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更好的家校沟通策略

更好的家校沟通策略

作者:赵福江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中 图 价:¥38.3(6.6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更好的家校沟通策略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2006708
  • 条形码:9787572006708 ; 978-7-5720-067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更好的家校沟通策略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中小学教师,特别是中小学班主任·书中的50个沟通策略,涉及家校沟通的各个方面,班主任拿来就能用。 ·紧跟时代潮流,聚焦新时代家校沟通难题,班主任用了就有效。 ·不仅提供具体策略,还阐明了策略背后的理念,不仅“授人以渔”,而且“授人以渔”。

更好的家校沟通策略 内容简介

让家长问责成为家校沟通的契机 打造家校信息交互的“高速路” 组织分层式家长会,“按需”辅导家长 让孩子体验父母一天的工作 开展亲子陪伴活动 有智慧地应对无视规则的家长 三招应对“怪兽家长” ………… 本书精选了50个沟通策略,涵盖家长会创新、亲子沟通助力、家访形式变革、解决家长困惑等主题。这些策略,案例典型,实操性强。一册在手,让家校沟通无障碍,助您成为更好的班主任。

更好的家校沟通策略 目录

前言

**辑 与家长沟通需慎言慎行
策略 1? 用亲笔信把工作做到家长的心坎里?
策略 2? 用“三步走”的方式引导家长提意见??
策略 3? 与家长沟通需慎言慎行??
策略 4? 让家长问责成为家校沟通的契机???
策略 5? 三招与家长巧沟通??
策略 6? 与家长在网络上沟通的三个注意事项??
策略 7? 打造家校信息交互的高速路??
策略 8? 如何与特殊学生的家长有效沟通??
策略 9? 让家校联系本不再变味??
策略 10? 约请家长应遵循“3W”原则

第二辑 让家长成为班级教育者

策略 11? 我向家长征文??
策略 12? 我们班的家庭教育小社团??
策略 13? 更好地发挥班级家委会的作用??
策略 14? 城市家校合作的新模式?——?家家合作??
策略 15? 通过家长授课促进学生成长??
策略 16? 开展亲子陪伴活动??
策略 17? 以绘本为载体,推动亲子共读

策略 18? 家校联手,玩转运动会??
策略 19? 家长“微提案”??
策略 20? 组织家长委员会的四个原则??
策略 21? 让家长成为班级教育者??
策略 22? 用一张调查问卷迎接一年级学生家长

第三辑 将家长会变革进行到底
策略 23? 四种新型家长会??
策略 24? “爸气十足”亲子会??
策略 25? 组织分层式家长会,“按需”辅导家长??
策略 26? 自我评价式家长会??
策略 27? 家长会,让教师和家长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
策略 28? 将家长会变革进行到底??

第四辑 让家访成为教师和家长间一次温馨的相遇
策略 29? “接站”式家访??
策略 30? 家访十忌??
策略 31? 进行差异性家访??
策略 32? 无痕的家访??
策略 33? 让家访成为教师和家长间一次温馨的相遇??

第五辑 助力亲子沟通
策略 34? 助力亲子沟通,让家长发挥正能量??
策略 35? 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辛劳??
策略 36? 用亲情纪念册促进亲子沟通??
策略 37? 让孩子体验父母一天的工作??
策略 38? 帮家长转过心里那道弯??
策略 39? 融洽亲子关系的四个方法??
策略 40?“画画我们这一家”??
策略 41? 两个“一分钟原则”??
策略 42? 促进二孩家庭父母与孩子的沟通??

第六辑 智慧应对各种家长
策略 43? 四步阻止家长任性“维权”??
策略 44? 有智慧地应对无视规则的家长??
策略 45? 帮助孩子彻底解决问题,才能消除家校间的隔阂??
策略 46? 把工作做在前面,摸清每一类家长的特点?
策略 47? 成全孩子,让孩子拥有完整的爱??
策略 48? 三招应对“怪兽家长”??
策略 49? 教家长学会非暴力沟通??
策略 50? 帮助家长控制好爱的温度?


展开全部

更好的家校沟通策略 节选

用亲笔信把工作做到家长的心坎里 一、**封亲笔信 我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发现,虽然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都非常重视,但在重视的背后,每个人的情况却大不一样:有的家长有想法、有行动、有方法;有的家长只是把重视停留在口头上,缺少实际行动;有的家长把教育孩子的重担放在其中一方(多是妈妈)身上;更多的家长是想管却不知道该怎么管…… 为了引导家长转变观念,改进家教方法,我尝试着给家长写了**封亲笔信。在信中,我敞开心扉,向家长介绍了我个人和学校的基本情况,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并且非常诚恳地谈了自己对家庭教育的真实想法。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与您是同龄人,想必您与我有许多相似的经历和体会。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每天步履匆匆,顾不上和孩子多说几句话,每周难得陪孩子吃上一两顿饭;我们努力保证孩子的物质生活,却对孩子的思想、心理变化关注甚少,对他的精神需求更是无暇顾及……我迫切地希望您在忙碌的同时,尽可能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因为孩子的教育不可能从头再来。您说我说得对吗? 让我始料未及的是,许多家长给我回信,并把我的信带给同事和亲朋好友传阅。有位学生的爸爸写道:“潘校长,这几年我们的企业越做越大,儿子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您的话真是说到我的心坎里了!”看到家长的回信,我感受到家长与我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亲笔信拉近了我和家长心灵上的距离。 二、这些信的三个特点 我一般选择在中秋节、国庆节、元旦、春节等节假日和开学、考前、考后、学校举办重大活动等关键时间节点给家长写亲笔信。这些书信主要有三个特点。 1. 涉及家长感到困惑的各类话题 为了使书信的内容能更好地满足家长的需求,我在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思想动态的同时,经常向家长征询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写信前,我常广泛听取家长、老师、学生的意见。比如,就“怎样与老师沟通更有利于孩子成长”这个话题,我就征求了所有班主任和部分科任老师的意见,以使指导方法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书信涉及家长感到困惑的各类话题:从“怎样帮助孩子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到“怎样引导孩子在细节中提高情商”,从“怎样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更有效”到“孩子对老师不满意该怎么办”……书信还涉及比较敏感但很现实的话题,如怎样帮助孩子提高成绩,要不要上课外班等。 2. 内容具体,方法容易操作 书信的内容具体实在,介绍的方法容易操作。大到制定培养规划,把握教育的关键,小到与孩子谈话时的眼神交流、与孩子共读一本书……书信中大量的案例和真人真事,都是我多年来的经历,可借鉴,可模仿。其中有我作为一个父亲,在女儿成长过程中的亲身经历;也有我在当英语老师、班主任、校长的过程中,用实践检验过的方法与经验。家长只要用心阅读、体会,总能从中发现一些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包括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孩子比较乐于接受;在什么情况下家长怎么做,会实现良好的效果等。例如,孩子对作业有怨言时,我告诉家长可以这样说:“不急,我们来列个清单。这些作业反正都要做,与其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地做,还不如面带笑容、开开心心地一样一样把它们消灭掉!” 3. 话语朴实,感情真挚 每次写信时,我感觉家长就坐在我面前,和我唠家常,说心里话。所以,我尽可能使自己的话语“接地气”。我通常先通过经典故事或身边的人和事,把自己悟到的道理说清楚,再具体讲该怎样做。例如,在学习和品行的关系处理上,我提出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没有错,但“分数诚可贵,品性价更高”,我们应始终把引领孩子“做个好人”放在**位,培养孩子会尊重、会感恩、会分享,能担当、能自立、能承受挫折的品质。 在这些亲笔信中,我掏心掏肺地与家长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把自己当了 33 年老师、 21 年校长、 22 年爸爸的实践和思考融入文字中。 三、写亲笔信效果好 十多年来,我给家长写了百余封亲笔信。这份坚守源于家长对这一沟通方式的欢迎和肯定。许多家长不仅带着孩子读,还和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读。很多家长还拿起纸和笔,认认真真地给我写回信。回信中,有对学校办学理念的认可,对班主任、任课老师的好评;有育儿经验的分享,近期读书心得和好书推荐;也有对学校活动安排的建议,对后勤服务的意见等。通过书信往来,学校和家长都把心里话告诉了对方,有呼有应,形成了良性互动。 一位家长在来信中说:“在电子媒体时代,我们已经习惯了用电子邮件或者短信进行交流,收到这样的亲笔信,心中会感觉特别温暖。这不仅因为手写体的文字比印刷体更有温度,更重要的是,每次读信时,我都可以感受到写信人对教育的执着、热爱和对家长、学生的良苦用心。” 虽然选择书信话题、组织内容、书写誊抄、阅读并回复每一位家长的回信,需要花费我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我愿继续用心地做下去。因为我深深地感到,亲笔信开辟了家校之间真诚沟通的渠道,能真正满足家长的需求,引领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进而提高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度,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潘志平·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学

更好的家校沟通策略 作者简介

赵福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班主任》杂志主编,班主任杂志社社长。北京市教育学会班主任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