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成.人和儿童物体指称行为对比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成.人和儿童物体指称行为对比研究

作者:曾小荣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20
本类榜单:外语销量榜
中 图 价:¥52.5(7.2折) 定价  ¥72.9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成.人和儿童物体指称行为对比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331813
  • 条形码:9787521331813 ; 978-7-5213-318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成.人和儿童物体指称行为对比研究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教师本研究运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对比分析汉语交际中成人和儿童在实施物体指称行为方面的异同。本研究首先构建了一个研究自然会话中物体指称行为的三分模式。该三分模式由物体本体层、认知层和语言体现层构成。以三分模式为基础,本研究制定语料标注方案,标注用于对比的录音语料和录像语料。基于语料的对比分析,本研究发现,4岁至9岁汉语儿童的指称交际能力整体上仍处于发展之中,与成人相比仍存在差异。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成.人和儿童物体指称行为对比研究 内容简介

本研究运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对比分析汉语交际中成.人和儿童在实施物体指称行为方面的异同。本研究首先构建了一个研究自然会话中物体指称行为的三分模式。该三分模式由物体本体层、认知层和语言体现层构成。以三分模式为基础,本研究制定语料标注方案,标注用于对比的录音语料和录像语料。基于语料的对比分析,本研究发现,4岁至9岁汉语儿童的指称交际能力整体上仍处于发展之中,与成.人相比仍存在差异。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成.人和儿童物体指称行为对比研究 目录


前言
图目
表目

**章 导论
1.1 概述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指称研究概述
2.1.1 不同视角的指称研究
2.1.2 以人物和地点为指称对象的研究
2.2 以物体为指称对象的研究
2.2.1 抽象物体指称研究
2.2.2 具体物体指称研究
2.3 指称对比研究
2.3.1 英汉对比研究
2.3.2 汉语不同语体间的对比研究
2.3.3 操同一语言的不同人群间的对比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自然会话中物体指称的三分模式
3.1 三分模式简介
3.2 物体本体层
3.2.1 物理世界的物体类型
3.2.2 话语世界的物体类型
3.3 认知层——发话人对指称对象的识解
3.3.1 Langacker的认知话语观
3.3.2 认知话语视角下的指称行为
3.3.3 识解方式
3.3.4 影响发话人识解指称对象的语境因素
3.3.5 物体的认知本体因素
3.4 物体指称语系统
3.4.1 引入和续谈
3.4.2 物体指称语及其各个子系统的定义
3.4.3 物体指称语系统的语言体现形式
3.5 物体指称语中引入语与续谈语之间的语义关联类型
3.6 物体指称语中的类名切换现象
3.6.1 类名切换的类型
3.6.2 类名切换的原因
3.7 物体指称语中的转指现象
3.7.1 转指分类的相关研究
3.7.2 物体指称转指的认知阐释
3.7.3 两种类型的转指
3.7.4 指称物体时选择转指策略涉及的认知因素
3.8 物体指称语中的修正现象
3.8.1 修正的概念
3,8.2 修正的类型
3.9 物体指称语中指示词“这”“那”的用法
……
第四章 物体指称行为中的涉手模式及涉手模式与指称语的互动分析
第五章 自建语料库中语料的采集、加工处理、转写与标注
第六章 成人和儿童物体指称策略的对比分析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成.人和儿童物体指称行为对比研究 作者简介

曾小荣,男,江西奉新人,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留学归国人员联谊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外语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浙江大学"双脑计划"交叉团队核心成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