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汉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

汉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

作者:赵敏俐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481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53.3(8.5折) 定价  ¥2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汉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190039
  • 条形码:9787520190039 ; 978-7-5201-900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汉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 本书特色

作者认为,以乐府为代表的汉代歌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主要是一种用于娱乐观赏的艺术,有鲜明的现实功用,这使它与一般的用以抒写个体情怀、表达个体思想的文人诗有本质上的不同,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但是,在古代受儒家诗教的影响,在近代受意识形态文艺观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习惯用一般的抒情言志的理论对其进行艺术解读。这既混淆了它与文人诗歌截然不同的艺术本质,遮蔽了乐府歌诗的特征,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的总体认识。因此,对于不同的诗歌形式,必须立足其艺术本质,采用不同的阐释理论。作者由此而突破了以往研究乐府歌诗的理论框架,建构了一个新的研究体系。

汉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赵敏俐教授多年从事汉代歌诗研究的重要创获。“歌诗”指的是可以歌唱的诗,中国早期诗乐一体,配乐而歌是中国早期诗歌的基本形态,后来诗乐逐渐分离,才有了脱离音乐的独立的诗歌语言形态,自汉代以后成为两种不同的诗歌流派而并行发展。作者性地将艺术生产理论运用于中国古代歌诗研究,结合汉代乐府制度的变革,系统探讨了汉代“歌诗”这一特殊艺术形态的发生演变过程,揭示了其复杂的生成机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以及其在中国诗歌目前的特殊地位和巨大影响。

汉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 目录

导论001
上编汉代乐府制度与歌诗艺术生产
**章汉乐府探源011
**节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新思考012
第二节分工的出现与古代乐官文化的产生022
第三节雅乐观的建立与雅俗艺术的盛衰消长031
第二章汉代社会歌舞娱乐盛况的文献考察037
**节从宫廷到民间的汉代歌舞艺术发展盛况038
第二节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与贵族子弟培养051
第三节民间歌舞艺人的命运与艺术贡献057
第三章乐官制度建设与乐府的兴废069
**节太乐与乐府:汉初乐官制度的建设070
第二节汉武帝扩充乐府的艺术生产史意义079
第三节汉哀帝罢乐府以后的乐官制度变革092
第四章汉代歌诗艺术生产的基本特征104
**节占主导地位的寄食式艺术生产与特权式消费105
第二节卖艺式的歌诗生产与平民式消费在汉代的出现114
第三节古老的自娱式歌诗生产与消费在汉代的发展120
第五章汉代歌诗分类及其发展大势128
**节主要用于祭祀燕飨的宫廷雅乐129
第二节主要用于社会各阶层消费的俗乐138
第三节汉代各类歌诗艺术的兴衰消长143
中编汉代歌诗艺术分类研究
第六章汉初雅乐与《安世房中歌》151
**节《安世房中歌》对周代《房中乐》的继承151
第二节《安世房中歌》在内容方面的革新155
第三节《安世房中歌》在艺术上的创新161
第七章《郊祀歌》十九章研究168
**节《郊祀歌》十九章产生的历史背景169
第二节《郊祀歌》十九章的产生时间及内容分类174
第三节《郊祀歌》十九章的艺术成就182
第八章《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研究190
**节《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名实考论191
第二节《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内容梳理202
第三节十八曲的艺术特点及文学史意义223
第九章汉代相和歌诗研究231
**节相和歌的名称来源与分类232
第二节相和诸调歌诗的艺术形式244
第三节相和诸调歌诗内容的两大类别267
第十章舞曲歌辞、琴曲歌辞与杂曲歌辞287
**节开中国戏剧艺术先河的舞曲歌辞288
第二节借古事以抒怀的琴曲歌辞296
第三节兼收众类的杂曲歌辞312
第十一章汉代民间歌谣研究322
**节现存汉代民间歌谣的分类及区别324
第二节汉代民间歌谣的内容及形式327
第十二章汉代贵族歌诗研究337
**节汉代贵族歌诗创作考338
第二节汉代贵族的政治生活歌诗343
第三节具有特殊地位的汉武帝歌诗351
第四节刘细君与班婕妤的歌诗355
第十三章汉代文人歌诗研究362
**节汉代文人参与歌诗创作的文献考察363
第二节传世署名的汉代文人歌诗365
第三节部分阙名抒情歌诗作者推测375
第四节汉代文人歌诗的存在及其意义379
下编汉代歌诗艺术成就研究
第十四章汉代歌诗的文化功能与艺术特征385
**节汉代歌诗的主要文化功能386
第二节汉代歌诗内容的基本表现形态393
第三节汉代歌诗以悲为乐的审美风习407
第十五章汉代歌诗的语言艺术形态415
**节汉代歌诗的一般演唱方式416
第二节汉代歌诗的艺术表现特征421
第三节歌唱艺术的程式化与语言结构437
第十六章汉代歌诗的成就与历史地位448
**节开创封建地主制社会艺术新篇449
第二节创造中古诗歌的艺术新形式455
第三节开辟中国歌诗发展新道路459
参考文献466
后记476
再版后记479


展开全部

汉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 作者简介

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魏六朝乐府机构沿革与乐府诗关系研究》成果之一,是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赵敏俐教授多年从事汉代诗歌研究的成果。作者将艺术生产理论运用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结合汉代乐府制度的变革,系统探讨了汉代“歌诗”这一特殊艺术形态的发生演变过程,揭示其复杂的生成机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以及其在中国诗歌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巨大影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