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北京古迹史话

北京古迹史话

作者:窦欣平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21-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12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48.3(7.0折) 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北京古迹史话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8068514
  • 条形码:9787108068514 ; 978-7-108-0685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北京古迹史话 本书特色

以史学家的视角讲述北京古迹的风雨历程。 像侦探一样探寻古迹中暗藏的玄机。 又以散文家的笔法娓娓道来。 紫禁城 。它是皇宫,也是禁地,相比于皇宫外面的人无法进入而言,皇宫里面的人,也许更理解这个“禁”字的含义。 天坛。它的建制在明朝嘉靖年间有了巨大的变化,这与嘉靖皇帝的身世息息相关。 北海团城。团城上几百年树龄的古树世代常青,*重要的原因是获得了生长所必需的水分。这看似简单,却蕴藏玄机。

北京古迹史话 内容简介

北京作为建都史长达八百余年的古都,古迹遍布。这些古迹与皇权,特别是明清两朝的皇室政治息息相关,成为当时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从某种意义上说,探寻这些古迹的历史,便是重现那一时期封建王朝不同的历史侧面。本书选取了故宫、景山、颐和园、圆明园、天坛等近二十处北京很重要的古迹,将这些古迹的前世今生、将曾在这里上演的政治风云娓娓道来,让读者重回历史的现场并体会到古迹中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作者曾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专研清史,这样的专业背景使他能拨去历史的迷雾,剔除其中戏说的成分,呈现出历史的原貌。

北京古迹史话 目录

帝王之家的传奇

五百年皇宫禁地

紫禁城中的家国传奇

见证了明王朝终结的景山

正阳门下的皇权兴衰

颐和园的政治风景

与皇家共命运的圆明园

皇族家庙里的社稷哀思

与皇城建都史同行的北海

微城堡北海团城

什刹海的前世今生

钟鼓楼司时岁月

天坛兴衰五百年

皇运沉浮下的祭地之坛

从龙潜福地到皇家**寺庙

中央官学国子监

孔庙里的皇朝往事

恭王府中的政治风云

道教丛林白云观

香山之上帝都遗韵

十六帝十三陵

潭柘寺的兴衰与轮回

长城何止万里千年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北京古迹史话 节选

与皇家共命运的圆明园 (第88—100页) 自1644年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北京作为清帝国的都城前后历时二百六十八年。始建于清王朝康熙年间的圆明园,也见证了这个帝国的荣辱兴衰。圆明园建于大清王朝的繁华盛世,毁于衰败时期的咸丰末年,这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园林与大清帝国的兴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圆明园因清王朝的兴盛而繁荣,也因清王朝的衰败而荒芜。 鼎盛时期的圆明园其实是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的合称。圆明园的修建和完善几乎贯穿了整个大清王朝的兴盛时期,经过了六位皇帝一百五十多年的经营,才形成了*终的规模。 1644年,清军进入北京并随后一统中原。那时,一方面,整个国家刚刚经过战乱的破坏,百废待兴;另一方面,清王朝的统治还存在着很多不稳定因素。因此,作为大清统治者的皇帝几乎没有闲暇时间游山玩水。**位入主中原的顺治皇帝六岁登基,到其二十四岁感染天花去世,短短的十几年里,他只是将元、明时期的南海子加以修整,作为闲暇时狩猎和避暑的地方。政权不稳又没钱的顺治皇帝也只能有这么一点“奢侈”的享受了。 1661年,顺治皇帝因病突然离世,八岁的玄烨登基为帝,年号康熙。康熙皇帝一生总体来说勤政爱民,是清朝历史上难得的好皇帝。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康熙皇帝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国家逐渐恢复了富强。为了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康熙皇帝亲自率军征讨噶尔丹。随着三藩叛乱的平定,经历了几十年动乱的国家终于恢复了稳定,这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清政府的国库开始变得富足起来。 国家稳定,国库充盈,康熙皇帝自然而然地开始改善生活环境。清皇室兴起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那里人烟稀少,气候寒冷,因此,他们非常羡慕江南的山水园林。整个清代,很多皇帝都热衷于按照南方的山水修建离宫别苑,以便在自己的家门口就可以欣赏到江南的美景。 康熙皇帝不仅会治理国家,也注重自己修身养性,可以算是一个有情趣的皇帝。康熙十九年,康熙皇帝便在玉泉山麓修建了行宫,初名澄心园,后更名为静明园。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又命人在北京西郊仿照江南山水修建了清代**座大型皇家园林——畅春园。畅春园追求自然朴素的造园风格,园林建成之后,康熙皇帝每年大约有一半的时间在畅春园度过,可见他对畅春园的喜爱。 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皇帝诏准已成年的七位皇子建造赐园。时年三十岁、后来成为雍正皇帝的胤禛受赐的建园基地位于畅春园北一里多地的挂甲屯一带,占地约百亩。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次游览了初具规模的花园,并对花园表达了赞赏之情。两年后,胤禛赐园即将建成之际,康熙皇帝特意为其御题“圆明园”三字。从此,这座人工叠山构池建造的人间胜境有了自己的名字——圆明园。 圆明,实为胤禛自皇子时期起一直使用的法号。他崇信佛教,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号“圆明居士”。圆,意指品德圆满。明,寓意明光普照。至于康熙皇帝所题“圆明园”是否因胤禛法号而来,尚不得而知,但雍正皇帝在《圆明园记》中解释了“圆明园”的含义:“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无论是法号的“圆明”,或是赐园的“圆明”,其中蕴藏的无不是帝王的政治理想,渴望做一个能够洞察是非、谨守中庸的明智之主。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在畅春园中去世,时年六十九岁。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长的封建帝王,他奠定了清王朝兴盛的根基,也开启了清朝皇室大兴园林建设的开端。 康熙皇帝去世之后,雍正皇帝即位。这时的大清王朝正处于国力上升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安定团结,这为雍正皇帝扩建圆明园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封建社会礼制中,任何人的园林都不能超过皇帝本人的离宫。雍正皇帝即位之前,圆明园只是一个占地一千亩的皇子“花园”,而康熙皇帝的畅春园才是那一时期*大的皇家园林。康熙皇帝去世之后,登上帝位的雍正皇帝立即着手大力扩建圆明园。 雍正时期的圆明园扩建体现了从赐园到离宫御苑的转变。原有的赐园只是全园规划的园林部分,在原赐园的基础上向北、东、西三面拓展,借助高低不平的地势和水洼与土岗相间的自然条件,平地起山水,依山临水布置建筑,形成了山水园林景区。而扩建工程的重点,则是向南延伸建造宫廷区,以满足作为“以恒莅政”宫苑的功能要求。宫廷区仿照紫禁城中轴对称的形式,修建大宫门五楹,门前左右两侧分列朝房及内阁、各府、各衙门的值房。此外,还设有南书房、档案房、造办处等。这样的规划设计比紫禁城更为集中,更为方便,足以满足皇帝处理政务之需。宫廷区日后成为皇帝在圆明园主政的主要建筑群。扩建工程的第三部分,是在宫廷与园林构成的中轴线的东侧修建了福海。福海宽广均为六百米左右,成为全园中*大的水域。 扩建后的圆明园拥有近两百座宫殿,面积达到了三千亩。圆明园内,既有宫廷之磅礴,也有园林之灵动,山水勾连环抱,亭台楼阁交相辉映,形成了集理政、休闲为一体的综合皇家园林建筑群。至此,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扩建圆明园的时候,雍正皇帝正遵照皇家的礼仪在紫禁城内为康熙皇帝守孝。按照规定,守孝期限为二十七个月。1725年,圆明园基本扩建完成。同年八月二十七日,结束守孝的雍正皇帝**次以皇帝的身份进驻圆明园。 大臣们以为,紫禁城才是皇帝理政的地方,皇帝进驻圆明园就是为了游乐。因此,在*初的日子里,大臣们并不敢在圆明园里向皇帝奏事。他们认为,雍正皇帝之所以大力扩建圆明园,就是想在理政之余有一个休闲的好去处,因为从如此优美的皇家园林中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皇宫的威严。情急之下,雍正皇帝不得不一再重申自己勤于理政的态度。他告知吏部、兵部“在圆明园与在宫中无异,凡应办之事照常办理”。事实上,盛年登极的雍正皇帝绝不是一个贪图享乐的帝王。他心目中的圆明园不仅是他的园居之所,也是紫禁城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在这里他丝毫不敢懈怠。为此,雍正皇帝在正大光明殿的御案背后书写了“无逸”二字,还题写了“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的对联挂在殿中。 正大光明殿位于圆明园正宫门内,为圆明园四十景之首,建成于雍正三年。正大光明殿是圆明园中*显赫的建筑,它坐落于圆明园的中央位置,参照紫禁城里太和殿的样式修建而成,是雍正皇帝处理政务、举行大典的地方。 自1725年雍正皇帝搬到圆明园中生活之后,这里也成了他施政的地方。随着圆明园政治地位的上升,主殿堂又增加了两翼,东翼为军机大臣处理政务的地方,西翼为候旨厢房。在那一时期,圆明园大有取代紫禁城成为帝国政治中心之势。 正大光明殿是举行国家重大典礼以及处理重大事务——举行三大节日的典礼、接见外藩使节、进行殿试等的场所,平时并不开放。圆明园中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名叫“勤政亲贤”,也叫“勤政殿”。每天早晨,雍正皇帝都会准时来到这里处理国家事务。为了确保皇帝有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在勤政殿的东面还修建了芳碧丛。这是一个南向五开间的敞厅。每到盛夏,芳碧丛前院就会搭盖起遮阳棚,雍正皇帝就坐在芳碧丛敞厅中办公进膳。

北京古迹史话 作者简介

窦欣平,电影导演,史学爱好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在新华社供职多年,后转影视创作与研究,现任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戏剧影视转化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曾执导《止罪海》《梅花谍影》等影片及《额济纳:托起航天梦的地方》《中华鲟的故事》等纪录片。出版《像史学家一样逛北京》《李安的世界》等专著十余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