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第三版)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第三版)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48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65.6(8.3折) 定价  ¥7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第三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567734
  • 条形码:9787030567734 ; 978-7-03-056773-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第三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物理化学》(第六版)(科学出版社,2018年3月)的配套教学指导书。本书共14章,包括气体,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函数规定值,统计力学基本原理,混合物和溶液,化学平衡,相平衡,化学动力学,基元反应速率理论,几类特殊反应的动力学,电化学,界面现象,胶体化学。各章包含学习要求、内容提要、习题解答、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等内容。在习题解答部分,对《物理化学》(第六版)中的全部习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本书的很后收集了1995~2005年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14份物理化学真题及解析。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第三版) 目录

目录
《南开大学近代化学教材丛书》序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第1章 气体 1
一、学习要求 1
二、内容提要 1
三、习题解答 2
第2章 热力学**定律 10
一、学习要求 10
二、内容提要 10
三、习题解答 11
四、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39
第3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46
一、学习要求 46
二、内容提要 46
三、习题解答 49
第4章 热力学函数规定值 85
一、学习要求 85
二、内容提要 85
三、习题解答 86
四、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94
第5章 统计力学基本原理 106
一、学习要求 106
二、内容提要 106
三、习题解答 109
四、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127
第6章 混合物和溶液 131
一、学习要求 131
二、内容提要 131
三、习题解答 135
四、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158
第7章 化学平衡 166
一,学习要求 166
二、内容提要 166
三、习题解答 169
四、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196
第8章 相平衡 204
一、学习要求 204
二、内容提要 204
三、习题解答 207
四、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224
第9章 化学动力学 231
一、学习要求 231
二、内容提要 231
三、习题解答 233
四、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281
第10章 基元反应速率理论 288
一、学习要求 288
二、内容提要 288
三、习题解答 290
第11章 几类特殊反应的动力学 300
一、学习要求 300
二、内容提要 300
三、习题解答 302
四、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308
第12章 电化学 315
一、学习要求 315
二、内容提要 315
三、习题解答 318
四、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340
第13章 界面现象 345
一、学习要求 345
二、内容提要 345
三、习题解答 346
四、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358
第14章 胶体化学 364
一、学习要求 364
二、内容提要 364
三、习题解答 365
四、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368
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真题及解析 371
一、2005年综合化学试卷物理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371
二、2005年试卷及答案 373
三、2004年试卷及答案(A) 379
四、2004年试卷及答案(B) 385
五、2003年试卷及答案(A) 389
六、2003年试卷及答案(B) 394
七、2002年试卷及答案 398
八、2001年试卷及答案 403
九、2000年试卷及答案 409
十、1999年试卷及答案 413
十一、1998年试卷及答案 418
十二、1997年试卷及答案 422
十三、1996年试卷及答案 426
十四、1995年试卷及答案 430
展开全部

物理化学学习指导(第三版) 节选

第1章 气体 一、学习要求 (1)理解理想气体的概念,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有关计算。 (2)熟练掌握分压定律及有关计算。 (3)了解实际气体的液化、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实际气体临界点特征。 (4)掌握实际气体范德华状态方程及有关计算。 (5)会查压缩因子图求算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 (6)掌握实际气体普遍化状态方程及有关计算。 二、内容提要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是指分子本身不占空间,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的气体。理想气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表明理想气体的压力(p)、体积(V)、温度(T)和物质的量(n)之间的关系式因为n=m/M(m为理想气体质量,M为摩尔质量),上式可写成气体的密度应用以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时,必须注意两点: (1)严格说它只适用于理想气体,实际气体只有在低压、高温时才近似适用。 (2)R是摩尔气体常量,根据p和V的单位不同,R可选用相对应的单位。 2.道尔顿分压定律 道尔顿(Dalton)通过实验发现:在理想气体混合物中,若各组分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混合理想气体的总压p等于各组分气体分压pi之和。所谓分压,就是混合气体中某组分单独存在,并且有与混合气体相同的温度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即 上式表明各组分的分压可由该组分的摩尔分数与总压的乘积来获得。 3.实际气体的液化和临界点 实际气体在临界温度(tc)以下通过加压可以使其液化。理想气体不能液化。临界温度。是实际气体能够液化的*高温度。在临界点时有相应的临界压力户。和临界摩尔体积,临界参数可通过实验测定,各种实际气体的临界参数已列入数据手册,可查得。 4.实际气体的范德华方程 1873年,范德华(van der Waals)研究了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产生偏差的两个因素——分子本身占有体积和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并引入了两个校正项和。 适用于1mol气体的范德华方程可表示为对物质的量为的气体,将代入得范德华常数a0,b0可由实验测定,也可通过测定临界参数求得。各种实际气体的a0,b0可从数据手册查得。已知a0,b0后可用范德华方程进行实际气体的p,V,T的求算。可看出,易液化气体,a0较大,较高,TB较大,通常在室温之上;难液化的气体,a0较小,Tc较低,TB也较低。 5.实际气体的普遍化状态方程 式中,Z称为压缩因子,可从压缩因子图查得。查得Z,可用方程进行实际气体的p-V-T之间的求算。对于实际气体,Z可以小于1,也可以大于1。对于理想气体Z=1。 三、习题解答 1-1 两种理想气体A和B,气体A的密度是气体B的密度的两倍,气体A的摩尔质量是气体B的摩尔质量的一半。两种气体处于相同温度。计算气体A与气体B的压力比。 解 1-2 在11dm3容器内含有20g Ne和未知质量的H2。0℃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为0.002g cm-3。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和压力以及H2的质量。 解 1-3 在含有10g氢气的气球内需要加入多少摩尔氩气,才能使气球停留在空气中(气球的质量等于相同体积的空气的质量)?假定混合气体是理想气体,气球本身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已知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9g mol-1。 解 根据,有要使,应有,而解得 1-4 当2g气体A被通入25℃的真空刚性容器内时产生105Pa压力。再通入3g气体B,则压力升至1.5×105 Pa。假定气体为理想气体,计算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比MA/MB。 解 因为,所以则 1-5 当nmol的氮气被通入温度为T的2dm3容器时产生0.5×105Pa压力。再通入0.01mol氧气后,需要使气体的温度冷却至10℃,才能维持气体压力不变。计算n和T。 解 根据,则有(1)解得代人式(1)得 1-6 两个相连的体积相等的容器内都含有氮气。当它们同时被浸入沸水中时,气体的压力为0.5×105Pa。如果一个容器被浸在冰和水的混合物中,而另一个仍浸在沸水中,则气体的压力为多少? 解 氮气为体系, 始态i时(1) 终态f时 (2) 根据质量守恒右式(1)=式(2),则 1-7 25℃时,纯氮气在高度为0处的压力等于1×105Pa,在高度为1000m处的压力等于9×104 Pa。含80%氮气的空气中氮的分压在高度为0处等于8×104 Pa。计算:(1)空气中氮在高度为1000m处的分压;(2)空气中氧在高度为1000m处的分压,两种情况的温度均为25℃。 解 (1)根据气压公式 在1000m处 (2)含N2 80%的空气在高度为0处总压为 在1000m处 1-8 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m-b) =RT,推导出该气体的dp/dz的表示式,式中,p是气压,z是高度。 解 在重力场中,气体的压力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设有一薄层气体,离地面高度为z。令此薄层气体的厚度为dz,质量为dm,截面积为A。此薄层受来自其下面气体的压力p的向上力,受来自重力(dm)g和其上面气体的压力(p+dp)的总向下力。因为气体处于力学平衡,所以两种作用力相等,即 (1) 气体状态方程 (2) 将式(2)代入式(1)得 1-9 氧气钢瓶*高能耐压为150×105Pa。在20dm3的该氧气钢瓶中含1.6kg氧气.氧气的温度*高可达多少才不致使钢瓶破裂? 解 实际气体需使用范德华方程,查《物理化学》(第六版)(上册)附录七得氧气的范德华常数为 又 由得 若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则 1-10 两个相连的容器,一个体积为1dm3,内装氮气,压力为1.6×105N m-2;另一个体积为4dm3,内装氧气,压力为0.6×105N m-2。当打开连通旋塞后,两种气体充分均匀地混合。试计算:(1)混合气体的总压;(2)每种气体的分压和摩尔分数。 解 1-11 试证明服从Dieterici方程的气体的临界压缩因子Zc与气体的种类无关,其值等于2/e2。 证 Dieterici方程为(1) 在临界点处有 将式(1)对Vm微分得(2) 在Tc处有 得(3) 将式(2)对Vm微分得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