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音乐与大脑:艺术与科学的奇妙旅程

音乐与大脑:艺术与科学的奇妙旅程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1-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71
本类榜单:科普读物销量榜
中 图 价:¥28.5(7.5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音乐与大脑:艺术与科学的奇妙旅程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202350
  • 条形码:9787100202350 ; 978-7-100-20235-0
  • 装帧:8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音乐与大脑:艺术与科学的奇妙旅程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音乐爱好者,对生物学写给忙碌者的音乐认知速览 音乐,似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却为何被达尔文称为难解的谜团? 为什么尼采说我们是在用肌肉听音乐? 音乐何以激发人们充沛的情感,又何以疗愈病痛? 结合天文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语言学和遗传学的*新进展,作者带领我们揭秘音乐在大脑中的感知密码。 摇滚、爵士、古典、歌剧、说唱、电音……为什么人们会喜欢不同类型的音乐? 为什么有些曲调让我们为之落泪,或让我们为之兴奋甚至为之起舞? 为什么丧失了运动和语言能力的人,能够在听到音乐时奇迹般地做出回应? 当然,这一切都始于耳朵。由钢琴、长笛、小提琴等乐器产生的声波,钻进我们的耳朵,被转化成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的各个不同区域。但随后又发生了什么事,使得音乐令人沉醉呢? 长期关注医学健康与科学前沿的记者米歇尔??罗雄通过这本书,带领读者对我们的大脑一探究竟,梳理音乐被心灵感知的奥秘。他在书中引述了近年来在天文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语言学和遗传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这些科研成果将刷新我们对音乐乃至声音的认知:原来,音乐不仅是治愈人心的精神良药,更是植根于我们身体的存在。 穆列尔?? 鲁凯泽曾说道:“构成这个宇宙的不是原子,而是故事。”是的,科学也需要讲故事。“新科学人文库”更是如此。“新科学人文库”是商务印书馆在科普出版上的一次新尝试,丛书继承了商务印书馆上世纪出版的 “自然科学小丛书”等作品的选书思路,以新颖的思想和视角为切入点,以激发好奇心为基点,用有趣的故事将科学知识或科学的探索历程展现在读者面前。 本系列图书定位有别于以图为主导的童书,也不等同于大学公选课或导论类教材,而是以培养和激发读者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为目的。以期待这些新的视角和观点,能为初高中生和对科普人文感兴趣的青年读者及大众,带来新的思考。

音乐与大脑:艺术与科学的奇妙旅程 内容简介

从古至今,音乐一直是人们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之初。但音乐如何被大脑感知,则是科学家长久以来关心的谜题。从古希腊先哲提出音乐宇宙的概念,到神经学家揭晓听觉的生理机制,再到如今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创造“赛博格”,用音乐疗法对抗精神疾病,科学界孜孜不倦地探索着音乐的奥秘。长期关注医疗健康领域的科学记者米歇尔?罗雄将通过回顾这些发现,引导我们领略音乐与人类大脑之间不可思议的关联。

音乐与大脑:艺术与科学的奇妙旅程 目录

**章 静谧的宇宙

第二章 捕捉大地的声音

第三章 语言和音乐的诞生

第四章 音乐是什么?

第五章 大脑如何解码音乐?

第六章 音乐家的大脑

第七章 音乐里的混乱

第八章 音乐与医学:永结同好

第九章 音乐治疗:敞开之门

第十章 我们基因里的音乐

第十一章 动物与音乐

第十二章 音乐大脑的未来:从赛博格到人工智能

尾声:一部未完成的交响曲

结论:享受音乐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音乐与大脑:艺术与科学的奇妙旅程 节选

第八章 音乐与医学:永结同好 古希腊人的音乐与医学 在我们进入医学和音乐的世界徜徉前,有必要讲讲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他是医学之父,同时也是哲学家。 他建立了临床医学的观察方法以及医学实践的道德准则,后者就是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词。他在著作《论人的本质》(De la nature de l’homme)中提出,我们的健康状况取决于四种体液:血液、粘液(炎症引发的体液)、黄胆汁(存在于呕吐物和腹泻中)和黑胆汁(因忧郁而形成的黑色液体,源自血液和痰液)。希波克拉底认为音乐可以影响四种体液之间的平衡。 我们还应提到亚里士多德,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几乎影响了所有西方思想。他也是古代伟大的音乐学家。当他看到在音乐面前,没人能做到无动于衷时,便对其中的理念和机制进行了思考。他深信,只有带有节奏的艺术才能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并且有助于让人获得安宁与平静,消除各种焦虑。节奏是音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人体新陈代谢的组成要素。 心脏基本上一秒钟跳动一次,这个节奏陪伴我们一生。这位伴侣每天在我们体内振动约 10 万次,一年就是 3650 万次,如果我们能活到 80 岁,一生共计振动约 30 亿次。 但如果疾病袭来,心率就常常改变。科斯的普拉萨哥拉斯(Praxagoras de Cos)是公元前 4 世纪的医生,也是希波克拉底的门徒。他是**个发现可以通过触摸静脉来测算脉搏的人,因此被称为“心率之父”。当时另一位著名的医生希罗菲卢斯(Hérophile)则发现了脉搏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还有一位伟大的阿拉伯哲学家、医生和音乐理论家,即著名的阿维森纳(Avicenne)。他的真名是阿布?? 阿里?? 胡赛因?? 伊本?? 西那(Abu Ali al-Husayn Ibn Sina)。他在穆斯林国家和西方世界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他写了上百部著作,其中包括著名的《医典》(Al Quanun)。直到 17 世纪中叶,基督教大学的医学教纲都以《医典》为基础。在这本书里,阿维森纳把心脏跳动比作音乐的节拍。 18 世纪,一些医生受到音乐的启发,开始利用音乐节奏进行诊断。例如,南锡的一位法国医生马凯(Marquet)于1747 年出版了《通过音乐了解和确定脉搏的艺术》(L’Art de connaître et de désigner le pouls par la musique)一书。在书中,他将心跳与音乐的节奏运动进行比较,希望无论是双脉搏、心律不齐还是心动过速,都可以利用音乐符号把它们记录下来。但这一突发奇想却没有成功实现。 本着同样的理念,*近魁北克一位心脏病专家将心律不齐和音乐结合起来,创作了一部交响音乐作品,名为《心脏,合 唱 团 与 管 弦 乐 队 的 交 响 诗 》(C??ur, poèmes symphoniques pour ch??ur et orchestre)。这部交响诗由弗朗索瓦?? 里夫斯(François Reeves)医生作词,作曲家吉勒?? 贝勒马尔(Gilles Bellemare)谱曲。 里夫斯医生解释说: 乐团是心,合唱团是灵。五个房间、五个病人、五次听诊、五种心律不齐、五个生命阶段。在每个房间里,医生都会遇见一个患有某种心脏病和心律不齐的人。在这段艰难的经历中,他会产生各种感受和想法。不同情况下的听诊和心律不齐症状,奠定了声音和节奏的基调,通过乐队表现出来。合唱团演唱的是患者对生命中某个特定阶段的感受。 这部作品是对法国伟大的医生和音乐家勒内?? 雷奈克(René Laennec)的回应。雷奈克被誉为“现代听诊学之父”。

音乐与大脑:艺术与科学的奇妙旅程 作者简介

米歇尔??罗雄(Michel Rochon),加拿大科学记者,生理学专业背景,擅长科普写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医学健康领域,参与录制多档电视节目。 译者简介: 杨恩毅,2012年毕业于外交学院,获硕士学位,就职于国家图书馆,出版译著《战略情报的批判性思维》《理性的多向思考者》《莫奈》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