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复活 (译文名著精选)//2021新定价

复活 (译文名著精选)//2021新定价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3-01
开本: 32开 页数: 528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27.8(5.8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复活 (译文名著精选)//2021新定价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2752409
  • 条形码:9787532752409 ; 978-7-5327-5240-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复活 (译文名著精选)//2021新定价 本书特色

本书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呕心沥血十余载的长篇巨著,也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结晶。小说通过玛斯洛娃以及监狱中的“囚犯”蒙受的不白之冤,对沙皇的法律、法庭、监狱、官吏以及整个国家机构的反人民的本质作了广泛而深刻的揭露,是一面反映俄国农民在革命中矛盾状况的镜子。

复活 (译文名著精选)//2021新定价 内容简介

《复活》是19世纪俄国对世界文学很有影响的大作家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取材于当时一件真实事件而写成,主要描写男主人公涅赫留多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当上了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去西伯利亚流放。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地位,她终于拒绝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了婚。

复活 (译文名著精选)//2021新定价 节选

尽管几十万人聚集在一块不大的地方,千方百计将他们聚居的土地糟蹋得面目全非,尽管他们用石头覆盖地面,不让地上长出任何东西,尽管出土的小草都被清除,尽管煤炭和石油燃烧的浓烟四处弥漫,尽管树木被滥伐,鸟兽被驱逐,但是甚至在这样的城市里,春天仍然是春天。阳光和煦,小草复活,只要除根不尽,它们就生长、发绿,不光在林荫道的草地上,而且在铺路石板的夹缝中。桦树、杨树、稠李长出黏稠清香的嫩叶,菩提树鼓起一个个饱胀欲裂的新芽。寒鸦、麻雀、鸽子怀着春天的喜悦,已经在欢乐地筑巢,就连被阳光照暖的苍蝇也在墙脚嗡嗡作声。草木也好,鸟雀也好,昆虫也好,孩子也好,全都生气勃勃,喜气洋洋。惟独人,惟独成年的大人,却不停地在欺骗、折磨自己和别人。人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不是这春天的早晨,不是上帝为造福一切生灵而赐予的这个世界的美,那种促使和平、协调、相爱的美。他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发明的统治别人的种种手段。比如,省监狱办公室里的人们认为,眼下神圣而重要的并不是春天带给一切生灵和人类的祥和与欢乐,他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是头天接到的一份编号加印、注名案由的公文,公文指定今天,即四月二十八日上午九时之前,务必将三名在押审查的人犯,两女一男,解送法庭受审。其中一名女犯系主犯,必须单独押解。根据这个命令,于是,现在,四月二十八日早晨八时,看守长走进女监昏暗而臭气熏人的走廊。紧随其后的是一个面容疲惫、鬈发花白的女人,穿着袖口镶金边的制服,束着一根镶蓝边的腰带。这是女看守。“您要提玛斯洛娃吧?”她和值班看守走到门朝走廊开的其中一间牢房门口,问道。值班看守哐啷一声开了铁锁,打开牢门,顿时从牢里冲出一股比走廊里更熏人的臭气。值班看守冲里吆喝:“玛斯洛娃,过堂!”随即又掩上牢门,在门外等着。即使在监狱的院子里,也有风从城外刮来的清新爽人的野外空气。可是走廊里却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污浊空气,充满伤寒病菌,充斥着粪便、焦油和腐败物的恶臭,令任何人一进来,立即就感到忧郁和烦闷。虽然女看守闻惯了这污浊的空气,可是她从院子里一进来,就会产生这种感觉。她一进走廊,顿时感到疲倦,昏昏欲睡。牢房里传来一片忙乱声——女人的说话声和光脚板走路的啪嗒声。“快点,玛斯洛娃,手脚麻利点,听见没有!”看守长冲着牢门喊道。约莫过了两分钟,一个身量不高、胸脯隆起的年轻女人健步走出牢门,一个急转身,站停在看守长身旁。她内穿白上衣、白裙子,外罩灰色的长袍。脚上穿着亚麻布袜,外面套着囚犯穿的棉鞋。头上扎着一块白头巾,头巾下显然有意露出几绺鬈曲的黑发。这个女人的整张脸呈现着只有长期遭受幽禁的人才有的特殊的苍白,使人联想起地窖里的马铃薯的幼芽。一双不大的手和从灰袍的宽领子里露出的肤色白皙的、丰满的脖子也是这样的颜色。在这张脸上,特别是在暗淡无光的苍白的脸色衬托下,她的眼睛显得乌黑发亮,虽然有点浮肿,但是很有生气,其中一只眼睛略带斜视。她笔直地站着,挺着丰满的胸脯。她来到走廊,微微仰起头,直视着看守的眼睛,停在那里,随时准备执行对她的任何吩咐。看守刚想锁上牢门,从内探出一个没戴头巾的白发老太婆的一张苍白、端正、满是皱纹的脸。老太婆对玛斯洛娃说着什么,可是看守将牢门对着老太婆的脑袋推去,蓦然那个脑袋不见了。牢房里响起一个女人的哈哈大笑声。玛斯洛娃也微微一笑,转身对着门上装有铁栅的小窗。里边的老太婆紧贴小窗,用嘶哑的声音说道:“要紧的是别说废话,咬定一条就行。”“好得有个结果,总不会比现在更糟。”马斯洛娃晃了一下头,说。“结果当然只有一个,不会有两个,”看守长摆出一副长官的架势,深信自己说得俏皮。“跟我走!”小窗口里现出的老太婆的那只眼睛消失不见了。玛斯洛娃走到走廊中央,迈着细碎的快步跟着看守长走了。他们沿着石砌的台阶往下走,从比女监更臭、更闹的男监旁走过,男监的每扇牢门的通气窗里都有眼睛盯着他们。他们走进办公室,里边已经站着两个持枪的押送兵。坐着的文书将—份满是烟味的公文交给其中一个士兵,指着女犯说:“带走吧。”下诺夫哥罗德农民出身的红脸麻子士兵将公文掖在军大衣的翻袖里,微笑着对他的高颧骨的楚瓦什人同伴挤了挤眼目光投向女犯。两个士兵押着女犯走下台阶,朝大门走去。大门上的一扇小门打开了,两个士兵押着女犯跨过门槛,来到院子里,然后出了院墙,来到城中石铺的街道上。马车夫、小铺老板、厨娘、工人、官吏都停下脚步,好奇地打量着女犯。一些人摇着头,心中思忖:“瞧,这号人行为不端,不像我们,结果弄到这样的地步。”孩子们惊恐地望着女犯,幸亏有两个士兵押着,她现在再也不能作恶,这使他们感到放心。一个卖了焦炭、在小饭馆里喝足了茶的乡巴佬走到她身旁,画了个十字,递给她一个戈比。女犯脸红了,低下头,说了句什么。 女犯感觉到人们的目光向她射来,她虽然未掉头,但悄悄侧目瞟了那些人一眼,人们对她的注意使她觉得陕乐。与监狱里相比,这里春天的空气比较洁净,这也使她陕乐,只是走在石铺路上双脚生痛,因为她久不走路,而且还穿着笨重的囚犯棉鞋,于是她瞧着脚下,尽量下脚轻些。他们经过一家面粉店,店门前有一群鸽子大摇大摆地走着,没人去惊动它们。女犯的脚差一点碰到一只瓦灰鸽,鸽子扑棱一声飞起来,扇动着翅膀贴着女犯的耳边飞过,给她带来—股清风。女犯微微一笑,可是想起自己的处境,不禁喟然长叹。女犯玛斯洛娃的身世极其平常。她是一个未出嫁的女农奴的女儿。这个女农奴跟着饲养牲口的母亲住在乡下,母亲为地主的—对老处女姐妹做工。未出嫁的女农奴每年都生孩子,并且按农村的惯常做法,给婴儿行洗礼,但她不给婴儿喂奶,于是这个不该出生的、妨碍干活的、多余的婴孩很陕也就饿死了。这样已经死了五个孩子。五个孩子都受过洗礼,都不给喂奶,统统都是饿死。第六个孩子是她同一个过路的茨冈人生的,是个女孩。本来这个孩子的命运也会同前五个一样,可是事有凑巧,两个老处女中的一个偶然来到牲口棚,斥责女饲养工,说奶油有牛骚气。这时正好产妇带着美丽健康的婴儿躺在牲口棚里。老处女说完奶油的事,又责备不该让产妇进牲口棚。她正打算离开,突然看到婴儿,忽发慈悲之心,自愿做这个婴儿的教母。她为女婴行了洗礼,后来因为可怜自己的教女,常常送点牛奶和钱给她的母亲,女孩就这样活下来了。老处女两姐妹为此叫她“幸存女”。P3-7

复活 (译文名著精选)//2021新定价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托翁是一位多产作家,也是世界认可的伟大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托尔斯泰出身于名门贵族,享受着优越的家庭条件。他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由姑妈抚养长大。 托尔斯泰自幼就开始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是他并不喜欢上流社会的生活,他将全部精力与情感寄托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多描写俄国革命时期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流”的作品。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一个地主的早晨》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 局外人

    局外人

    [法]阿尔贝·加缪 著,馨文 译
    ¥17.9¥35
  • 苔丝:插图本

    苔丝:插图本

    [英] 托马斯·哈代 著,黄健人 译
    ¥9.8¥17
  • 我是猫

    我是猫

    夏目漱石
    ¥20.3¥39.8
  • 彼得堡之恋

    彼得堡之恋

    [俄罗斯] 冈察洛夫 著,张耳 译
    ¥16.3¥51
  • 我是猫

    我是猫

    [日]夏目漱石 著,徐建雄 译
    ¥24¥48
  •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法]维克多·雨果 著,李玉民 译
    ¥13.3¥35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