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虚拟社区感、承诺和知识贡献 : 理论、实证与案例

虚拟社区感、承诺和知识贡献 : 理论、实证与案例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08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8.5(7.5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虚拟社区感、承诺和知识贡献 : 理论、实证与案例 版权信息

虚拟社区感、承诺和知识贡献 : 理论、实证与案例 内容简介

为丰富虚拟社区中知识贡献影响因素的理论成果,本书对顾客参与虚拟社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探索性研究。首先,对国内外有关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本书介绍了虚拟社区的概念、作用及挑战,并对顾客在虚拟社区中产生的虚拟社区感、承诺等心理状态和知识贡献这一个体行为进行了综述,发现现有研究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对虚拟社区情境下虚拟社区感、承诺和知识贡献展开系统理论框架研究以及实证研究,缺乏承诺驱动社区成员知识贡献的机制研究,知识贡献的测量方法不够精准等几方面。基于此,提出研究视角和研究问题:研究虚拟社区感、承诺和知识贡献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机理,更重要的是,基于虚拟社区,研究承诺在虚拟社区感和知识贡献之间可能存在的中介作用。根据研究问题,本书还介绍了影响顾客心理和行为的相关理论:社会临场理论、关系强度理论及社会交换理论等,为后面分析虚拟社区情境下虚拟社区感对知识贡献的影响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书对虚拟社区情境下虚拟社区感-承诺-知识贡献之间的关系机理进行了分析。对虚拟社区感和承诺进行概念界定,并根据现有研究将虚拟社区感分为成员感、影响力和沉浸感,将承诺划分为情感承诺和算计承诺两个维度。随后构建了三个变量之间的影响机制模型,并对模型中的主要概念进行定义,给出变量之间相应关系的研究假设。很后,在实证研究层面,通过向小米社区的成员发放调研问卷,在调研问卷收集之后对得到的数据展开了简单和初步统计之后,利用大多数研究都采用的SPSS21.0和SmartPLS2.0软件对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主要包括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以及对数据的验证性因子分析,并对所提出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假设进行检验。进而,本书对通过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价和论述,并提出研究局限和不足,以及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未来展望和一些具体的建议。

虚拟社区感、承诺和知识贡献 : 理论、实证与案例 目录

章绪论1.1研究背景1.2研究问题提出1.3研究内容及意义1.4研究思路与方法1.5可能的创新点第2章文献回顾及评述2.1虚拟品牌社区的相关研究2.1.1虚拟品牌社区的内涵2.1.2虚拟品牌社区的作用与挑战2.2虚拟社区感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2.2.1虚拟社区感的内涵2.2.2虚拟社区感的维度划分2.2.3虚拟社区感对个体行为的影响2.3承诺及其在虚拟品牌社区中的应用2.3.1承诺的概念2.3.2承诺的维度划分2.3.3承诺在虚拟品牌社区中的应用2.4虚拟品牌社区中知识贡献的相关研究2.4.1虚拟品牌社区中知识贡献的定义2.4.2虚拟品牌社区中知识贡献行为形成机理2.4.3虚拟品牌社区中知识贡献的影响因素2.5总结和评述2.5.1研究现状总结2.5.2现有研究的局限和不足第3章模型、理论和假设3.1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3.2理论基础3.2.1社会临场理论3.2.2关系强度理论3.2.3社会交换理论3.2.4社会认知理论3.3研究假设3.3.1虚拟社区感和承诺3.3.2虚拟社区感和知识贡献3.3.3承诺和知识贡献3.3.4承诺的中介作用第4章研究设计4.1研究对象选择的原因4.2测量量表的确定第5章数据统计与分析5.1数据描述性统计5.1.1样本构成分析5.1.2描述性统计分析5.2信度和效度分析5.2.1信度分析5.2.2效度分析5.2.3相关分析5.3直接效应检验5.3.1检验方法5.3.2结构模型评价5.3.3假设检验5.4中介效应检验5.4.1检验方法5.4.2假设检验第6章结论、启示和展望6.1研究结论6.2研究启示6.2.1理论启示6.2.2实践启示
展开全部

虚拟社区感、承诺和知识贡献 : 理论、实证与案例 作者简介

姚山季,管理学博士,南京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社科优青、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现任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刘德文,管理学硕士,现为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