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环境规划与管理(孟伟庆 )(第2版)

环境规划与管理(孟伟庆 )(第2版)

作者:孟伟庆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12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59.9(7.5折) 定价  ¥7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环境规划与管理(孟伟庆 )(第2版) 版权信息

环境规划与管理(孟伟庆 )(第2版) 本书特色

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是环境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环境管理与规划(第2版)》是在 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框架基本保持了原书的结构,并根据近年环境管理与规划在理论、技术、方法、时间等领域的进展,对原书相关内容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环境管理与规划(第2版)》系统地阐述了环境管理与规划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阐述了我国环境管理思想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对改革后全新的环境管理体制机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以欧美日等 为例,介绍国外环境管理的实践和经验;并对区域、流域、城市、资源、生态保护及环境风险的环境管理进行了论述;结合重要的 环境问题,叙述 社会及我国对 环境问题的管理活动。环境规划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书中介绍了环境规划的基本原理、一般程序和主要内容,并吸收了全新的研究成果,提高教材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环境规划与管理(孟伟庆 )(第2版) 内容简介

《环境规划与管理》(第二版)针对环境类、地理及资源环境等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结构与特点,系统地阐述了环境管理与规划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全书分为两篇。**篇介绍环境管理的内容,包括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我国环境管理的体制和国外经验,并对区域、废弃物、自然资源、企业和风险的环境管理进行了详细论述;第二篇介绍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并且吸收了全新的研究成果,提高教材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另外,编者还制作了与本书配套的教学课件,使用本书的高校教师可到化学工业出版社教学资源网(www.cipedu.com.cn)免费下载。本书内容新颖、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环境生态工程、地理学、管理科学等专业的本科生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研究人员和政府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参考。

环境规划与管理(孟伟庆 )(第2版) 目录

第1篇环境管理篇
导言2

1绪论3
1.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3
1.1.1环境问题3
1.1.2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9
1.1.3环境问题的实质12
1.2环境管理的基本问题13
1.2.1环境管理的概念13
1.2.2环境管理的特点14
1.2.3环境管理的任务15
1.2.4环境管理的主体和对象17
1.2.5环境管理的内容19
1.2.6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21
1.3环境管理学的形成和学科定位25
1.3.1环境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25
1.3.2环境管理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27
1.3.3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的关系28
本章内容小结28
思考题29

2中国的环境管理30
2.1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30
2.1.1**阶段(1972—1988年)30
2.1.2第二阶段(1989—1998年)31
2.1.3第三阶段(1999—2008年)32
2.1.4第四阶段(2009年至今)32
2.1.5我国环境管理的变化特征33
2.1.6未来的改革目标34
2.2中国的环境管理机构35
2.2.1中国环境管理机构的变迁35
2.2.2中国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能38
2.2.3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的改革41
2.3中国环境管理的主要政策44
2.3.1“保护优先”政策44
2.3.2“预防为主”政策44
2.3.3“综合治理”政策44
2.3.4“公众参与”政策45
2.3.5“损害担责”政策45
2.4中国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45
2.4.1《宪法》中有生态环境保护的规范45
2.4.2其他部门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规范46
2.4.3综合性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47
2.4.4生态环境保护单行法47
2.4.5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47
2.4.6立法和司法机关的适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规范的解释47
2.4.7地方性生态环境保护法规、规章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规范48
2.4.8我国参加的国际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规范48
2.4.9环境标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规范48
2.5中国环境管理的制度48
2.5.1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制度49
2.5.2环境行政许可制度50
2.5.3环境标准制度50
2.5.4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制度50
2.5.5环境保护税制度52
2.5.6环境事故报告制度52
2.5.7源头和特定区域保护制度53
本章内容小结54
思考题55

3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56
3.1环境管理技术方法的基础保证56
3.1.1环境监测56
3.1.2环境标准体系59
3.1.3环境统计63
3.1.4环境评价65
3.2环境管理的实证方法68
3.2.1实验方法68
3.2.2问卷调查方法70
3.2.3实地研究方法72
3.2.4案例研究方法73
3.3环境信息系统73
3.3.1环境信息及其特点73
3.3.2环境信息系统分类74
3.4环境规划75
本章内容小结75
思考题76

4区域环境管理77
4.1城市环境管理77
4.1.1城市环境的特征77
4.1.2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78
4.1.3城市环境问题的环境效应79
4.1.4城市环境管理的内容和方法81
4.2农村环境管理83
4.2.1农村环境问题及其特点83
4.2.2我国农村环境管理发展历程86
4.2.3我国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及职能86
4.2.4农村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87
4.3流域环境管理88
4.3.1流域环境问题及其成因88
4.3.2中国与国外流域环境管理体制的对比89
4.3.3流域环境管理方法和途径92
4.4区域开发环境管理93
4.4.1区域开发行为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其特征93
4.4.2区域开发行为环境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94
本章内容小结95
思考题96

5废弃物环境管理97
5.1大气环境管理98
5.1.1气体废物的特征98
5.1.2当前中国大气环境的突出问题98
5.1.3中国大气环境管理的发展100
5.1.4中国大气环境管理的体制及改革101
5.1.5大气环境管理的标准104
5.1.6大气环境容量管理和总量控制105
5.1.7大气污染源管理106
5.2水体环境管理107
5.2.1水体废物的概况107
5.2.2当前中国水环境的状况109
5.2.3中国水污染防治发展历程109
5.2.4中国水环境管理的体制及改革110
5.2.5水环境管理的标准112
5.2.6水环境污染总量控制114
5.3固体废物管理115
5.3.1固体废物的概念和特征115
5.3.2当前中国固体废物的产生现状115
5.3.3固体废物管理理念的发展116
5.3.4中国的固体废物管理117
本章内容小结121
思考题122

6自然资源环境管理124
6.1土地资源管理125
6.1.1土地资源和土地资源管理概述125
6.1.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125
6.1.3我国土地资源及其管理的现状和问题126
6.1.4加强我国土地资源环境管理的途径和方法127
6.2森林资源管理130
6.2.1森林资源概述130
6.2.2我国森林资源及其管理的现状和问题131
6.2.3加强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对策132
6.3草原资源管理133
6.3.1草原资源概述133
6.3.2我国草原资源及其管理的现状和问题133
6.3.3加强我国草原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对策135
6.4海洋资源环境管理137
6.4.1海洋资源及其环境问题137
6.4.2海洋资源环境管理的途径和方法138
6.5水资源环境管理140
6.5.1水资源概况140
6.5.2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140
6.5.3水资源环境管理的途径和方法141
6.6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143
6.6.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价值作用143
6.6.2生物多样性现状144
6.6.3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144
6.6.4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的措施145
本章内容小结146
思考题147

7企业环境管理148
7.1政府对企业的环境监督管理148
7.1.1政府对企业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特点149
7.1.2政府对企业环境管理的途径和方法149
7.2企业自身的环境管理150
7.2.1企业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特点150
7.2.2企业环境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51
7.2.3企业环境管理的途径和方法152
7.3企业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154
7.3.1公众参与的概念和类型155
7.3.2中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面临的问题156
7.3.3美国公众参与政策的经验157
7.3.4中国公众参与的完善途径158
7.4企业环境管理的手段159
7.4.1清洁生产159
7.4.2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160
7.4.3环境标志162
本章内容小结166
思考题166

8国外环境管理167
8.1美国环境管理167
8.1.1美国的环境管理体制167
8.1.2美国环境管理的主要政策和措施171
8.1.3美国环境管理的特点174
8.2欧盟环境管理174
8.2.1欧盟的环境管理机构及其职能175
8.2.2欧盟环境管理的主要政策和措施179
8.2.3欧盟环境管理的主要特点181
8.3日本环境管理182
8.3.1日本的环境管理体系183
8.3.2日本环境管理的特点184
本章内容小结188
思考题188

9环境风险管理189
9.1环境风险管理简介190
9.1.1环境风险的概念190
9.1.2环境风险管理的概念190
9.1.3环境风险评估190
9.2环境风险管理的方法193
9.2.1环境风险源管理193
9.2.2区域环境安全规划194
9.2.3环境风险应急管理194
9.2.4环境污染事后评估及环境修复195
9.3国内外环境风险管理实践195
9.3.1国外环境风险管理的经验195
9.3.2中国环境风险管理的发展197
9.3.3中国环境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198
9.3.4中国环境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途径200
本章内容小结201
思考题202

10全球环境管理203
10.1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与特征203
10.1.1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203
10.1.2全球环境问题的特征204
10.2全球环境管理的主体和方法205
10.2.1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角色205
10.2.2跨国公司的角色206
10.2.3公民社会组织的角色207
10.2.4当前全球重要的国际环境保护条约207
10.3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211
10.3.1中国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合作211
10.3.2中国跨国公司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现状211
10.3.3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现状212
10.3.4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建议212
10.4全球环境管理的挑战和趋势213
10.4.1全球环境管理的挑战213
10.4.2全球环境管理的趋势214
本章内容小结215
思考题216

第2篇环境规划篇
导言218

11环境规划概述219
11.1环境规划简介219
11.1.1环境规划的概念219
11.1.2环境规划的作用220
11.1.3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220
11.2环境规划的原则、类型和特征221
11.2.1环境规划的原则221
11.2.2环境规划的类型222
11.2.3环境规划的特征224
11.3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225
11.3.1环境承载力225
11.3.2可持续发展与人地系统227
11.3.3复合生态系统229
11.3.4空间结构理论230
11.3.5生态经济学理论230
11.4环境规划的发展和完善231
11.4.1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231
11.4.2我国环境规划工作取得的进展232
11.4.3我国环境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232
11.4.4我国环境规划工作的完善233
11.5环境规划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234
11.5.1编制环境规划的工作计划234
11.5.2环境、经济和社会现状调查与评价235
11.5.3环境预测分析237
11.5.4确定环境规划目标237
11.5.5提出环境规划方案239
11.5.6环境规划方案的申报与审批239
11.5.7环境规划方案的实施239
本章内容小结240
思考题240

12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241
12.1环境调查与评价方法241
12.1.1环境特征调查与生态登记方法241
12.1.2污染源调查与评价方法242
12.1.3环境质量评价方法246
12.2环境预测方法249
12.2.1环境预测249
12.2.2社会经济发展预测251
12.3环境决策方法252
12.3.1环境规划的决策分析252
12.3.2环境规划的决策分析技术方法254
本章内容小结255
思考题255

13大气环境规划256
13.1大气污染概述256
13.1.1大气污染256
13.1.2大气污染源与污染物256
13.2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257
13.2.1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257
13.2.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258
13.2.3大气影响预测258
13.2.4大气环境目标与指标体系261
13.2.5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261
13.2.6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263
本章内容小结265
思考题266

14水环境规划267
14.1水环境规划概述267
14.1.1水资源267
14.1.2水污染268
14.1.3水环境规划类型269
14.2水环境规划的内容270
14.2.1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70
14.2.2水环境功能区划272
14.2.3水环境影响预测272
14.2.4水环境目标与指标体系275
14.2.5水污染总量控制276
14.2.6水环境规划的措施278
本章内容小结281
思考题281

1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282
15.1固体废物概述282
15.1.1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282
15.1.2固体废物污染的危害283
15.2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的内容284
15.2.1固体废物现状调查与分析284
15.2.2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284
15.2.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的目标与指标体系285
15.2.4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对策286
本章内容小结287
思考题287

16噪声污染控制规划288
16.1噪声概述与声的度量288
16.1.1噪声的概念、分类与特征288
16.1.2声的度量289
16.2噪声污染控制规划290
16.2.1噪声现状调查与分析290
16.2.2声环境功能区划290
16.2.3噪声污染预测291
16.2.4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目标292
16.2.5噪声污染控制措施292
本章内容小结293
思考题293

17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94
17.1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的内涵294
17.2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的内容295
17.2.1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295
17.2.2生态功能区划296
17.2.3生态影响预测296
17.2.4生态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296
17.2.5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的措施297
本章内容小结300
思考题301

18环境规划的实施与管理302
18.1环境规划的实施302
18.1.1国内环境规划的实施302
18.1.2国外环境规划的实施304
18.2环境规划的评估与考核305
18.2.1国内环境规划评估与考核306
18.2.2国外环境规划评估与考核306
本章内容小结307
思考题307

主要参考文献308
展开全部

环境规划与管理(孟伟庆 )(第2版) 作者简介

孟伟庆,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系主任,硕士生导师(环境科学、生态学方向),目前主要从事海岸带区域环境变化、生态空间规划与生态修复、湿地生态学、城市绿地生态、碳排放估算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常年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自然资源学原理、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等课程。现为环境科学专业负责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天津市生态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2010、2012年分别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二等奖;2013年入选天津市高校第二批优 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14年入选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近几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委重点项目等各类项目20多余项,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生态学报”等期刊发表科研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多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