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王安石文化丛书:王安石与故里临川

王安石文化丛书:王安石与故里临川

作者:饶媛兰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3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47.6(7.0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王安石文化丛书:王安石与故里临川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0134299
  • 条形码:9787210134299 ; 978-7-210-1342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王安石文化丛书:王安石与故里临川 内容简介

  抚州临川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称。这里孕育了众多的文化名人,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王安石就是一位从临川走出去的乡贤,并自称为“王临川”。  王安石缱绻临川,情系临川,这是他的亲情所致,这是他的孝道使然。  《王安石与故里临川》的特点就是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信息文献资料,加以评述,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示王安石与故里临川的渊源关系及精神风貌,是一部集资料性、学术性、研究性为一体的著作。在结构上分为四章十二节,严谨紧凑,层次分明。在内容上分为四大板块:一是充分利用收集到的王氏家族的族谱资料,从王安石的家族渊源、支派繁衍、王氏才俊、结亲吴氏等方面阐述王安石家族的历史发展;二是从王安石与临川的亲缘关系、多次归里、结谊亲友、诗文故乡等方面展示王安石与临川割不断的家乡情怀;三是从王安石家族后裔在抚州域内聚居的分布状况、建村历史、宗庙祠堂、古迹遗存等方面阐述王安石家族后裔的枝繁叶茂及祭祀文化。新发现的几则祭祀礼仪、祝文、家规等文献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四是从故里临川的乡人学者缅怀纪念荆公、学习研究荆公、展馆讲解、名人题颂等方面展示对荆公的景仰之情。认定清代金溪人蔡上翔所著《王荆公年谱考略》是我国古代研究王安石的一部重要学术专著。近几十年,故里临川的几项重大的纪念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所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精彩纷呈,让人耳目一新。

王安石文化丛书:王安石与故里临川 目录

**章 临川王氏家族
**节 自太原迁居临川
第二节 临川王氏才俊
第三节 结亲金溪吴氏

第二章 明月照我还故里
**节 王安石多次探亲故里临川
第二节 王安石与临川乡贤的交谊
第三节 王安石诗文中的家园情怀

第三章 枝繁叶茂赣抚地
**节 抚州域内王氏家族聚居地
第二节 王氏家族宗祠及祭祀活动
第三节 与王安石相关的遗迹遗存

第四章 乡人缅怀王荆公
**节 临川历代乡贤对王安石的评颂
第二节 王安石研究会的成立及研究活动
第三节 熙丰楼里说荆公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王安石文化丛书:王安石与故里临川 节选

  十一月颁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水利,开垦废田荒地,疏浚河道。修建圩堤,受益户出工出料,兴修较大工程,官府贷款资助。农田水利法的推行,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农田灌溉面积大大增加,熙宁三年至九年共修水利10793处,受益达363000顷。  熙宁三年(1070)十二月,颁布维持社会秩序的“保甲法”:农户十户一保,五十户一大保;两丁以上人家出一丁,农闲练兵,平时维持社会秩序,战时征集入伍。大保每夜五人在保内巡警,有盗贼、杀人、放火,如知不告者按法认罪。保甲法的推行,既维护了社会治安,又寓兵于农,减少募兵,节省军费开支。  熙宁四年(1071)十月,改组太学,实行“三舍法”:三舍法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分等递升。上舍生的考试成绩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在科举之外,开辟了另外一条选拔人才的道路,从而拓宽了人才上进之路,避免了科举“一考定终身”。  同时,已在开封管辖的州县试行一年的“免役法”正式向全国颁布。改变过去那种不顾农民农事需要、强迫大批农民长期服役的办法,让农民按贫富等级缴纳免役钱,由官府雇人服役。原先不服差役的特权户按等级减半出钱,称助役钱。这样就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生产力,也有利于官府统筹劳役,避免了强抓硬派、造成贻误农时甚至为赔偿官家物资损失而家破人亡的悲剧。  熙宁五年(1072)三月,“市易法”在京城开始推行,之后又在扬州、常州、广州等重要城市推行。在这些大城市设立“市易务机构”,收购市场上不易销售的货物;缺货时,由商贩们以产业金银作押,向市易务赊购贩卖,半年或一年之后,加一两分利息归还。这样,既限制了大商人操纵市场,防止哄压物价,又稳定了市场,达到改善国家的财政收入。  熙宁五年(1072)八月,“方田均税法”正式向全国颁布。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的好坏分为五等,然后将田亩数量、等级、人口等登记造册,再按田亩数量和等级确定税额交税。这有效地防止豪绅兼并土地后隐产漏税、贫苦农民产去税存的现象发生。  熙宁七年(1074)七月,相继推行了改革军队的“保马法”和“将兵法”。“保马法”就是奖励养马,自愿养马者,每户可以到国家养马场领养一两匹马。养得好的有奖励,养坏了,养马者自己负责,养马户可以免除国家的一些赋税。这样,就扩大并保证了战马来源。  “将兵法”就是改革以前“更戍法”中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而导致的军纪松弛、战斗力弱的弊端而采取的新措施。裁减兵员,淘汰老弱残兵,加强军队训练,在军队中提拔训练将官。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强化军队作战能力。  从熙宁二年(1069)到熙宁七年(1074),在这短短的六年时间里,推出了从经济到政治,从军事到教育,几乎包括了封建社会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的改革措施。  在推行变法过程中,由于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再加上变法派内部产生了分裂,导致王安石在熙宁末年两起两罢相,*终退隐江宁。哲宗元祐元年(1086),王安石因病去世,享年66岁,卒赠太傅,谥号“文”。  王安石不仅以其政治革新的成就和思想学说的创新而影响深远,更以其文学成就彪炳千秋。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撰写了众多的记、论、书信、杂著和碑文。  王安石的散文朴实务实,讲究逻辑严密,追求简洁峻切,短小精悍的主题形式和劲健雄伟、气雄词峻的语言,形成自己特有的简劲峭拔的文风,为历代文学评论家所推崇。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评价道:“愚谓荆公古文,直逼昌黎,宋人不敢望其肩项。”故而被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散文的**个特点是立意高远,颇有见地,时常表露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如他的《游褒禅山记》是一篇通过记游而说理的散文,是历代游记中的精品。

王安石文化丛书:王安石与故里临川 作者简介

  包伟民,男,浙江宁波市人。1988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杭州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宋史、中国古代经济史及东南区域史等方面。代表作有《宋代城市研究》《陆游的乡村世界》等专著十余部;主持编纂《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龙泉司法档案选编》五辑96册(2012-2018)等珍贵文献;主编《唐宋历史评论》系列专刊;近十年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    饶媛兰,女,江西临川人,抚州市王安石纪念馆副馆长,文博馆员。先后在《中国民族博览》《南方文物》《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6篇。2020年,主持并完成省级课题“抚州域内王安石家族祭祀文化研究”。2019年,论文《传承孝道性情中人——王安石孝道精神与家国情怀探析》获得抚州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高琦,男,江西东乡人,东华理工大学退休教师,副教授,临川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汤显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先后在《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50多篇。主要著作有有《临川文学史》《永远的汤显祖》等。论著《临川文学史》获江西省教育厅、省社联三等奖,省文艺学会特等奖,论文《“方阵构想”及其对学报编辑工作的指导意义》获江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一等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