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当代作家精品.散文卷》坐看云起时

《当代作家精品.散文卷》坐看云起时

作者:江寒雪/13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198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9.4(4.3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当代作家精品.散文卷》坐看云起时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1176864
  • 条形码:9787201176864 ; 978-7-201-17686-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当代作家精品.散文卷》坐看云起时 本书特色

《坐看云起时》为《当代作家精品》之一。从容恬淡的叙事,入诗入画的语言,温馨而不失浪漫的情怀,共同交织成了本部作品那传统山水画般苍远的意境。本书是一部思想性和文学性兼备的通俗读物,非常适合年轻人阅读。

《当代作家精品.散文卷》坐看云起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分为五篇:乡忆篇、亲情篇、风物篇、悟道篇、品史篇。童年记忆中的村庄、田野、溪流湖泊、庵堂学校,在作家笔下都是那样地入情入味,虽清苦却不失诗意。山川风物的旖旎与壮美、历史胜迹的离奇与美妙,往往让作家流连忘返,沉吟低徊。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际与人文情怀,常常让作家唏嘘感慨,幡然了悟。而亲情的滋养,更是让作家对生活满怀感恩之心。作品集中反映了作家对日常生活的咀嚼回味,对生命的深切感悟。

《当代作家精品.散文卷》坐看云起时 目录

**辑 乡忆篇
月出南山坳
秦老师
静坐如柿
一条老街与一所学校的记忆
冷月如霜
木槿花开
那面飘扬于长竹竿头的红领巾
夏收
乡村年味
童年的春日乡野
乡野的风
第二辑 亲情篇
母亲即是家
寻母
春天的思念
另一种幸福
生日
相聚
一米这小子
第三辑 风物篇
独坐古樟树下
绿树荫浓夏日长
夜访琅琊山
夏夜龙井村
草木天平山
有一朵莲花绽放如初
长安月
深山有情是母亲
家门口的变化
荷意
园荷
城居映山红
第四辑 悟道篇
独坐星空下
灵石数枚养浩气
阳光的味道
文学三友
来生愿做一棵树
生如夏花灿烂
守望在黎明前的幽暗中
攀缘
送学
逆面冲
随缘
茶事
梦想的种子
作客
叫早
捡漏儿
小民顾老师
第五辑 品史篇
那方朗月映照与桂花流香的校园
苏轼是个感叹号
品味徐文长,味悠长
十全街
洗马巷
城隍春申君
范老爷子的千古义举
风水宝地
“莼鲈之思”的人生智慧
展开全部

《当代作家精品.散文卷》坐看云起时 节选

月出南山坳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这是《诗经》里的句子。这南山地处何方?不得而知,恐怕它只矗立于故纸堆里,矗立于世世代代学子的心里。而故乡的南山却永远苍翠于我的心海里,任时光流逝而永不褪色。 南山耸立于村子的前面,斜斜的两脉山体横亘东西,绵延数里;高耸的几个山头直指苍穹,山岚萦绕,颇有些扑朔迷离之气。山上树木竹林终年叠翠,鲜花佳果四季飘香。童年的记忆中,它是母爱般的依靠,童话样的世界。因了它,我那寂寞的童年生活便平添了几分色彩,喧响出些许音籁。 两脉山体在南山的西北处交叠,兀然成峰。于是,山体呈V字形向两边悠荡开去,朝南形成了一片巨大而幽深的山坳。就在这山坳的*深处,V字形的底部,坐落着一座庙宇,黄墙黑瓦,与它背靠的山峰一样巍然森森。高大的青石门楣上方,镌刻有“明月庵”三个隶书粉金大字,古朴凝重,没有落款。让我们这些孩子万分惊奇的是,庵堂正中的大殿里供奉的并不是在别处惯见的观音菩萨或红脸关公之类,而是一尊束发长须、衣袍过膝的尊者,一如发黄的古旧书卷里先贤的形容。虽然与整座庙宇一样,由于年久失修,这尊神仙的脸面和身体早已被岁月的风尘锈蚀得斑驳陆离,甚至连斜搭于膝盖上的右手指头也掉落了一根,但其坐姿端庄,面容沉静,浑身透出一股凛然之气!我们这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孩子,每每来到他跟前便肃然伫立,大气都不敢喘一声。两旁荸荠色庭柱上悬挂有一副楹联:“明月照南山,恩德泽八荒。”仿佛是给这个正襟端坐于面前的谜一样的尊者作了一道语焉不详的注解,让我们这些乡野蒙童似懂非懂。有几个孩子出于好奇,问遍了村上几乎所有的老人和小学校里的老师,答案都是含糊其词。后来,孩子们也便不再追问,但心头却总像揣着个谜团似的。 紧贴在大殿西侧的是配殿与厢房,现在却成了一所村小的校舍;而西侧那个沿着山坡而建的花园,则成了学校的操场,我们游玩打闹的所在。庵前一望无际的是郁郁葱葱的桑田。据老人们说,这儿原本是一片野树林,与两边的山坡融为一体,荆棘丛生,黄鼠狼、野兔子出出进进,灰雀子、野山鸡吵吵闹闹。农业学大寨那会儿,整田平地,才改造成现在这样子。桑田两边紧贴着山脚的是两条弯弯绕绕的土路,直通山外的村村巷巷。奇怪的是偌大的一片山坳里居然没有一户人家,更不必说村庄了。老人们说,这是因为明月庵的缘故。乡人们敬畏神明,不敢以世俗生活惊扰这方清静之地。不过到了我们孩提时,这儿却格外地热闹了起来。 明月庵里的村小有三个年级,却才两个班,分别为一个一二年级复设班与另一个三年级班,共五十来个学生。教师也就三个。一个公办老师兼校长;两个民办老师是附近村上的农民,教书是他们的兼职。校长是位三十出头的女教师,有个很雅致的名字,叫作沈为之,长得白净标致。附近四乡八里的人们,不分男女老幼,都亲热地称她为沈老师,而且大家都知道她是从县城里下放来的,写得一手娟秀的毛笔字。至于她怎么会来这里的?身世、经历怎样?却如同庵堂里供奉着的尊者一般,谁也不知道。大家只是隐约地感觉到,沈老师似乎跟一般的老师不一样,有学问,有办法,在县城里也有着什么背景。 我们的教室就设在配殿内,这儿本是庵堂住持做功课的所在,现在住持还俗成了校工,每天做饭扫地管后勤;其他尼姑也都四散了。这是个规模形制仅次于大殿的建筑,高大轩敞,方砖地,白粉墙,进深有七架屋,东西两面各用杉木板隔出两条黑咕隆咚的陪弄,用以堆放杂物。偌大的屋子中央稀稀落落地摆放着二十来张课桌,独吊吊空荡荡的。春光明媚的季节,我们二十来个孩子跟着沈老师摇头晃脑地读着书,书声琅琅,抑扬顿挫,一如当年尼姑们的诵经声。待到写作业的时候,屋子里却又静谧得出奇,外面山林里风吹树木的萧萧声传来,有一阵没一阵地,仿佛水面上的层层涟漪漾到耳际,旋即又一圈圈飘荡开去,直至消散于遥不可及的远处。此刻,沈老师往往一改平日里和蔼可亲的样子,侧身背对着我们,静静地注视着门前苍翠起伏的山峦,若有所思。她乌黑的短发于脖颈贴耳处微微向上翻卷,恰到好处地勾到嘴角边,双唇微抿,眉山略颦,目光中透出几许淡淡的莫名的忧伤。在我们这些少不更事的孩子们眼里,沈老师简直就是一位下凡仙女!一束阳光沐浴着她的周身,把她美丽的身影定格在我们面前,定格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P2-4

《当代作家精品.散文卷》坐看云起时 作者简介

江寒雪,原名黄建南,1962年4月出生于江苏无锡农村。1982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地区专科班中文专业,2000年本科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现定居于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1990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于《奔流》《海外文摘》《散文选刊》《西部散文选刊》《青年文学家》等刊物发表诗歌、散文、散文诗、小说等文学作品60余万字。发表长篇小说《方圆之间》,出版散文集《一川烟草》《落花人独立》。曾获中国散文年会奖、中国西部散文排行榜提名奖。有多个作品入选年度散文集与中小学语文阅读教材。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