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郑州中医药文化概览

郑州中医药文化概览

作者:禄保平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47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7.0(6.4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郑州中医药文化概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4580438
  • 条形码:9787564580438 ; 978-7-5645-8043-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郑州中医药文化概览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包括4个部分,即郑州历代医家、历代医著、历代医药(含道地药材、名药名方)和历代医迹。在编撰过程中,课题组参阅了大量古今医药著作、地方史志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既注重历史事实、科学依据,又尝试将传统文化、历史传说、逸闻趣事等融合其中,使之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以利于中医药文化的推广普及。

郑州中医药文化概览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郑州历代医家、历代医著、历代医药和历代医迹四部分。“历代医家”篇以历史时期为纲,以医家为目,对83位知名医学人物择要述之,并附156名医家概况;“历代医著”篇对11部重要医学著作予以重点介绍,并附66部著作一览表;“历代医药”篇分为“道地药材”和“名药名方”两部分。“道地药材”重点介绍密银花等15种郑州地产药材和药食两用食材,“名药名方”重点介绍健儿药丸等中成药和中药方剂;“历代医迹”篇着重介绍新郑轩辕庙、新密岐伯山、上街卢医庙等8处中医药文化遗迹。

郑州中医药文化概览 目录

**章 郑州历代医家
**节 上古时期
黄帝
第二节 夏商周时期
伊尹
鬼谷子
第三节 隋唐时期
刘祜
郑虔
第四节 两宋时期
程德玄
娄居中
王忠民
许希
张锐
郑春敷
第五节 元明时期
寇平
李守钦
王金
第六节 清代(1840年以前)
白鹤鸣
程镜
董联辉
杜生南
樊洧
樊通润
弓泰
弓士骏
郭元长
贾健
蒋抑高
景日畛
李恩长
卢士选
马朝聘
马铜钟
马先登
孟复旦
倪中魁
齐至道
沙璞
宋捷三
宋懋容
宋辛酉
宋运善
孙来鹤
孙沐恩
田净意
王居宸
王心
王应铎
王允修
杨永锡
翟广涵
张烃
张宏业
张希曾
张性仁
张元福
张芝芳
周同文
朱存善
第七节 近现代
白鹤龄
丁云从
杜云乾
耿彝斋
郭绍汾
何其所
荆文甫
李继邺
李月樵
卢树芝
马旦
裴金华
王庆林
魏杰卿
温之贞
吴旋乾
吴湛如
辛寓仁
薛武承
袁子震
张梦侬
张文甫
张锡朋
郑建先
朱腾蛟
第二章 郑州历代医著
**节 经典类
《黄帝内经》
第二节 综合类
《嵩崖尊生》
第三节 妇儿类
《女科济阴要语万金方》
《全幼心鉴》
《育婴集》
第四节 温病类
《瘟疫安怀集》
《新编火疫论》
第五节 本草类
《南方草木状》
《胡本草》
《传信方》
《鸡峰普济方》
第三章 郑州历代医药
**节 道地药材
金银花
菊花
麻黄
大枣
葱白
甜石榴
大蒜
芥菜
甘薯

防风
樱桃
柿子
西瓜
鲤鱼
第二节 名药名方
健儿药丸(肥儿丸)
婴儿健脾散(婴儿素)
妇康丸(回生丹)
消毒化毒汤
五珠散
白喉散
第四章 郑州历代医迹
**节 医药始祖拜轩辕
第二节 中医之源岐伯山
第三节 千年郑州卢医庙
第四节 太室山下炼丹庵
第五节 济世活人药王庙
第六节 传奇大隗洪山庙
第七节 清虚无为列御寇
第八节 一代帝师景日畛
附录1 郑州历代医家一览表
附录2 郑州历代医著一览表
附录3 郑州地产中药材摘录
展开全部

郑州中医药文化概览 节选

**章 郑州历代医家 郑州根植于深厚的中原文化,中原孕育了诸多杰出历史人物,如中华人文始祖黄帝,上古著名隐士许由,春秋时期郑国名相子产,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千古奇人”鬼谷子,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汉初杰出谋臣张良,西晋著名文学家、“中国**美男子”潘安,唐代著名诗人“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豪”刘禹锡,宋代著名建筑学家李诫,元代“通儒”、著名理学家许衡,明代内阁首辅高拱,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明清时期“中原活财神”康百万,等等。 在这片沃土上,从古至今也产生了诸多医家。历代名医大家,对我国医学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均做出了重要的时代贡献。据统计,有文献资料记载的1911年之前出生的郑州医学人物有数百名,如中华医药创建者之一的黄帝,被后世尊为“华夏医学始祖”的岐伯,开创“药食同源”先河、被称为中药“汤剂鼻祖”的商代名相伊尹,隋唐时期的刘祐、郑虔,两宋时期的张锐、郑春敷、娄居中,明代儿科学家寇平、道医李守钦,清代儒医景日畛、温病学家田净意、“肥儿丸”创制者张希曾,等等。 由于时间跨度大,各种历史文献资料零散存在、详略不一,至今尚无关于郑州历代医学人物的系统研究。这对于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发展郑州乃至河南中医药文化十分不利。为此,课题组基于郑州及所辖市、县、区不同时期地方志、历代相关史志等文献资料开展了相关研究。本章以历史时期为纲,以医家为目,对其中83名文献资料较为翔实的郑州历代知名医学人物择要述之。其余156名医家文献资料多残缺不全,则按地域分布列表附后(见附录1)。 研究表明,郑州域内历代医家虽为数甚众,但以清代以后居多。本章所述83位医家中,明代以前者仅14人,清代(1840年以前)43人,近现代(1840—1911年)26人。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古代医家地位相对低下,不受重视,能被史志记载者甚少;二是古代受各种因素影响,医家学术资料和生平事迹传播受限,得以流传下来者甚少;三是清代因受社会环境影响,考据之风兴盛,文人潜心医学者甚多。书中所述及清代医学人物中即不乏文人出身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学术的传承,深入挖掘包括郑州在内的历代医家及其学术成就尤为重要。政府主管部门和有关学术团体应积极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系统整理历代医家资料,建立相应的档案库、数据库,进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中有重要价值的内容开展深入研究,使之不断创新发展,造福人民群众。同时,开展此项研究,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 本章所述,仅为郑州历代医学人物之一隅,文中所述难免有舛讹纰漏之处,唯待以后继续深入挖掘研究和修正完善。 P1-2

郑州中医药文化概览 作者简介

禄保平(1971一),男,医学博士,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系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兼任河南省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等职。 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2项,获省级科研和教学奖励5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7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