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张伯声院士论著选集(上下)

张伯声院士论著选集(上下)

作者:张伯声
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846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80.0(7.0折) 定价  ¥40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张伯声院士论著选集(上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0448084
  • 条形码:9787560448084 ; 978-7-5604-4808-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张伯声院士论著选集(上下)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张伯声院士代表性论文46篇,专著1部。内容涉及岩石分类及命名、矿产分布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大地构造单位划分、黄土线及黄土的形成、黄河河道变迁、陕西水系发育及特点、波浪状镶嵌构造等。尤其是“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被我国地质学界认可为“五大构造地质学派”之一。所选论文及专著,既体现“波浪状镶嵌构造说”的发展脉络,也反映了张先生的治学精神和地学教育理念,对后学者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张伯声院士论著选集(上下) 目录

上册
火成岩分类及其译名之体系
闪长岩与辉长岩抑酸长岩与基长岩?
火成岩之分类及定名
陕西风县地质矿产初勘报告
陕西汉中区之前震旦纪地质
黄河上中游地形与地质之蠡测
嵩阳运动和嵩山区的五台系(节要)
《中国东部地质构造基本特征》读后
从黄土线说明黄河河道的发育
结晶外形对称表周期分类及其说明
陕北盆地的黄土及山陕间黄河河道发育的商榷
中条山的前寒武系及其大地构造发展
从陕西大地构造单位的划分提出一种有关大地构造发展的看法
镶嵌的地壳
陕西水系的发育同新构造运动关系分析
在块断构造的基础上说明秦岭两侧河流的发育
地壳波浪运动——形成镶嵌构造的一个主要因素
从镶嵌构造观点说明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
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与镶嵌构造形成的机制
中国的镶嵌构造与地壳波浪运动
鄂尔多斯地块及其四周的镶嵌构造与波浪运动
新疆地壳的波状镶嵌构造
地壳的镶嵌构造与地质学的基本理论
板块构造说的正反面概述
中国镶嵌地块的波浪构造

下册
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
地震同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关系初探
——着重探讨陕西地震活动的规律
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与地震
中国地壳的波浪运动及其起因与效应
中国地壳的波浪状镶嵌构造
镶嵌构造波浪运动说
地壳的一级波浪状镶嵌构造
天山东南端卡瓦布拉克塔格-东库鲁克塔格的地壳波浪编织构造
“东亚镜像反映中轴”对甘肃南部及其邻区的构
造和矿产分布的控制
“汾渭地堑”的发展及其地震活动性
从地球演化的波浪性提出一种前寒武时代划分方案
波浪状镶嵌构造同中国能源资源分布的关系
辩证的地质学
论地壳的波浪运动
甘肃南部的地层构造与铅锌矿
地壳运动的波浪性
自然之路、物质变化、岩石和矿物同人类社会
文化的发展——自然辩证琐谈
略论滑动构造
略论塔里木盆地的波浪状镶嵌构造
地质构造发展的斜向性与宇宙运动
从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观点看陕西
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撮要

附录
张伯声主要《序》文
张伯声主要论著目录
张伯声大事年表
展开全部

张伯声院士论著选集(上下) 作者简介

  张伯声(1903.06.23-1994.04.04),原名张通骏,字伯声。河南荥阳人。年轻时留美,学成归国后,先后在焦作工学院、河南大学、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和北洋工学院教书。1937年随北洋工学院来陕,成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教学骨干。1962年,西北大学校庆时,校党委给年长的7位教授祝寿,并合影留念,号称“五老二寿”,一时传为佳话。张伯声先生即“西北联大五老”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张伯声以满腔热情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去。1950年5月,他受聘担任河南省“豫西地质矿产考察团”顾问。考察团在豫西评价了30多个可供开采的中小型矿山与矿点,发现了平顶山煤矿和巩县铝土矿,而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考察团经过河南宝丰县一个名叫梁洼的地方时,看见几个农民在一条小沟挖煤。由于这儿的小煤窑非常多,一开始大家并没在意,而张伯声却敏锐地意识到,这里很可能是一个大矿,提请大家注意。经过考察团初步观察,发现这儿的煤是优质烟煤。他建议考察团,留下两名人员(一名是他带去的西北大学学生,一名是西北大学毕业生、考察团成员)草测地形图。后经探明,张伯声的判断完全正确。平顶山煤矿是一个大型优质烟煤矿山,经过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已成为武汉钢铁公司的主要焦煤基地。  巩县铝土矿的发现则更为偶然。一天中午,考察团正在巩县小关附近路边休息,张伯声一边啃着干粮一边用脚拨拉脚下的碎石。突然,他拣起一块石头说是铝矿石,叫大家看。有人认为是铁矾土,没多大价值。张伯声以其在芝加哥大学地质研究部练就的岩矿鉴定基本功,斩钉截铁地说是铝矾土。大家凑热闹打赌,谁输谁请客。样品立即派人送到开封化验,结果是品位很高的铝矾土,张伯声赢了。巩县铝矿是新中国发现的**大型铝土矿,“一五”期间国家在郑州兴建了铝业公司,为新中国的炼铝工业奠定了基础。  这两个大矿的发现,使张伯声实现了为国家找矿的夙愿。人民没有忘记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张伯声连任了一、二、三届****代表。  张伯声参加豫西地质矿产考察,在学术上也有重要收获。同样是一次野外午餐时,他在嵩山的嵩阳书院门前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地壳运动界面,之后将其所代表的地壳运动命名为“嵩阳运动”。在中国地质学会当年的年会上,张伯声宣读了论文《嵩阳运动和嵩山区的五台系》。此文翌年刊登于《地质论评》上,成为研究嵩山地质的经典之作,“嵩阳运动”界面也被公认为在中国首次发现的太古与元古地层间的不整合界面。  20世纪40年代,张伯声曾参加国民政府水利委员会组织的“黄河治本研究团”,在青甘宁绥晋陕等省的黄河沿岸进行考察,完成了《黄河上中游考察报告》的“地质”部分。50年代,他又参加了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的黄河中上游考察,发现了“黄土线”,重建了黄河发育史,在中国第四纪研究方面独树一帜。  张伯声在学术上的贡献是创立了“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从1958年主编《陕西省地质图》开始,他在构造地质方面兴趣大增,并于60年代初提出了这一学说。1972年,我国台湾省出版的《中山自然科学大辞典·地球科学》中,张伯声的“镶嵌构造”学说被列为中国构造地质的首席观点。1979年3月召开的“中国地质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和“第二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上,这一学说被公认为“中国五大构造地质学派”之一,张伯声同时被推选为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和构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并于198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  适应社会需要,急国家之所急,是张伯声教育思想的特色。1950年初,燃料工业部西北石油局(是当时全国的石油局)拟请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开办短训班,作为系主任的张伯声,克服重重困难为其培养了早的一批骨干。1951年,国家为了即将到来的一个五年计划,急需大批石油地质人才,燃料工业部和教育部召集全国各重点大学地质系负责人协商,看哪个学校能在两三年内为国家培养出一两千名石油地质人才。由于各高校此前没有开设过石油地质专业,都表示有困难。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当时尚不足10位教师,但张伯声毅然接受了这一艰巨的任务。他一面延聘国内有声望的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解决师资力量不足问题,一面请国外校友提供石油地质专业所需的仪器设备情况。由于国外的封锁,英文资料很少,他就花了5个月时间突击自学俄文,边学习边翻译了一本俄文《地质学基础》。  西北大学培养的这批学生是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地质人才,他们撑起了新中国石油事业的大半个天空,为我国甩掉贫油国的帽子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80年代曾经有个统计:全国15个石油勘探局中,13个局的总地质师和8个局的局长,都是西北大学这一时期的毕业生,西北大学也因此获得了“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的美誉。  1980年11月,张伯声由西北大学副校长调任西安地质学院院长,但他始终对西北大学魂牵梦绕。他曾对人说:“不知为什么,我做的梦都是在西大!”  的确,从西安临时大学算起,张伯声先生在西北大学兼职或专职任教凡43年,他对国家、对家乡、对科学、对教育的主要贡献,都是在西北大学期间做出的。西北大学永远铭记着张伯声先生,在他90岁生日时,西北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前去祝寿,并向他颁发了“西北大学终身教授”荣誉证书。张伯声的名字与西北大学密不可分,代代西大学子都将以他为学习的楷模。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