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声乐艺术表演实践教学探索

声乐艺术表演实践教学探索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0-01
开本: 32开 页数: 176
中 图 价:¥15.5(4.3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声乐艺术表演实践教学探索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3964857
  • 条形码:9787563964857 ; 978-7-5639-6485-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声乐艺术表演实践教学探索 内容简介

  表演,就是依据原创者提供的作品内涵,通过演员的表演,把作品思想展现在观众面前。声乐表演直接体现了声乐作品的艺术形象。为了更好地掌握声乐表演的相关知识以及声乐表演的艺术处理,有必要对声乐表演进行具体的分析。  《声乐艺术表演实践教学探索》共四章:首章为声乐表演的理论概述;第二章为声乐表演的发展研究;第三章为声乐表演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探析;第四章为声乐表演中的艺术处理与实践。

声乐艺术表演实践教学探索 目录

**章 声乐表演的理论概述
**节 声乐表演的特征概述
第二节 声乐表演的体裁与表现形式
第三节 声乐表演的唱法分析

第二章 声乐表演的发展研究
**节 传统声乐表演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当代声乐表演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西方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第三章 声乐表演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探析
**节 歌唱感觉与歌唱记忆
第二节 声乐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第三节 对声乐表演教学的思考

第四章 声乐表演中的艺术处理与实践
**节 声乐表演的艺术形态
第二节 声乐表演的语调处理
第三节 声乐表演的方法和步骤
第四节 声乐表演的实践
第五节 声乐表演者的技术能力与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声乐艺术表演实践教学探索 节选

  《声乐艺术表演实践教学探索》:  歌剧与戏曲中的人物唱段或唱腔大多都具有戏剧性色彩,而富有强烈戏剧情节性的民歌或艺术歌曲,也具有这种旋律特征。就歌剧(包括民族歌剧、戏曲)而言,它是“音乐戏剧作品”。这里包含着两种内涵,也就是说,戏剧的音乐性与音乐的戏剧性。  所谓“戏剧的音乐性”多用于歌剧中,是歌剧使用音乐旋律*好的抒情手段,通过音乐的形象思维和逻辑结构来刻画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通过音乐语言和形象来进行有效的确定和展开,并表现矛盾冲突和剧情。而“音乐的戏剧性”则是指歌剧所选用的音乐要能够再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的意志、人物的情感变化以及人物的广度、深度和强度。歌剧音乐与一般的器乐和交响乐不同,它主要服务于情节,通过音乐可以不断地推动情节的发展并确定情节。因此音乐的处理,包括由乐句、乐段、曲式、结构、音调的风格特色、力度变化、速度变化、调性变化、色彩变化、节奏变化以及运动与休止等所形成的节奏韵律都要根据歌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来决定,并恰当地发挥作用。  从前面的论述中可以得出,以戏剧性为主的声乐表演艺术形态的作品,是在规定的戏剧性情节发展与具体人物的特定环境中展开抒情或叙事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的。在所有中、外歌剧的作品中都具有这种特色。例如,在中国歌剧《白毛女》的唱段《恨似高山仇似海》中展现了喜儿重见摧残、凌辱她的地主黄世仁时所抒发出的不可遏制、悲愤难平的心声。又如外国歌剧《茶花女》中,当女主人公薇奥莱塔在**幕中听到阿尔弗雷多对她表达了真挚的爱情之后,引发了她一系列揣测不安的感情矛盾和莫名的烦恼,唤醒了她对纯真爱情的追求与渴望,从看破红尘、放任不羁的浪荡生活中有了重新找回爱情、找回生活的冲动,唱出了十分精彩的《在那狂欢的日子里》这首咏叹调。可以看出,戏剧性人物唱腔中的心理活动与情感变化,十分生动地表现在音乐的旋律之中,显示了这种表演形态的特殊性。  除此之外,在旋律的戏剧性表现中,人物的形体动作也同样是其表演的重要因素。它的表演往往是在说或唱中同时进行的。这样,它的旋律,尤其是节奏,就不可能不在语言动作的语气、语势中体现,并与形体动作相适应。传统戏曲艺术在唱、念、做、打中,唱功或念功往往具有协调形体动作的作用。无论是先有唱、念,后有动作,或是先有动作,后有唱、念,再或是唱、念之中做、打等同时进行,任务的形体动作都对音乐的戏剧性表现提出了至关重要的艺术要求。  当然,音乐戏剧性的旋律不仅仅只在戏剧性体裁中出现,一般具有强烈戏剧性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色彩的其他声乐体裁也都有这种表现。如具有幽默诙谐喜剧性与讽刺性的声乐体裁都表现出了这类特征。  在民歌中就有许多这种类型的作品。如陕西山歌《郎在对门唱山歌》中一个山村少女的歌唱:“姐在房中织绫罗,哪个短命死的、发瘟死的、挨刀死的,唱得个样好!唱得奴家脚跛手软,手软脚跛,踩不得云板、丢不得梭,绫罗不织听山歌……”,把一个被情歌搅乱了心绪的少女的内心独白抒发得淋漓尽致,那嗔怪的语气实际上是一种爱慕的流露,语言幽默诙谐,粗犷大胆,令人忍俊不禁。还有罗马尼亚民歌《照镜子》、捷克民歌《爱挑剔的姑娘》等,也都富有这种戏剧性特色。  像《新货郎》《逛新城》《库尔班大叔你上哪》《阿凡提》《班长有支冬不拉》以及台湾地区校园歌曲《卖汤圆》等,含有这种幽默风趣的、具有表演性质的歌曲也具有这种特点。当然,讽刺歌曲也同样蕴含着幽默的戏剧性成分。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