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国史14讲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31.5(7.0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国史14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571809
  • 条形码:9787511571809 ; 978-7-5115-7180-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国史14讲 本书特色

1. 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主编,权威发布,有高度,有温度; 2. 条理严谨清晰,史料准确翔实,生动展现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3. 中国社科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及高校专家,14位知名学者倾力奉献; 4. 一部融媒体图书,每讲配有讲座视频,方便读者扫码观看。

国史14讲 内容简介

本书邀请中国社科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14位知名专家学者,分别从制度、理论、道路、文化、经济、政治等14个方面,准确、深刻、简明地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砥砺奋斗的历史,展示新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阐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更好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树立正确历史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本书是一部融媒体图书,每一讲设置“观点导读”引导读者概览要点,并配以视频二维码,方便读者扫码收看。

国史14讲 目录

第 1 讲 三大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 / 001

  ( 严书翰 中共中央党校 [ 国家行政学院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第 2 讲 从新时代发展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 013

  (石仲泉 中共党史学家、研究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第 3 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成就 / 027

  (冯 俊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

第 4 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039

  (尹韵公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

第 5 讲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 / 047

  (李忠杰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成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第 6 讲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 065

  (武 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

第 7 讲 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 079

  (张星星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

第 8 讲 新中国文化建设成就 / 093

  (张国祚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宣部理论局原副局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原主任)

第 9 讲 新中国社会民生建设历史与成就 / 105

  (王 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公共经济学研究室主任)

第 10 讲 在把握“两山论”中回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与成就 / 121

  (黄承梁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理论部主任)

第 11 讲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建设八条基本经验 / 135

  (祝灵君 中共中央党校 [ 国家行政学院 ] 党的建设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 12 讲 “七个一”诠释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 / 151

  (马卫防 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副院长)

第 13 讲 砥砺奋进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165

  (冯仲平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副院长)

第 14 讲 “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 / 177

  (吴志良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


展开全部

国史14讲 节选

  《国史14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又分为两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也都由几条具体道路组成。所以,我国理论界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往往要涉及这么几个关键的概念,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等等。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成功,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也就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因而也谈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和形成。 理论界很流行一个观点叫路径依赖。路径依赖的观点是从西方传进来的,我们既不要全盘肯定,也不要全盘否定。所谓路径依赖就是指一条道路形成必须有它的历史继承性,也就是说一条道路*终的形成,它是取决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当然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历史的因素。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就可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绝不是一座从天而降的“飞来峰”,我们坚持了历史的继承性。 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个阶段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仅是个历史研究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就是它的源流,历史就是它的命脉,如果历史被否定、被抹杀、被歪曲,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基础,从政治学角度来讲就失去了它的合法性基础。 为什么总有人用改革开放前后这两个阶段来相互否定?这里面我认为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认识问题,因为前后两个阶段,在思想指导、政治方针和工作取向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别,如果不能辩证地认识这些差别的话,很容易产生困惑。但我认为,认识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只要我们大家把思想统一到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上来,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对这个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上来,思想上的统一、认识上的共识是很容易形成的。另一种情况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在作怪,或者说在作祟。怎样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个历史阶段的关系呢?我们认为要坚持以下三条原则。 **条原则,两个“如果没有”。如果没有1978年我们党果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并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大好的局面,就可能遇到像苏联、东欧国家那样亡党亡国的危机,这是**个“如果没有”。第二个“如果没有”,是指如果没有1949年新中国成立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所以,这两个“如果没有”,我认为概括得非常好。 很多人看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我们首创了很多**,大家都非常感动,比如,**台解放牌汽车下流水线、**台万吨水压机生产出来、**次丢掉了贫油的帽子、**次实现了核爆炸,等等。这些“**次”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面这个阶段形成的。刚才讲到了,如果没有1949年新中国成立,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没有这个时期积累的思想、物质和制度条件,也就没有今天的改革开放。 ……

国史14讲 作者简介

本书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主编,主讲人分别为中国社科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具体而言,14位主讲人分别为: 严书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石仲泉:中共党史学家、研究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冯 俊: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 尹韵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 李忠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成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武 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 张星星: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 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宣部理论局原副局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原主任; 王 震: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公共经济学研究室主任; 黄承梁: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理论部主任; 祝灵君: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卫防: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副院长; 冯仲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副院长; 吴志良: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