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瓯物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4-01
开本: 26cm 页数: 261页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37.8(4.3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瓯物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9634941
  • 条形码:9787549634941 ; 978-7-5496-349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瓯物 本书特色

本书为”瓯地乡愁”丛书之一,内容是介绍温州市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和世界温州人博物馆的重要藏品。温州市博物馆建馆六十多年,藏有书画、陶瓷等二十多个门类藏品四万多件,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瓯物》一书选取该馆所藏五十六件精品,分四个章节讲述每件藏品的前世传说和今生故事,让读者从中了解温州悠久的历史,展示温州人的生存智慧。

瓯物 内容简介

本书为“瓯地乡愁”丛书之一种,内容是介绍温州博物馆的珍贵文物,故书名曰《瓯物》。 温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温州市博物馆建馆六十多年,藏有陶瓷器、书画、文献资料、铜铁器、彩塑、木雕、漆器等二十多个门类藏品四万多件,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瓯物》一书就是选取该馆所藏多件精品,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百工竞美”“家国情怀”四个章节,讲述每件藏品的前世传说和今生故事。作者图文并茂,把古今诸事讲述得深入浅出,极具故事性、可读性,达到了让文物活起来的目的,让读者从中了解温州悠久的历史,展示温州人的生存智慧。

瓯物 目录

物华天宝


3 新石器时代有段石锛

从有段石锛,追溯温州先民源头

8 新石器时代晚期嵌玉漆器

是先民的权杖,还是祭祀用酒器

12 西周青铜器一铙一鼎一簋

它们的主人或是西周贵族

18 西周原始青瓷豆

揭开浙南石棚墓群神秘面纱

22 西汉虎纽青铜錞于

一件古代军乐器的悠远往事

26 西汉印纹硬陶双耳瓿

“解码”温州人文始祖东瓯王

30 三国瓯窑堆塑谷仓罐

古窑千年历久弥新

34 东晋独木舟

追寻温州的龙舟文化

38 东晋褐彩青瓷鸡首壶

一部东瓯史 半部在瓯窑

42 唐鸾雁花枝纹铜镜

印证温州“破镜重圆”习俗

46 唐褐彩双系青瓷罐

美人红妆色正鲜

52 北宋熙宁八年(1075)铜权

几多繁华几寸心 铜权轻轻告诉你


人杰地灵


58 清乾隆五十年(1785)重刻“墨池”题记碑

小城“墨池”故事多

062 东晋咸康四年(338)朱曼妻薛氏买地券

一件汉字演变的重要实证

066 明成化十三年(1477)谢康乐像碑拓片

永嘉太守谢灵运的诗与远方

072 南宋宗室赵子游墓志铭碑

赵匡胤五世孙的温州缘

078 南宋龙泉窑青瓷叶适墓志

青瓷龙泉另有一“宝”

082 元代选真寺记碑

一块石碑引出一个“明教遗址”

086 明《集云山樵诗画》图轴

追寻温州明代书法“集团军”

092 明王守仁《致谢源书》长卷

莫作寻常名迹论

098 明何白水墨《九畹华滋》图卷

兰心蕙质品自华

104 明嘉靖十八年(1539)张璁诰命

听一段“张阁老传说”

108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王沛敕命

一封敕命与永昌堡的故事

112 明隆庆二年(1568)陶明器

岁月更迭,不变的项乔文化

116 李鸿章题签《颐园春宴图》

竞羡神仙侣 名园共千古

120 清铜镏金头盔

谱写抗英名将卓著军功

126 清光绪五年(1879)《浙江温州府海防营汛图》

永嘉县令画的温州“机密地图”


百工竞美


132 五代吴越国阿育王漆塔

宋代温州漆器“全国**”

138 北宋瓯窑青釉褐彩蕨草纹执壶

混血的宝壶暗藏玄机

142 北宋水月观音菩萨青瓷坐像

一个与瓯窑相关的传承故事

146 北宋《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活字印刷残页

它,让权威专家兴味盎然

150 北宋木刻套色版画《蚕母》

现存*早的木刻套色版画

154 北宋水晶舍利小木塔

小木塔与小“米粒”

158 北宋彩塑观音菩萨立像

宝贝号称“东方维纳斯”

162 南宋绍兴七年(1137)三条桥瓦片

见证*早*孤独的廊桥

168 南宋磁州窑白釉黑彩花卉纹瓷罐

“藏宝罐”里的古代商标故事

172 元代龙泉窑青瓷玉壶春瓶

流光溢彩,尽显龙泉青瓷美

176 民国黄杨木雕《捉迷藏》摆件

朱子常与黄杨木雕的现代传承

180 民国彩石镶嵌《叶适像》挂屛

馆藏彩石镶嵌*早的实物依据

184 民国铁木结构脚踏弹棉机

弦舞飞花手艺高

188 民国瓯绣《飞霞胜景图》

针针线线皆关情

192 民国航海罗盘

追溯宋元时期辉煌造船业

196 魏敬先发绣孙中山像挂屏

一针一发亦是大外交


家国情怀


202 南怀瑾5封家书

流淌于信笺上的家国情怀

208 何朝育的绒线衣

为家乡捐款*多的慈善家

212 1970年代蜜蜂牌毛线和笔记本

小小物件,承载几多亲情乡谊

218 柬埔寨亲王赠品吴哥窟图案银盘

见证“八大王”胡金林再次创业

222 MegaBACE1000基因测序仪

走在基因科学前沿的温州人

226 民国《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识字课本

百岁老华侨的依依乡情

230 华侨胡允迪442封家书

讲述一个家族的欧洲奋斗史

236 民国描金粉彩龙凤纹瓷碗

一只碗和三个妈妈的故事

240 青田石雕狮子舞绣球摆件等

从木雕艺人到法国华人历史学家

246 现代骨雕龙舟《一帆风顺》

世博会中国馆一大“亮点”

250 任俐敏法国巴黎荣誉市民勋章

胸怀大格局发挥“侨”力量

254 潘世立海外华文教育杰出人士奖

架一座中意文化交流的桥梁

258 叶璐意大利歌剧音乐终身成就奖

温州女歌唱家的美丽嬗变


展开全部

瓯物 节选

新石器时代有段石锛 从有段石锛,追溯温州先民源头 在温州博物馆的历史厅内,有一批从乐清市白石街道杨柳滩遗址出土的石器,专家们判断它们的年代属于新石器时代,可以说是该馆馆藏古老的文物之一。 今天要说的这件“宝贝”,就是其中的一件有段石锛,寻找它的前世今生故事,或许能追溯到温州先民的源头。 前世传说 乐清杨柳滩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的有段石锛 石锛,是磨制石器的一种,通常是长方形、单面刃。有的石锛上端有“段”(即磨去一块), 称有段石锛,装上木柄可用于砍伐、刨土。石锛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 温州博物馆馆藏的这件有段石锛,是1984 年5 月21 日在当时的乐清县白石镇杨柳滩遗址中出土的。这件有段石锛,长12.5 厘米,刃宽4 厘米, 厚2.9 厘米。它的形状类似普通石锛,是长方的扁形物,器体较厚,正面平直,刃口锋利,斜削似刨刀状,这是与普通石锛相同之处。它的特殊之处在于背面,从刃口弧形向上,中间隆起有台阶,似一条横脊将背面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部较厚, 后部较薄,看起来像两个阶段。 杨柳滩遗址位于乐清市白石街道,属于河流冲刷形成的次生堆积遗址。1982—1986 年,在水下两三米深处陆续出土近200 件文物,有石器、青铜器、玉器、陶器和动物的牙齿、角、骨骼化石等,石器除常见的刀、锛、斧、凿、钺、戈、矛、镞外,还有犁状器、破土器和耘田器,可以分为农作、木作和渔猎工具三类,制作规范,琢磨精致。经专家判断,这件有段石锛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 或是由专门负责制造石器的工匠精心制作 考古学上把人类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时期称为史前时期,研究这一时期的考古学称为史前考古学。由于人类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相当长, 史前考古学研究的时限从二三百万年前人类诞生开始,直至文字发明,主要包括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其中,人类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时间从二三百万年前开始,到一万多年前为止。在这漫长的时间里, 人类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如我国的北京猿人、山顶洞人等。 人类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人类过着定居生活,磨制石器、陶器和纺织出现,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如浙江河姆渡、良渚文化原始人等。 这件有段石锛的石材是硅质泥岩,硬度不算高,便于加工磨制。它的颜色呈黑色,由于加工细腻,表面磨制得十分光滑,看起来非常精致。或许,它是由专门负责制造石器的工匠精心制作而成。 今生故事 验证温州先民从浙江北部迁徙而来 按照我国人类学家林惠祥的观点,有段石锛的形制有几种,根据精细程度和装柄便利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初级型、成熟型和高级型三个发展阶段类别。高级型有段石锛是用石锯将石锛的后部装柄处锯成深凹,使后段( 即装柄处) 比前段更薄,棱角整齐,精致又便于装柄。这种石锛在菲律宾*多,在广东、福建等地较少。但是,浙江、江苏等地发现的有段石锛多属这种样式,尤以良渚文化遗址为多见。 据温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专题丛书《温州古遗址》公布的数据,目前温州地区发现的聚落遗址多达110处,其中,新石器时代晚期24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先秦时期31处,先秦时期55处。这些遗址大多沿江沿海沿河分布,位于孤丘形小山上,远处有大山,以便获取丰富的生活资源。遗址内出土的文物以石器、陶器为主,也有少量玉器、化石和青铜时代的青铜器。 目前温州出土的石锛,大多比较粗糙。其中,极少数可能是初级型有段石锛,仅有文成官山背、洞头九亩丘、瑞安北龙山大坪等遗址出土成熟型弧背式有段石锛;高级型有段石锛仅有乐清市白石镇杨柳滩遗址出土,数量多达10余件。其余出土磨制精细石器的遗址也只有鹿城区曹湾山(老鼠山)遗址,且出土的是石箭镞,而无精致的有段石锛。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件从杨柳滩遗址出土的有段石锛值得深入研究。 杨柳滩遗址中出土的窄背宽刃斧,能说明该遗址受到河姆渡文化的极深影响。而该遗址出土的石锛数量较多,形式多样,主要有弧背式石锛和有段石锛两种,能说明受到河姆渡文化晚期后续文化的影响。该遗址中出土的穿孔石斧、三角形斜柄石刀、石耨,则明显反映出良渚文化特征。这些器物的发现,都能成为温州先民主要是从浙江北部迁徙而来的证据。 有段石锛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石木复合的生产工具,一面有刃,一面有段利于捆绑在木柄上,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便利程度。按照人类学家研究,波利尼西亚诸岛当地没有金属器物,生产工具和武器都用石器、骨角等,而以有段石锛*为重要,土著人制造小艇和雕制木器都用有段石锛。 各处石器时代的人类都有小船,即独木舟。这种独木舟的制作方法是将一大段树干在中腰处用火烧焦,然后剖去焦炭,剖的工具可用石斧或常见石锛,但如将石锛加柄,用起来一定更加便利而有力。因此,在沿海或岛屿有需要造独木舟的地方,尤其需要有段石锛。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段石锛是手工工具而不是农具。 石器时代过去,到了铜器时代或铁器时代,石锛不必再用,代之以形状类似于有段石锛的铜锛或铁锛,在乐清白石镇杨柳滩遗址出土文物之中有青铜锛,中腰处有三道横线象征捆绑之处。 有段石锛是我国东部沿海广大区域内*具特色的生产工具之一,包括河姆渡遗址在内的浙江、福建、广东、山东等地多处遗址中都曾大量出土,可运用于舟楫的制造和生产。此外,在中国台湾、菲律宾、北婆罗洲及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众多岛屿,如夏威夷、马克萨斯等地也都有所发现。这也成为探讨早期人类(南岛语族)跨越大洋进行迁移的*重要实物证据之一。甚至有专家认为,美洲发现的有段石锛也是从亚洲跨越太平洋传播过去的。 加强有段石锛的研究,对于研究环东太平洋文化圈民族、语言及其文化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瓯物 作者简介

伍显军,1970年出生,四川达州人。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1996年分配至温州博物馆工作至今。现为文博博物专业正研究员,主要从事陶瓷、漆器研究,是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古代漆器(珐琅器)学会会员。独著《漆艺骈罗 名扬天下》,任《中国陶瓷·瓯窑》《白象慧光》副主编,合作整理出版《杨青集》。承担完成《宋代温州漆器的综合剖析及成果应用》省级项目课题。在国际、国内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 陈培培,2008年开始就职于温州晚报,现为温州晚报民生新闻中心记者,曾获得多次赵超构新闻奖、温州新闻奖等荣誉。2017年,在温州晚报开设《温州宝藏》栏目,旨在带读者走近带有“老温州”符号的我市各大博物馆,探寻宝物的“前世今生”,体味属于温州的“文化自信”。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