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任新民的故事

任新民的故事

作者:谭邦治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0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20.4(7.3折) 定价  ¥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任新民的故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5919614
  • 条形码:9787515919614 ; 978-7-5159-196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任新民的故事 本书特色

本书能帮助青少年读者了解任新民光辉灿烂的的一生,弘扬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航天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任新民的故事 内容简介

《任新民的故事》为《航天科学家的故事丛书》**辑,以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任新民的人生旅途为主线,介绍了其成长环境、求学过程、工作内容、思想境界等,重点描写其求学、从业、献身航天的奋斗历程。通过8章选取48个精彩小故事,讲述了任新民热爱祖国、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甘于奉献的高尚品德。

任新民的故事 目录

**章 少年怀志? ?1

获得嘉奖的小学生 / 2

明师指引 / 4

14 岁入团 / 7

任家**个大学生 / 11


第二章 赴美深造? ?13

学造兵器 / 14

喜结良缘 / 16

惜别妻儿 / 18

美国留学 / 20

毅然回国 / 24


第三章 仿制导弹? ?27

良师益友陈赓院长 / 28

与钱学森谈论火箭 / 32

接收 P—1 导弹 / 36

“1059”发动机总设计师 / 39

自力更生建造试车台 / 42

发射“东风一号” / 45


第四章 研制“东风”? ?49

“东风二号”首飞失利 / 50

“抱着老虎睡觉” / 53

沙漠寻“宝” / 56

带病工作 / 61

“文革”中被抄家 / 64

春节假期修整电缆 / 66

向周总理汇报工作 / 68

东方红一号卫星 / 73

“东风五号”发射成功 / 78


第五章 卫星通信? ?81

预先研究 / 82

一字改变命运 / 85

解决两个难题 / 89

70 天创造奇迹 / 93

一字千金的签名 / 98


第六章 “风云”总师? ?101

70 岁立军令状 / 102

发射“风云一号” / 105

不服老的任老总 / 109

阻止购买外国卫星 / 113

商业发射,零的突破 / 116

又“顾”又“问” / 120


第七章 载人航天? ?123

思想前瞻 / 124

载人航天立项 / 129

轨道舱留轨 / 135

战略思维 / 140


第八章 精神长存? ?143

不唯书、不唯洋、不唯上、只唯实 / 144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146

专注执着 / 150

实践,实践,再实践 / 153

朴实的“老头” / 157

较真的任老总 / 161

“艺高人胆大” / 164

无欲品自高 / 166

一辈子就干一件事 / 170


展开全部

任新民的故事 节选

沙漠寻“宝” 1964 年,任新民作为一院的副院长,全面负责东风三号导弹的研制工作。1966 年 12 月 26 日和 1967 年1 月 12 日,“东风三号”**、二发遥测弹进行了飞行试验,试验取得了基本成功。但这两发弹都出现了同一故障现象,即 YF-2 发动机的Ⅱ分机分别在工作到 111.2 秒和 129 秒时,推力下降,导致弹头未落入预定弹着点。任新民心急如焚,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一贯追求“水落石出”的任新民不甘心,他决定去寻找“物证”,在导弹落区寻找与考察弹体及发动机的残骸,查明故障原因。 1967 年 1 月,天寒地冻。任新民带领搜寻组乘运输机飞往落区指挥所。指挥所位于深入沙漠 100 多千米的马扎山附近。马扎山虽然名字里有“山”,可实际上既没有石头,也没有黄土和树木,稀疏的骆驼刺也很难看到,展现在眼前的只是无边无际的大沙漠,真是荒无人烟呀!指挥所坐落在一条半干涸的无名小河旁,几顶帐篷和一些高出地面一米多的地窖就是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和宿舍。 任新民这位年过半百的留美博士,看起来既不像是专家,也不像是领导,和大家同吃、同住、同在大漠深处进行实地勘察、搜索,探究产生故障的症结。 搜索队一共 40 多人,准备实地搜索。任新民想参加搜索队,但大家都知道他是周总理点名要保护的专家,而且已经年过半百,所以极力劝阻任新民。他拗不过大家,只好坐镇指挥所。 这里多是软戈壁,一个沙丘接一个沙丘,低的沙丘有几米,高的有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搜索队只能不断地爬上爬下,艰难地行进着,向前推进得很慢。搜索进行到第四天下午,太阳快落山时,一位战士搜索到一块茶杯大小的黑色金属残片,经过鉴别,确认为是发动机的残骸。 队员们顿时精神大振,高兴地喊了起来:“我们找到发动机的残骸了!”坐镇指挥所的任新民这四天里如坐针毡,坐卧不宁,一会儿思索着可能产生故障的原因,一会儿翻来覆去地查阅搜索队从现场发来的电文。 当任新民收到发现发动机残骸的电报后,再也坐不住了,尽管指挥所的领导和战士们一再劝阻,可都无济于事。第五天清晨,他在两位战士的陪护下,朝着搜索队前进的方向出发了。 第五天快到中午时,队员们发现了一块大的发动机燃烧室残骸。散开的横队一下子汇集到一起,大家兴高采烈地瞧着这个大“宝贝”,有的忙着拍照片,有的在清理黄沙,仔细察看。 突然有人喊了一声:“任副院长来啦!”大家远远望去,只见任新民微倾着身体,右手拄着一根木棍,同两位年轻的战士一起,正风尘仆仆地向搜索队走来。 队员们注视着这位被晒得黝黑又面容慈祥的老专家,都为他不顾个人安危,不畏艰险,深入“寻宝”**线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争相和他握手,他和蔼地笑着说:“你们辛苦了!”虽然彼此分别还不到五天,却似久别重逢,感到格外亲切。 他们一起开始了紧张的搜索,终于大获全胜,其余的三个燃烧室和重要零部组件的残骸也都找到了。尽管这五天来,大家都没洗过脸、刷过牙,但搜索成功的喜悦,早已把疲劳赶到九霄云外了。大家说着、笑着,满载着“宝贝”连夜赶回了指挥所。 任新民和同事们察看着四个分机的燃烧室,“物证”确凿,终于查清了故障原因,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此次进入落区搜寻残骸真是太值了。

任新民的故事 作者简介

谭邦治,研究员。发表科技论文、报告140余篇,参加编写《世界导弹与航天工业要览》《航天入门必读》《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新世纪百科知识金典》《两弹一星元勋传》《任新民院士传记》等图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