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1921-2021

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1921-2021

作者:宋丽智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4232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65.0(7.2折) 定价  ¥3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1921-2021 版权信息

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1921-2021 内容简介

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1921-2021)》四卷本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呈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百年辉煌与理论精粹。 全书包含四卷,共231万字。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在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过程中,成就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辉煌成果。党的经济思想从萌发到成熟经历了四个阶段,《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1921-2021)》四卷本,将各阶段的经济思想做分卷阐释,呈现出完整的发展脉络。具体包括:**卷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济思想的发展(1921-1949);第二卷 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经济思想的发展(1949-1978);第三卷 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思想的发展(1978-2012);第四卷 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经济思想的发展(2012年以来)。 该书由顾海良、邹进文担任总主编,张雷声、常明明、宋丽智、李楠等担任分卷主编。

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1921-2021 目录

**卷
绪论
**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中国共产党
成立初期的经济思想
**章 五四运动以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第二章 五四运动前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经济思想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早期纲领中的经济思想

第二篇 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的经济思想
第四章 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传播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剖析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对农村经济状况及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思考

第三篇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经济思想
第七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传播
第八章 党的六大和毛泽东对中国社会性质及农村经济问题的分析
第九章 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农村性质以及经济发展道路的论战
第十章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思想
第十一章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思想

第四篇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思想
第十二章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传播
第十三章 毛泽东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学说的系统阐述
第十四章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
第十五章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
第十六章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思想

第五篇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经济思想
第十七章 解放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传播
第十八章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
第十九章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经济建设思想
第二十章 中国共产党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
第二十一章 中国共产党关于新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蓝图的构思
结语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济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历史意义

第二卷
绪论
上篇 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发展
**章 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理论及其特点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和历史任务
第三章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理论
第四章 农业合作化的理论与实践
第五章 对私人资本主义实行和平赎买的理论

中篇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发展
第六章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及其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探索
第七章 党的八大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发展
第八章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及其理论意义
第九章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理论阐释
第十章 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
第十二章 关于所有制问题的理论
第十三章 关于商品经济问题的理论
第十四章 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
第十五章 关于经济管理的理论

下篇 “文化大革命”时期和徘徊中前进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思想
第十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思想
第十七章 徘徊中前进时期的经济思想与伟大的历史转折
结语 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发展

第三卷
第四卷
展开全部

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1921-2021 节选

  历史悠久、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中国是马克思、恩格斯颇为关注的东方国家之一。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就著文揭露英国、法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严重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深刻揭示了中国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公正地评价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正义性和深远历史意义。此后,马克思又在包括《资本论》在内的不少著作中论及中国,为中国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的国情和问题,作了可贵的提示。相比之下,中国在长时间内对马克思及其经济学说却一无所知。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出现了资产阶级文化思想与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并存、斗争的局面,但是,在进入近代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所有倡导向西方学习、寻求真理的先进代表人物,都无一例外地选择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一直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作为救国救民的真理,把实现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作为奋斗争取的目标。在中国社会日渐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沉沦中,在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理论的不断受挫中,中国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开始发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和矛盾,他们开始在资产阶级思想之外寻求新的思想资源作为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渐有一些外国人写的论及马克思及其学说的著作被翻译成中文,中国某些改良派人物、革命派人物和无政府主义者也陆续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学说作了一些介绍,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包括经济思想东渐的历史进程。但是,直到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这种介绍一直为数很少。并且,一直是有介绍者,无信仰者。介绍者并不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看到介绍者的介绍也无人真正领会、接受马克思主义。因此,当时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传播并没有在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值得称道的影响,更没有对中国革命产生实际的作用。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传播为中国人带来了比较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信息,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及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分析中国社会经济问题,打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传入中国的开端落后的通信技术和传播条件,加上中国社会的闭塞环境和遥远的地理位置等因素,中国人对于欧洲发生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件在1871年以前一无所知。1871年巴黎公社信息的东传中国,使中国人开始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关注。*早目击这一事件的,是出使法国的随员兼翻译张德彝。1870年“天津教案”发生以后,清政府派代表团于是年底赴法国赔礼道歉。次年1月,代表团抵达法国。3月17日,张德彝奉命到巴黎为使团寻找住所,第二天,便爆发了巴黎工人起义。这使得张德彝得以在事件中心观察巴黎公社的若干情况。张德彝归国后写了赴法的游记《三述奇》,其中有一万字左右记述巴黎公社。张德彝不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他的记载也没有公开发表,但他的记述,成为马克思主义东传的珍贵史料。①巴黎公社的信息,除了张德彝的目击外,传教士在香港和上海创办的报纸也报道了巴黎公社的消息,其中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中文报纸《上海新报》和《中国教会新报》在巴黎公社起义发生一个多月以后,以“法国民变”和“法京近事”等为题对巴黎公社的信息作了多次报道。当时主张变法自强,并与外国传教上和中国洋务派官员相交游的知识分子王韬,译写了有关巴黎公社的大批报道,在传教士在香港办的《华字日报》《中外新报》等报纸上发表。稍后,王韬将这些报道汇成《普法战纪》14卷,由中华印务总局于1873年刊刻发行,书中对巴黎公社的片断事实作了记述。19世纪后半期,不仅有一些外交官和学者在出游欧洲时获得了有关社会主义思想的信息,而且在国内举办的工矿企业和文教部门中,也在译书中开始触及社会主义思想。如江南制造局编写的《西国近事汇编》多次报道了同治十二年(1873)至同治十三年(1874)英国煤矿工人罢工情况及德国、俄国、西班牙、美国的工人运动,是中国*早报道西方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刊物。在报道中,该刊频频使用“按名公晰”“以均有无”“富室积产”“以赡贫困”“贫富适均”等提法,为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初传播提供了丰富的信息。①1899年2月,上海广学会出版的《万国公报》第121期刊载了《大同学》**章《今世景象》一文。**次提到马克思的名字②,叙述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富悬殊的现象时引用了《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马克思之言日:纠股办事之人,其权笼罩五洲,突过于君相之范围一国。”③这段话出自《共产党宣言》,现在通行的译文是:“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大同学》虽然从总体上来说,是服务于其宗教目的的,其用意是在承认社会贫富对立的基础上,求助于超理性的宗教力量来消除对立,但它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富对立的社会现实的介绍还是比较客观的。书中提到马克思乃“主于资本者”,“在马克思经济学传入中国的初期,率先向国人介绍了马克思重视资本问题的研究,从而以模糊的形式,接近于马克思的经济学代表作”。④20世纪初以后,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中文文献逐渐增多,与19世纪末的零星中文介绍相比,呈现明显增多之势。这些文献可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国人自撰的论著;二是翻译论著。

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1921-2021 作者简介

顾海良,曾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教育部党组成员。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马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思政理论课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专家、首席专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