章 数据世界 // 027 一、数据作为资本 // 034 二、数据世界的主宰 // 039 第二章 控制狂 // 043 一、权力形态 // 047 二、控制的三个部分 // 051 三、命令与征服 // 058 第三章 数字资本主义的十大论题 // 061 一、资本运作在适应数字时代的同时,仍然保持着排挤、榨取和剥削的基本特征 // 064 二、智能技术是一种社会“地球化”的方式,服务于数字资本主义的繁荣发展 // 067 三、不接触太多智能技术,不使用它们,也不会被它们所利用,对这些技术的存在乐得无知,这是一种特权 // 069 四、数据收集的常见做法应该被视为盗窃和 / 或剥削行为 // 071 五、数据化即暴力 // 075 六、平台就是数字资本主义新房东 // 077 七、大萧条可能被重新命名为大分裂 // 081 八、硅谷阴险的产物不是某项技术,而是一种意识形态 // 084 九、正如其他政治项目一样,构建智能社会也是一场争夺人们想象力的战争 // 087 十、迄今为止,硅谷一直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控制世界,但关键是要解放它 // 090 第二部分 智能社会机制 第四章 高效评级机器 // 093 一、评分系统:数据流转与处理 // 101 二、管理员工:重返“摩登时代” // 107 三、更智能、更努力地工作 // 110 四、微观管理至死 // 115 五、进化,而非革命 // 120 六、“所有数据都是信用数据” // 121 七、科学管理 // 123 八、谁才拥有智能自我 // 125 第五章 智能生活机器 // 127 一、和机器人霸主一起生活 // 131 二、因为关心,所以受伤 // 132 三、房子的主人 // 136 四、尚未成为现实 // 141 五、数据工厂 // 142 六、他们清楚你过得是好是坏 // 146 七、侵扰家庭 // 156 第六章 城市战争机器 // 159 一、私人权力 // 163 二、数据驱动 // 165 三、靴子落地 // 168 四、城市情报局 // 171 五、更多评分 // 173 六、水晶球 // 175 七、信息自动化 // 179 八、数据拖网 // 181 九、融合 // 183 十、被捕获的城市 // 185 第三部分 智能为民 第七章 把握智能:愚笨世界的应对策略 // 195 一、寻求新范式 // 199 二、解构资本 // 202 三、创新民主化 // 210 四、把握创新途径 // 215 五、数据监管 // 220 六、展望 // 228 余 论 注 释 // 237 索 引 // 283 致 谢 // 315
展开全部

过度智能 节选

引?? 言 (节选) 如何看待技术 你说话的口气就好像是上帝造出了机器。我相信当你不开心时一定会向上帝祈祷。可别忘了,是人类造出了机器。机器能做不少事,但它却不是万能的。 ——[英] E.M.福斯特(E. M. Forster),《大机器停止》,1928年 如今,你用智能产品去换掉所有普通的物件非常简单。智能化正在成为新常态,你甚至不必去主动寻求它。如果智能化升级当前还未发生,只要你等待足够长的时间,它们必将进入你的家庭、你的工作场所和你的城市。 智能雨伞会亮起提示灯来提醒你有雨。智能汽车会为你分担高峰时段驾驶的劳顿。智能虚拟助手会服从你的每一个指令,了解你的喜好和习惯,并自动进行相应的调整。请随意想象一样东西——无论是梳子,还是城市——你肯定能找到至少一个对应的智能版本,很多时候你还能找到更多智能版本,并可从中随意挑选。事物为何要变得智能也许没有明确答案,但这并未阻止智能化正在社会中普及开来。即使智能化不令人讨厌或毛骨悚然,它也常常显得愚蠢而多余。但现在没有任何事物、任何空间可以免受智能化的影响。 除了标榜“高科技”或“全新改进”之外,智能化究竟意 味着什么?智能的标签现在总是被人随意乱用,但它的定义却不是清晰一致的。在这里,我们给出一个简明而适用于本书研究目的的界定:“智能”意味着一个物体被嵌入了用于数据收集、网络连接和增强控制的数字技术。以智能牙刷为例,它利用传感器来记录用户刷牙的时间、时长和效果。由于智能牙刷支持蓝牙连接并嵌入了应用软件,它会将刷牙数据发送到制造商或第三方的云服务器。然后,你和你的牙医都可以通过一个应用程序来访问相关数据。正如市面上某款智能牙刷所宣称的那样,这些嵌入智能牙刷的应用程序可为用户“提供实时的刷牙指导和性能监控”,并对用户的日常牙齿清洁情况进行评分。根据你的牙科保险计划,牙齿清洁评分会直接影响到你每月所支付的保险费用。认真刷牙的人能获得折扣,同时不爱刷牙的人会得到惩罚。也许,一条很实诚的宣传语会这么写:“使用智能牙刷,我们知道你嘴里发生了什么!” 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一位企业家所说的,这些“被施了魔法的物品”将“响应我们的需求,了解我们,甚至学会代表我们前置思考”。虽然智能科技的奇迹可能会让人们误以为自己拥有了施展数字咒语的魔法,但这本书却旨在消除任何误以为我们正住在魔法城堡中的幻想。笼罩在数字魔咒下的世界并非理想国,它更像是萨布丽娜的巫术世界,每一个咒语都要付出代价,意外的后果比比皆是。 这种将智能技术视为数字魔法的语言表达正呼应了英国科幻作家巨头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的名言:“人们无法将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与魔法区分开来。”这其中的含义是,大多数缺乏专业知识的人就像巫师的学徒,他们并不了解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流程,他们也不清楚技术的影响,他们更无法控制技术的力量。 智能技术所能提供的些许便利是以我们放弃追问“为何生活中充斥着接入互联网并收集数据的机器”等诸多重要问题作为交换条件的。为什么现在一切都变得智能了?幕后还发生了什么事情?谁真正从中受益?在丑闻偶尔爆出时,比如一家公司被抓到利用可疑方式追踪用户或其数据库遭到黑客攻击等,我们只是将批评的火力集中于单个特定问题,而这通常并不足以引发更为深入彻底的调查。随后,爆出丑闻的公司发出“我的过失”的公关声明,我们很快就会遗忘甚至习惯了这些数据入侵丑闻带来的冒犯,很快一切都会被原谅。接着,我们将按原计划继续购买、使用和升级,一切如常。 智能技术一直被当作势不可挡的下一代技术来兜售。也许你可以选择不去主动升级,但*终却会别无选择。智能曾经是高级选项,现如今却是和传感器、计算机和 Wi-Fi 连接等集成在一起的标配选项。这可不仅仅是我们所期待的新奇玩意儿的“功能蠕变”,人们往同一设备中塞入更多按钮和功能。智能技术迅速崛起不仅是消费者对于智能设备、智能家居、智能城市需求的结果。相反,正如这本书将要谈到的,在为何以及如何制造和选择智能技术等问题上,企业和政府利益比消费者决策所发挥的影响要大得多。 智能化可是一桩大生意。截至 2020 年末,仅智能城市(不含住宅、办公和消费品)的市场规模就曾被预测约为 1 万亿美元。全球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对智能城市市场规模的预测较为乐观,预计其约为 1.56 万亿美元。即使采取较为保守的估计,这一市场规模也达到了约5 000 亿美元的体量。另据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高德纳(Gartner)预测,全球物联网终端规模将继续保持指数级增长,2017 年全球物联网终端数量为 83 亿台,2020年已增至 204 亿台。媒体对智能技术的报道往往局限在酷炫黑科技产品带来的兴奋感中,以及对于隐私和网络安全的隐约担忧之间。毫无疑问,智能技术非常棒,隐私问题也非常重要。但智能技术带来的影响太过重大和深远,媒体报道的老生常谈并不足以揭示这些深刻影响。 采取消极、肤浅的态度对待智能技术及其创造者是极其严重的错误。智能技术所形塑的不仅仅是种潮流趋势,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社会中一种普遍而强大的存在。说到底,智能技术是一种急需批判性分析的技术范式。如果看不到这层意义,我们就过于疏忽大意了。

过度智能 作者简介

贾森·萨多夫斯基(Jathan Sadowski)博士,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新兴技术研究实验室、自动决策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新兴科技与人文交叉领域研究。萨多夫斯基博士是蒙纳士大学新兴技术研究实验室学术季刊《未来》(Future Matters)的编辑,是《科技与社会》(Technoscience & Society)、《国际伦理、法律与技术》(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Ethics, Law & Technology)等图书的编委成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