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法治保障研究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法治保障研究

作者:张立哲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4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61.6(7.0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法治保障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0449435
  • 条形码:9787550449435 ; 978-7-5504-4943-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法治保障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框架机制、法治实践、制度示范探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保障方案,对解决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法治保障研究 内容简介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形成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探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法治保障方案,对解决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法治保障研究》聚焦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框架机制,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地方法治保障实践进行分析,构建一个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相适应的法治保障框架;二是法治实践,在宪法框架下以行为法和组织法论证区域法治合法性,对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同样问题的解决,具有普遍性意义;三是制度示范,成渝地区在协同立法、协同协议基础上,开展协同监督、协同代表、联合执法,打造国内乃至国际区域经济法治化样板,为区域协同提供制度范本。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法治保障研究》是积极响应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等着眼于新发展阶段、经略西部腹地、完善区域布局、促进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的研究成果。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法治保障研究 目录

**章 导言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二、国内外成渝地区经济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第二章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法治保障的意义研究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
二、成渝区域发展理念符合法治的价值功能与目标追求
三、法治保障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必要性与重大意义

第三章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法治保障的法理研究
一、法治概念的三个属性
二、法治实践的三组关系
三、法治保障的三个特征

第四章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法治保障的比较研究
一、英国区域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的经验与启示
二、美国区域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的经验与启示
三、日本区域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的经验与启示
四、欧盟区域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的经验与启示
五、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的经验与启示
六、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的经验与启示

第五章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法治保障的基本架构
一、沟通协调机制
二、信息共享机制
三、利益均衡机制
四、政府间纠纷解决机制
五、民商事纠纷解决机制

第六章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法治保障的效果评价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法治保障的指标体系
二、重要经济中心建设法治保障及其效果评价
三、科技创新中心法治保障及其效果评价
四、改革开放新高地法治保障及其效果评价
五、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法治保障及其效果评价
六、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法治保障的主要内容
一、交通设施方面
二、现代产业体系方面
三、协同创新方面
四、国土空间方面
五、生态环境方面
六、体制创新方面
七、公共服务方面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法治保障研究 节选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法治保障研究》:  三、法治保障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必要性与重大意义  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提出以来,成渝两地就不断加强各方面合作。新时代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区域协同发展理念,着力突出成都、重庆两个中心城市在成渝地区区域发展中的领头带动作用,促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成渝两地加快合作与协同发展步伐。进入社会主义历史发展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新时代为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中,必须把法治建设作为我国奋斗的目标。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法律制度建设是新时代加快区域法治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成渝地区区域法治化水平的有力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法治保障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有重大意义与价值,两地应在协同打造区域法治、法律服务、监管安全、法治人才共同体方面协同发力。  1.成渝两地加强法治建设领域合作交流,协同打造“区域法治共同体”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新时代国家协调区域发展而提出的国家战略,将成为继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之后的第四大增长极。重庆市和四川省同属巴蜀文化区,不仅地理位置相邻,而且有相似的历史文化渊源和饮食文化,因而两地人文相通、情感相融。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后,成渝两地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协同发展。成渝两地在区域协同发展中,不断加强法治建设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协同打造“区域法治共同体”。  加强成渝两地法治建设领域合作交流,一是要加强区域间行政立法建设与协作。所谓行政立法,主要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根据人民的利益需求和行政管理活动的需要进行的立法活动。加强成渝地区行政立法建设,要坚持国家区域协同发展指导思想,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规划。成渝协调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加强区域法治化建设和法治化保障,尤其要加强成渝区域在市场化运作、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的立法协作,在不断发展完善中逐渐建设与成渝区域协调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与规章制度。从2019年始,重庆市司法行政系统累计完成《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等15部法规规章草案的立法审查,修改废止政府规章8部、市政府规范性文件177件;调整、取消和下放部门间行政权力1913项。二是要加强区域发展法治保障的宣传力度。成渝地区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崛起和成渝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是继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之后的第四大发展区域。要吸引更多的企业人驻该区,首要的就是加强区域法治保障的宣传力度。要整合川渝两地媒体资源,不断开展成渝地区协同发展法治保障宣传活动,让该区人民知法、懂法、用法,为成渝地区区域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三是要加强成渝两地法治监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由于是新兴的国家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在法律的建立、运用方面还不太成熟,因此有极大的必要对成渝法治进行监督。在两地发展规划中,逐步建立川渝两地法治监督协同机制,在区域间定期开展区域发展营商环境的市场监督,净化区域间营商环境。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进一步发展打造良好法治环境。四是要加强区域政府法治工作协同。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支撑下,政府都是网上办公。通过开展区域间法治政府的建设与评估,及时了解区域政府法治发展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信息共享与法治共建机制,提高区域政府间法治化合作水平。五是要增强成渝区域法治化研究。成渝两地有多所著名高校,依托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的高校教师队伍以及优秀青年学生,在参考和借鉴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同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后,通过举办关于成渝地区区域协同发展法治化保障的中高端学术论坛,听取来自学界不同专家学者的意见与建议,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区域法治化发展平台,提升成渝两地法治化建设水平、建设成渝两地“区域法治共同体”。  2.成渝两地加强法律服务领域合作交流,协同打造“法律服务共同体”  法律服务,通常来讲,是指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法律活动而提供的专业服务。从法律层面上讲,法律服务是在法律调整之后出现的,随着法律调整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受到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法治保障,离不开法律服务的发展,成渝区域协同发展,就要实现区域法律服务一体化。  **,坚持区域服务供给一体化。成渝两地作为区域协同发展的中心,在区域协同发展中起着领头羊作用,将四川法律网络与重庆法律网络合网,,可有效扩大两地法律资源数据库,实现两地共建共享共用法律服务案例数据库。2020年6月,重庆市委政法委与四川省委政法委联合印发《关于提升区域一体化执法司法水平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成渝两地加强执法司法协作、促进区域法律合作、强化法律资源共建共享等提供法律指导。在法治合作方面,优化法律服务供给,努力在法律服务、高端法律服务等方面实现区域法律服务一体化,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法律服务。第二,提升成渝区域内重大工程项目法律协同服务水平。2021年1月1日上午十点,重庆、成都两地同时发出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号**趟列车。中欧班列(成渝)号肩负积极探索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是成渝两地打造的合作共建、高效运营的新发展模式。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成渝两地会引进多项重大工程和吸引大型企业入驻该区,因此,为保障区域经济法治化发展,成渝两地应协同推进重大工程法律协同服务。为顺应区域更高质量发展,两地组建了专业法律服务团队,这些专业性团队运用法律知识可以为出渝出川工程、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建设发展高地等成渝地区重大工程提供便捷有效的法律服务。成渝地区重大工程项目法律协同服务在发展壮大中将助推形成西部法律服务产业聚集群。第三,建立成渝边界区域调解协作工作机制。川渝两地同属我国西部内陆地区,从地理位置看,两地相邻,再加上有着相似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饮食习惯,因而两地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有着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从多个角度看,两地协调发展应较为顺利,但是在面临一些突发问题时,为更好应对,还需要建立川渝边界调解协作机制,探索建立成渝两地商事调解中心,探索构建跨区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和风险防控联防联调联动机制,不断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法治保障新模式,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高效法律保障。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法治保障研究 作者简介

  张立哲,法学博士,副教授,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国家高端智库)研究员,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家治理。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省部级智库刊发决策咨询报告36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主持横向课题11项、党委政府委托项目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公开发表论文33篇,参编教材及各类蓝皮书4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