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亚当·斯密与启蒙德行

亚当·斯密与启蒙德行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21-11-01
开本: 32开 页数: 536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48.3(7.0折) 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亚当·斯密与启蒙德行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8072009
  • 条形码:9787108072009 ; 978-7-108-07200-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亚当·斯密与启蒙德行 本书特色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同时对道德哲学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点少为人知。他的哲学立足于生活经验,从日常观察和人人都具备的内省能力中寻求道德问题解决方案。《亚当·斯密与启蒙德性》是**本对斯密的道德和政治思想进行全面哲学研究的著作,也是亚当·斯密研究绕不开的经典之作。

亚当·斯密与启蒙德行 内容简介

亚当·斯密在今天常被视作经济学家,然而,在其同时代的伟大哲人眼里——如休谟、伯克、康德、黑格尔——斯密是一位有见地的深刻思想家。其著作涵盖道德哲学、政治经济学、修辞理论、美学与法理学。本书即为斯密专家、有名学者格瑞斯沃德对斯密道德哲学与政治思想的全面研究。关于启蒙之性质与命运,当代哲学一直争论不休。格瑞斯沃德在此语境中展开了他的研究,将斯密的著作与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的当下讨论关联起来,探讨了斯密对古代哲学的借用与批判,以及斯密对人类道德、政治视野的辩护。格瑞斯沃德在古今之争的视野中重新审视这个现代性的关键人物,而斯密与柏拉图等古代哲学家的联系,亦将得到重新评估。

亚当·斯密与启蒙德行 目录

译者前言 斯密的道德哲学戏剧 

文本与致谢 

引 言 

  一 启蒙的阴影 

  二 亚当·斯密作品中的启蒙与反启蒙 

  三 哲学、修辞与启蒙 

  四 阅读斯密:解释性的假设 

  五 斯密思想的统一性,以及计划中的文集 

**章 《 道德情感论》中的修辞、方法与体系 

  一 伦理探研的起点 

  二 修辞,规劝性的“我们”,以及理论的危险 

  三 修辞、例证与叙述 

  四 批评、语法与剧场 

五 方法、体系,以及对话 

第二章 同情与自私,想象与自我 

  一 *初起源:自私、冲突与同情 

  二 同情、独立、自爱,以及旁观者的想象 

  三 离题:同情、可靠性与社会碎片 

  四 从爱到死:同情的边界与理想的统一 

  五 旁观者、镜照与自我的延续 

  六 孤独的悲怆与同情之美 

第三章 激情、快乐与无偏旁观者 

  一 激情、想象与快乐之腐败 

  二 无偏旁观者与德性之爱 

第四章 哲学与怀疑主义 

  一  世界剧院(Theatrum Mundi)中的爱与哲学 

  二 斯密与怀疑主义 

  三 修辞,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分离 

第五章 德性理论 

  一 德性情感 

  二 判断、法则与道德批评 

  三 品格之卓越:自我控制、审慎与仁慈 

  四 道德教育 

  五 德性、追求幸福与斯多葛圣人的宁静

第六章 正 义 

  一 高贵的愤怒与交互正义 

  二 道德情感的“失规”与道德运气 

  三 正义与哲学 

  四 分配正义 

  五 自然法理学:未竟的事务 

第七章 道德情感与《国富论》 

  一 道德情感的“腐败”与想象的“欺骗” 

  二 宗教与自由德性 

  三 道德资本、腐败与商业 

  四 政治与政治哲学中的不完美和乌托邦主义 

第八章  哲学、想象与美的脆弱性:论与自然的协调 

  一 自然的本性 

  二 遵照自然生活:斯密对斯多葛主义的批评 

  三 自然冲突与人为干预 

  四 斯密的反柏拉图美学:和谐、美与目的 

  五 想象、创育,以及自我授权 

  六 哲学与和谐难以捉摸的宁静 

七 习俗与历史 

后 记 

文献目录 

索 引 


展开全部

亚当·斯密与启蒙德行 节选

译者前言丨斯密的道德哲学戏剧 文 康子兴 全世界乃一舞台。 ——莎士比亚 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格瑞斯沃德(Charles L. Griswold,Jr.)对斯密道德哲学的解读,这个词应该是“戏剧”。他不仅用戏剧来概括斯密的修辞风格,也用“剧场比喻”来分析同情,理解其道德学说,甚至,他也认为,斯密的著作本身就是呈现给读者的“思想戏剧”。 格瑞斯沃德就像是一个剧作评论家,不仅沉浸到斯密创作的哲学戏剧里,走进由文字搭建起来的剧场,近距离感受剧作给他带来的感动,聆听其道德规劝,体验其力量;还能够走出剧作,从一个高于剧场的位置审视这部剧作,与戏剧和读者保持相对的“疏离”,分析戏剧的主旨、结构,以及作者的修辞技巧,分析剧作的效果以及产生这些效果的原因。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格瑞斯沃德并不满足于梳理斯密道德哲学的义理,而是要与之展开深入对话,透过著述去认知著述背后的哲人,思考其对道德、自然、政治的理解,与之一起反思哲学与道德、自然、政治之间的关系。亦言之,格瑞斯沃德不仅着力还原斯密哲学的面貌,揭示其学说内在的统一性,还致力于向读者呈现学理背后的伟大心灵,呈现哲人的忧与思。甚至,他对“哲人”斯密的用力更甚于斯密的哲学。或许,在他看来,唯有如此,那些在人类文明史夜空熠熠闪光的学说才能重焕生机。在一个更换了演员的世界剧院里,在不朽的人世舞台之上,我们需要优秀的导演方能演好属于自己的道德戏剧。亚当·斯密正是这样的导演,他深谙戏剧之道, 把自然与人世当成剧本,也把自己对编剧意图的理解写成剧作,传诸后世。哲人就像桥梁,他们将人世与自然连接起来:一面是受习俗主宰的不完美的“囚家”,另一面是永恒的秩序。在这人世之中, 怎样才能既获得幸福又摆脱狂热?哲人的启蒙便需要具备充分的审慎,既要带来智慧的火种,又必须深刻认识到人类与此世的缺陷。哲学阐述了我们对自然和永恒秩序的追问。但是,哲学与人世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或者,不完美的人类需要什么样的哲学?只有透过哲人的学说,进一步叩问哲人对哲学的反思,我们才能对这两个问题做出解答。这正是格瑞斯沃德努力的方向。一 世界剧院:戏剧与道德 《道德情感论》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引得格瑞斯沃德反复咏叹。他提醒读者注意,斯密一反学术著作通常采用的论述方式, 在论述的主体部分,有意直接诉诸读者的日常经验与思考,“以相对文学的方式推进”。直到全书末尾,他才对道德哲学致力于回答的问题与结构进行讨论。不仅如此,“在这部作品前六部分中,他甚少(或从未)提及霍布斯、曼德维尔、沙夫茨伯里、洛克、卢梭、哈奇森、贝克莱、休谟等哲人。相反,他更加频繁地提起剧作家、诗人、为纯文学做出贡献者,以及历史学家”。而且,“《道德情感论》中弥漫着例证、故事、文学引用、典故,以及各种形象,它不时呈现出小说的品质;叙述与分析在全书中彼此交缠”。所以,与其他伟大的哲学著作相比,《道德情感论》独具风格。格瑞斯沃德将之与斯宾诺莎的《伦理学》进行比较,进一步凸显其文学性和戏剧性。“就像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是在仿效几何推演,斯密的书则是在模仿文学,确切地说是戏剧表达。” 对斯宾诺莎而言,几何推演不只是修辞风格,更是伦理学的实质,也是他理解伦理与道德的基本原则。斯密著作的文学色彩促使格瑞斯沃德进一步追问,在斯密的道德学说与戏剧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答案是肯定的。 斯密区分了两种处理和实践道德法则的方式——语法学家路径与批评家路径,认为它们分别与两类德性对应,“正义法则堪比语法法则,其他德性法则则堪比批评家为获得优雅高贵写作定下的法则”(《道德情感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以下简称TMS]Ⅲ.6.11)。斯密把“所有古代道德学家”(例如亚里士多德与西塞罗)都归入“批评家”范畴,肯定了他们的努力,“以此方式对道德法则的处理,就构成了可被适当地称为伦理学的那种科学”(TMS Ⅶ.4.6)。与此同时,斯密也批评了“基督教会中晚世纪所有决疑论者,以及本世纪和上世纪所有处理过所谓自然法理学的人”,把他们归入“语法学家”范畴,认为他们把正义当作诸德性之范式。格瑞斯沃德从中找到线索,认为斯密与古代道德学家共进退,在《道德情感论》这部伦理学著作中,他自觉地作为批评家写作,并以剧场批评为模型。 “同情”(sympathy)是斯密的核心概念,同情发生在行为人与旁观者之间。行为人—旁观者的二元结构是其道德哲学的根基。在斯密看来,行为人与旁观者之间的关系是*根本、*基础的社会、道德关系,体现了人的自然社会性。唯有通过这组关系,人才能获得“道德自我”。所以,为了理解人性与人类命运图景,它也至关紧要。同情在人类生活中占据了*为核心的地位。 格瑞斯沃德一再强调,在斯密呈现出来的理论结构里,“同情”是一组不对称的关系——在做与看之间,在行为人与旁观者之间,看和旁观者具有内在的优越性。旁观者是道德评价的尺度,这就好像,在剧场里,掌声来自观众与批评者。“同情”具有一种类剧场结构,也就是说,斯密描述并规定了道德情感的戏剧风格。当旁观者想象自己处在行为人的境地,扮演其角色、体验其情感,并对之做出判断与评价时,他就是在向自己模拟戏剧。 “全世界乃一舞台”,格瑞斯沃德引用了莎士比亚的这句箴言,将之作为《亚当·斯密与启蒙德性》第二章第二节的题记。既然世界是一个舞台,那么所有生活在世间的人便都是演员。行走天地间,我们为何需要表演?这个问题涉及斯密与卢梭关于“自然状态”的争论。卢梭认为,只有通过构想一个前社会的自然状态,我们才能理解不平等的起源、文明社会的奴役,也才能够想象真正自由的道德与政治。对此,斯密做出了理论上的回应和批评。斯密认为,一个人如果生来就是社会的陌生人,处在卢梭式的自然状态中,那么,他不仅看不到自己脸孔的美丑,也无法获得任何道德美丑的感受。他只是一个“人类生物”(human creature),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TMS Ⅲ.1.4)。只有在社会中,以旁观者的赞美或谴责为镜,我们才能获得反思性情感,才能获得道德能动性,也才能成为真正的人类个体(human individual)。所以,我们的自然状态是在社会当中,旁观者是使道德能动性可能的条件,也因此具有了规范意义上的优先性。 人是社会的动物,我们要通过他人的眼睛来观照自己,反思自己的情感与行为,才能认知合宜与德性,才能得到旁观者的同情与嘉许。然而,身体把我们从根本上分离开来,旁观者不能直接感受行为人的苦乐,只能借助“同情”的心理机制,想象自己身处对方的境地,从而获得某种共通感受。相比起行为人的原初感受,这种共通情感绝不可能同样生动和强烈。所以,行为人要获得道德认可,就必须隐藏某些激情,以合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既然公正无偏的旁观者决定了合宜的标准,那么,每一个行为者都必须成为演员,戴上面具,按照社会舞台规范来表演。实际上,这种戏剧关系还可能进一步延伸。当行为人能够想象,一个无偏旁观者洞晓其处境,观看着他的行为,他就获得了自我反思的能力,也获得了“道德自我意识”。亦即,他在想象中把自己分成两个人,内在的或理想的法官仍为一旁观者。我们变成了自己的观众,戏剧关系也因此内在化了。 斯密在以剧场批评为模型来分析道德判断时,也将我们的日常生活视为一个舞台。斯密无疑认为戏剧与道德具有内在的同构性:在看戏的时候,我们对戏剧角色的理解与评价有赖于同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他人的道德评价也有赖于同情,这两者是“同一种心理过程或经验”。所以,斯密才持续引用文学与戏剧,用以阐释道德情感的活动,并将之视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认为“莱辛与伏尔泰、理查森(Richardson)、马里沃(Marivaux)以及瑞珂博尼(Riccoboni)是比芝诺、克律西波斯(Chrysippus)或艾比克泰德(Epictetus)更好的训导者”(TMS Ⅲ.3.14)。 “没有了社会赋予我们的面具,我们就不再是我们自己,但是,那张面具既有所揭示也有所隐藏。没有面具,我们就不能是面向自己或他人的演员,也不能作为人或道德自我存在。在此意义上,人类生活在根本上是戏剧性的。”格瑞斯沃德对斯密的道德哲学做出了戏剧化的解释,他也在有意让我们回想起柏拉图对戏剧的批评,并提醒我们注意斯密与柏拉图之间的对话,以及斯密对柏拉图理论模型做出的重大调整。柏拉图认为,无论悲剧还是喜剧,它们都只是模仿的技艺,也只能刺激、鼓动我们心灵中非理性的激情,从而扰乱灵魂秩序、败坏德性。柏拉图认为戏剧与激情都是盲目的,无法引领我们认知“好的理念”和世界的真实形式。它们会将我们绑缚在不真实的阴影和洞穴里,也只能让我们在好生活的谎言里跋涉、挣扎。但是,“斯密悄悄地排除了这样一种可能:灵魂对神或好的形式之理解能够实现一个‘更高的自我’,以取代对同情的迫切需要。他也排除了这样一种可能:我们能够被理解为‘不完整的’,或是有缺陷的,或是某种更高存在的影像;而是说,我们相对其他每个人都是不完整的”。斯密抛弃了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目的论,为日常生活辩护,认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戏剧一般的完整性与理性,我们的社会生活受着“自然智慧”的引导,好可以是坏的意外结果,我们也只能在社会舞台上实现自己的道德角色,获得自己的幸福。

亚当·斯密与启蒙德行 作者简介

查尔斯·格瑞斯沃德(Charles L. Griswold, Jr.),波士顿大学哲学系波登·帕克·鲍恩教授(Borden Parker Bowne Professor of Philosophy),其教学和研究涉及诸多哲学家与历史时期。著有《让-雅克·卢梭与亚当·斯密:一场哲学的相遇》(2018),《宽恕:一个哲学的考察》(2007),《柏拉图〈斐德若篇〉中的自我认知》(1986)等。《亚当·斯密与启蒙德性》(1999)是他的第二部专著,也是他的代表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